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纪礼是来找人的,不想与众不同引起他人的注意,所以也是按照别的香客的样子排队上香,等了约有一刻钟的时间,终于轮到了他,待到前面一位香客敬完香后离开,他迈步来到蒲团前,双手合十,先是对着佛像微微一躬,然后曲膝跪下,有僧人上前递给他三支香,点燃后退下。?????
“佛祖,保佑我郑家兴旺达,事事顺利,成为大周围棋第一世家......”,心中默念心愿,郑纪礼这也是被这里的氛围所感染,尽管对神佛之事并不相信,但还是许下心愿――万里有一,万一真有佛祖,又真的被佛祖听到了呢?至于自已这样的作法算不算心诚,会不会被佛祖接受?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临时抱佛脚’,只要这一刻是心诚的,想必宽怀大度,法力无边的佛祖不会那么在意的。
三个头磕下,郑纪礼起身上前,将手里的香插在佛像前的香炉内,双手合十再行一礼,整个仪式算是结束了。
不过仪式结束不等于事情就完了,通常在上香完成后,还得要给寺院捐香油钱,不然这么大的寺院,几百号的僧人靠什么为生呢?得道成佛者或许不在意钱财之类的俗物,但还没有达到那个境界的和尚还是离开五谷杂粮就活不下去的凡人呀。当然,香油钱捐多捐少并无定数,全看香客的诚意和财力,你若是上完香后不捐香油钱,也绝不会有人拦着你不让走――佛度有缘人,这儿是云居寺,不是黑店。
大殿一旁单独设有几案,几案上设有纸墨笔砚,有两个和尚站于几案之后,一个负责记录香油捐资,一个负责点数收取。
来到几案前,郑纪礼先是向两个和尚合十行礼,两个和尚也同时合十还礼,口念佛号‘阿弥佗佛’。
香油钱早就准备好了,郑纪礼从郑兴手中接过一个木匣,打开后里边是白花花四锭十两重的纹银,轻轻放在几案之上。
四十两的香油钱不可谓不重,一般人家,这四十两银子足够过上一年好日子了,今天上香还愿的香客虽多,但出手如此大方的却真没有几个。
“多谢施主,请施主留下姓名。”负责收取香油钱的和尚谢道,另外那名和尚则递过笔来,请郑纪礼留下姓名――这本签名簿于寺院可是非常重要的资料,里边记录了所有为寺院贡奉香火信众的名字,寺院若是需要供给,按图索骥去找,成功的机率会很高,不然满大街挨门挨户的去化缘,天晓得什么时候才够用。
郑纪礼写下自已的名字,并在名字下边把自已捐献的银两数也记下,然后将笔交还给那个和尚,和尚接过笔后再见合掌道谢,通常情况下,整个上香的流程算是走完,接下来香客就可以下山回家了。
问题是郑纪礼这次到居云寺是找人为主,上香只是顺便的事儿,他自然不会就这样离开。
“小师父,可以问件事情吗?”郑纪礼很客气的问道。
“施主有什么事尽管问。”山家人与人为善,更何况对方刚刚捐赠了一笔相当可观的香油钱,年长一些的和尚说道。
“请问贵寺是否有一位年纪约在三十左右,脸上有一道疤痕的人?”郑纪礼问道。
“呃.....,三十左右,脸上有一道疤痕?......,是我寺的僧人吗?”这个问题明显把对方问住了,年长的和尚皱着眉头想了一想,又扭头看向身边的同伴,看到的也是迷惑的眼神,于是重又看向郑纪礼,试探着问道,想得到更多的线索――居云寺很大,有三四百名僧人,每个僧人都有自已负责的事情,除了有数的几位上师大和尚,记住每一个僧人的样子并不容易,三十左右的和尚有很多,脸上有疤的也有好几位,但两个条件加在一起,似乎就没有满足的了。
“这.....,我就说不清楚了,按理说不该是,但也说不准。”郑纪礼摇了摇头――如果是光头又或者短,那九成以上会是和尚,问题是门房说那个人头上戴了一顶大号的斗笠,连脸都遮住了一半,根本就看不出有没有头,所以他也没办法说准。
“呃......,不知施主要找的人叫什么名字?”连是不是和尚都说不清楚,那范围就更大了,要知道寺庙大多建在山清水秀,风景宜人的地方,加之出家人的生活清静,不受凡尘俗事的干扰,所以常常有游客甚至赴考的举子借住于此,或苦学用功,或休养身心,相比于普通的客栈旅舍,不仅居住环境好的很多,而且费用也要低很多,这也是寺院正常收入的一部分,云居寺这样的大寺院,离京城又不是很远,类似这样暂住的香客更多,若是再加上这部分,想要找到郑纪礼所说的那个人更难了。
“噢,那倒不是。那是我的一位老友,我们认识有很多年了,只是十几年前他有事离开京城,最近才收到消息说他在云居寺出现,故此才来贵寺寻访。”觉出对方心中生疑,郑纪礼连忙解释道――出家人四大皆空,一旦出家,也就意味着与之前的一切划清关系,所以常常有生活不如意又或者作奸犯科,无法在俗世生活的人出家当和尚,从而躲避俗世的纠纷追责,而一旦入了僧籍拿了度碟,以前犯的事儿若非天人共愤,世所难容,官府也不会追究,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也。若是当了和尚还行错事,自有戒律院处置,官府通常也不会插手的,小和尚刚才的反应怕是把自已当成查案的官差,那自不是他这样的小和尚够资格处理的。
“那除了这些外还有别的线索吗?”小和尚的心思单纯,很容易就相信了郑纪礼,但仅仅是这样的线索还是太少,他又不是云居寺里的管事人,不可能吩咐其他人去找。8
(三七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