第929章 后生可畏(1 / 1)

汉道天下 庄不周 2149 字 2023-09-26

刘协随即又问起了魏郡的户口增减。

据他所知,经过多年大战,魏郡应该没有近五十万人。

杨俊早有准备,一一解释。

魏郡现有的人口中,只有六成,大约三十万人是魏郡本地人,这其中还有一部分原本不在名籍,是大户的部曲、佃户,也就是所谓的隐户。最近增加的四成人口中,有一半是刚刚落户的黑山军,还有一半是兖州人。

黑山军落户的事,刘协知道,所以杨俊简单地说了几个数据,然后就将重心放在了兖州迁来的百姓上。

兖州经历的战事比冀州更为惨烈,户口损失也更多。山东太平之后,不少外出逃难的人陆续返回,却发现兖州并没有推行度田,除了陈留之外,连试行度田的郡国都不多。

后来听说天子在魏郡度田,不少人就跑到魏郡来了,前前后后有十万人。

其中有些人是去年就回到了兖州,但一直没有得到安置。

刘协越听越觉得不对劲。

兖州没有度田,他是知道的。他在冀州强行度田,就是要给兖州打个样。但兖州人返乡后得不到安置,不得不逃到魏郡来,这事就有些离谱了。

大战之后,人口剧减,抛荒空闲的土地很多,不应该是很好安置吗?

杨俊解释说,兖州抛荒的土地是多,但真正的良田却有主。那些人大多有一定的实力,否则也不敢在兵荒马乱的时候留在兖州。趁着大量百姓外逃,他们不花一个五铢钱,就将那些良田收为己有。现在这些人又回来了,想去讨回自己的土地,也要看自己有没有这个实力。

刘协听完,手有点麻。

他搓了搓手指,强忍着骂人的冲动。

老子就在魏郡,与兖州一河之隔,这些混蛋还这么肆无忌惮。要是老子回了长安,他们又该如何无法无天?

更重要的是,如此明日张胆的事,朝廷中居然没有一点反应。

如果不是杨俊说起,他根本不相信会有这样的事发生。

“你将魏郡的情况写成奏疏呈上来,朕要细看。”

“唯。”

刘协回到中军,命人将蒯越找来,通知他准备接任魏郡太守。

蒯越大喜过望。

他随大军行动大半年,也没什么战事,整天就是训练。原本还等着接任魏郡太守,后来得知杨俊做了魏郡太守,心也就凉了半截。

天子虽然许了他魏郡太守,但形势有变,有所调整也是常有事的。

突然之间,魏郡太守的印绶就摆在面前,藐越有点懵。

刘协也没和他多说什么,只是让他尽快和杨俊完成交接,以便杨俊赶到赵国上任。

蒯越喜出望外,谢恩之后,就赶去见杨俊。

听杨俊将魏郡的情况做了一个介绍,蒯越且喜且忧。

喜的是杨俊已经将大部分麻烦事都处理完了,就连今年的秋粮都已经征收完毕。他只要萧规曹随,就可以做个安稳太守。

忧的是杨俊做得这么好,他如果想给天子留下深刻印象,将来还能再进一步,难度实在不小。

左思右想之后,他找到了庞统。

庞统听完蒯越的担忧就笑了。

他对蒯越说,杨俊的确很有才干,但魏郡的发展才刚刚起了个头,上升的空间还有很大,你根本不用担心没事做。

天子的目标是实现王道。什么是王道?不仅仅是百姓安居乐业,耕者有其田,织者有其衣,七十能食肉,更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度田只是基础,解决百姓最基本的温饱而已。

如何才能过上更好的日子?对眼下的魏郡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充分利用土地,提高粮食产量。

魏郡的土地能养活近百万人,现在却只有五十万人,还有不少土地抛荒。要将这些土地利用起来,就要改进工具,提高生产能力。

要改进工具,就要建立工坊,招聘工匠,打造效率更高的农具。

这些都是你可以做的事。不要急,如果能在一个任期四年之内完成,每年都能让粮食的产量有两成左右的提升,四年之后,你就算不是考功第一的太守,也是知名的能臣。

当然,你如果觉得四年太久,想现在就有所报效的话,可以写信回去,告诉南郡的乡党新政的意义,让他们不要再观望了,立刻跟上朝廷的步伐。

比如今年的赋税赶紧交,不要拖拖拉拉的。

比如想出仕的年轻人尽快奔赴行在,参加选拔,不要摆名士的谱,等着朝廷去征召。朝廷正在大力推行教化,根本不缺人。他们想摆谱,最后会发现根本没人在乎他们。

蒯越如梦初醒,连连向庞统致谢。

他不得不承认,自己是真的迟钝。人虽然在行在,却对行在发生的这一切置若罔闻,最后还要庞统这个后生来提醒自己。

他立刻表态,要写家书回去,让从子蒯祺广邀亲朋,赶来行在,为朝廷效力。

当然,最重要的是将应交的赋税交足,不要拖欠,留下把柄。

如果有可能,最好将之前欠的都补上,哪怕是先补一部分也是好的。

审配站在城墙上,面无表情地看着城下。

一旁的旗杆上,绑着辛毗的兄长辛评。

辛评已经被绑在这里两个时辰,午后的阳光非常炙热,晒得他满脸油光,汗水出了一层又一层,浸透了衣服。他的意识已经模湖,连呻吟的力气都没了。

审配叹了一口气。“看来辛评一个人还不够,那就把他的家人也带上来。”

审英的脸抽搐了一下,偷偷看了审配一眼,却不敢拒绝,走到一旁,挥了挥手。

一会儿功夫,一阵哭喊声响起,十几个人被士卒押了过来,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大多惊恐万状,失魂落魄。有的拼命挣扎,大声哭骂,有人偷偷哭泣。

只有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女孩一声不吭,默默的走在人群中。

审配看得清楚,有些诧异,招招了手,命人将小女孩带了过来。

“你叫什么?”

小女孩静静地看着审配面前,双膝微曲,行了一礼。“辛宪英。家父讳毗,字左治。”

审配点了点头。“我听过你的名字。可惜了,如果日落之前,令尊还不现身,你今天就要死在这里。如果你恨我的话,可以在黄泉路上慢点走,我应该很快就会到。到时候你再报仇,想杀想剐都可以。”

辛宪英仰起头,打量着审配,忽然笑了笑。“我年纪小,又是女子,怕是抢不到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