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这样,有限度的随波逐流,有底线的活着就好。"吴子良劝慰起李应龙来。
那个劳德敏他了解,这家伙手里掌握着双星公司不少专利,结果是公司的许多实权人物都得看这人的脸色。这小子整天吃吃喝喝,确实不是什么好货。
这几天吴子良的功课不是白做的,不夸张的说双星公司的几个有名的人物他底细他全了解。
两人大谈人生观处世观,一副推心置腹的样子,其实内里想的什么根本没人知道。
两个人精知道谁先开口谁先落入被动,因此都是避重就轻,说些有的没的来等待对方先开口。
吴子良倒是真的小瞧了李应龙,对方不愧是在双星公司混过的人,这种时候还这么沉得住气,真是难得。
他越来越想把这个人拉过来了,有了这个人自己老大的事业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现在这个世界别的不重要就是人才最重要,吴子良对此很清楚。
"你帮我安排一下吧。我想见一下那位。"听了吴子良的话,李应龙苦笑着摇了摇头。
他没有说别的什么要求,因为已经没有意义了。
自从他的话出口,他这百十斤算是卖给人家了。
李应龙其实不想这么被动,可没办法谁让人家的后.台太扎实。
这吴子良、何军以前只是些草芥一样的人物,现在南都谁敢小看他们,这背靠大树就是好乘凉。
想到这里,李应龙禁不住为那个男人的手腕所折服。
以前鸿业厉害吧,半城之主、威风无比,可是现在和那个男人比起来连人家一根的小指头都比不了。
据说对方不仅在南都有势力,在禄州也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这份人脉和势力实在太可怕了。
所以,这一趟李应龙不得不来。
别人是神仙打架赶忙多开,可他不一样。李应龙是个有野心的人,不甘心只当一个看客。
因此,他来到这里就是想着通过吴子良搭上那个人的关系,然后重新进场。
见这位商界精英终于上道了,吴子良满意地点点头,拨通了电话。
听到有人投靠,李川也是十分开心的。
很快,他就在包厢中看到了一脸落魄的李应龙。
即便是对方现在有求于他,李川也没有摆什么架子很客气地伸出手去:"久仰大名了。双星公司能有今天的成就,你功不可没。"
这话有夸张的成分但不多,因为就那些资料上分析,这个李应龙还是很有能力的。
关键是这个人知道上进,不像是那些混吃等死的家伙,比如那个劳德敏。
"李先生谬赞了,我愧不敢当。"李应龙受宠若惊地和李川握了握手,然后有些感慨地说道:"我做hr经理三年了,公司一塌糊涂去年亏损了每个人都有责任,但是也不能这样把公司卖了。"
别看现在公司的业绩很好,但是他作为内行人心中很清楚,这是把公司拆皮剥骨的卖。
医药市场出现这样的雪崩现象和他们公司是脱不开关系的,而他们之所以能够
一定程度控制医药市场,是因为渠道、是因为信誉。
可是这么一弄,就全毁了,因为新出的长生素效果根本没有宣传的那么好,这一点明眼人都知道。
所以等到市场恢复正常后,双星公司的信誉和渠道全部都会毁掉,基本上剩不下什么了。
听到这里,李川目光闪动,突兀地加了一句:"主要责任不在你这边吧,应该是业务部。"
"主要责任是老板。"李应龙毫不掩饰地说道,别看他是上一任总经理的人,但是有些话该说还得说。
既然话已经说开了,李应龙一不做二不休,把知道的都说给李川听:"这就像班级,没个好的班主任,班长组长再给力也没用。原先公司有五个股东,大股东是黄姓三兄弟。还有一个股东姓林,就是现在的林伟林董事。总经理姓章。章总原来是没有股份的,只是总经理,有干股。
章总原来在是做采购经理,黄和林是供应商,他们是那时候认识的。公司那时候是辉煌时期,非常赚钱的,但是董事会的董事们目光短浅为了一时的利益变卖了公司。黄,林就是在那时候买下了公司的大部分股份,成为绝对的控股人。
大概关系处的比较好就让章总来管理公司。从那时候到现在,公司基本上在吃老本。因为公司创立的早,品牌很硬,多年积累的客户很厉害,所以暂时还能支持的住,只是影响力一年不如一年,本来在全国都是知名品牌,现在只在南都有影响力。
而且从那之后,原来那些能干的员工陆续跳槽走了。重要岗位都安插为章总自己认为的心腹。这是个前提就是能干的、有所作为的员工陆续跳槽走了。留下来的,大部分都是没什么意义的人。
这些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不学无术。年纪不。糊弄老板有一套,就做到了中层甚至高层的岗位。后面也陆续招聘了一些有能力的年轻人进来,比如我,还有其他一些人。
但是话语权还是在遗留下来的那些不中用的人手里新来的人毕竟是少数又是新人,时间以久要么就是跳槽;要么留下来被同化。几个股东都不管事公司全权委托给章总。章总是个很感性的人。
他给整个公司一个极为不好的价值导向:谁是他的亲信,或者他觉得谁好,就给谁多发工资和奖金。一个公司工资和奖金是对员工业绩和能力的肯定对所有员工的价值导向非常重要。。任人唯亲是不行的。
而且他又极喜欢安排亲戚朋友到公司来上行下效,整个公司文化烂的一塌糊涂。中层无能,一线**。横向纵向沟通协调基本瘫痪。员工都认为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和不干一个样没有几个人认真工作。
\规章制度没有用,因为大家都认为你只要没有得罪谁,就不会被处罚。当你否决其他人的观点或者给其他人提出建议时,没有人认为你是在为公司好或者说这是你的岗位应该履行的职责,他们会觉得你是在给他颜色看是对他有意见。
如此几年,公司好一点的年轻人流失得差不多了。人才梯队根本没有,有才能的年轻人极少。好好的一个公司竟然成了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