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希望有多大,失望,便会有多大。
“既然蔡知府如此恳切,那某,便如你所愿。”
高俅施施然的话,让蔡六面色一喜,连忙竖起耳朵,聚精会神的盯着高俅的嘴,生怕错过一个字。
自打十三岁就考过了童子试,一向自视甚高的蔡六,还从未如此认真的听一个人讲话。
呦,不简单呐,在这种情形下,居然还笑得出来?
蔡六面上一闪而过的喜色,哪里能逃过高俅的这双法眼。
嘿嘿,蔡六啊蔡六,一会啊,再看你这厮,还笑不笑得出来!
“要说,你所犯之罪然么……”
高俅拉长了调子,卖足了关子,最终还是图穷匕现,慢条斯理的,说出了三个字:“莫须有!”
“甚?”
蔡六闻言,禁不住就是一阵恍惚,瞠目结舌道:“莫……须有?!!!”
要说华夏语言之博大精深的例子,举不胜举,数不胜数。
单单说这莫须有三字,便有好几种解读的方式:
一说,不须有;
一说,恐怕有;
一说,难道没有。
蔡六进士及第,又当了多年的地方大员,对于莫须有三字有多少种解读方式,自然是不在话下。
可是无论是何种解读方式,都完全的出乎了蔡六的意料。
莫须有,甚么情况?
甚么时候,莫须有,成了一种罪名?
还是能将堂堂的文官三品,当场拿下的罪名?
一时间,莫须有三个字,好比是公孙胜的五雷正法,一下就将好好的一个蔡六,给劈得外焦里嫩,整个人浑浑噩噩,不知身在何处。
“莫须有……莫须有……”
素来智计过人,城府也算是一等一的蔡六,好似狂风暴雨中的一叶扁舟,好一阵凌乱,真真是无助,又无力。
嗯,这才像话嘛!
见到被自己一句话,就搞得疯疯癫癫,近乎痴呆模样,无良的高俅笑了,笑得肆无忌惮,很是猖狂。
莫须有的杀伤力,有多大,高俅很清楚。
莫须有这三字,有多臭名昭着,高俅更是清楚。
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上,再过三十年,莫须有三个字,坑害了一位民族英雄,断送了光复汉地的希望,给华夏民族造成了不可估量的伤害。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华夏民族的脊梁骨,被莫须有这三个字给生生的打断了一截。
南宋偏安一隅百余年,最终仍是逃不过崖山惨案。
按说长平一坑四十万,秦人欢欣赵人怨,大风扬沙水不流,为楚乐者为汉愁,从古至今,朝代都在不断的更迭,本是司空见惯的事。
可崖山一役,当陆秀夫背着宋朝最后的一位小皇帝,被人逼得跳了海,跟着一起陪葬的,还有忠心耿耿的十万汉人宋军。
其后,等待华夏汉人的,便是整整九十八年不见天日的悲惨岁月。
能想象一下,堂堂的炎黄子孙,神州大地的主人,在外族的统治下,成了名副其实的三等公民。
别说是统治阶级的蒙古人了,汉人的地位,甚至要排在色目人之下!
而色目人,呵呵,包括乃蛮人、汪古人、西夏人、吐蕃人、畏兀儿人、哈刺鲁人、阿儿浑人、花刺子模人、波斯人、阿拉伯人、康里人、钦察人、阿速人、回回人……
也就是说,名义上,汉是是第三等的公民,可第二等的公民,有数十种之多!
在这屈辱的九十八年中,汉人没有科举的资格,不允许从事高利润的行业,如盐、酒、铁等,更不被允许执有武器。
甚至,在某些地方,还有初夜权的存在!(关于初夜权,就不展开了讨论了,有兴趣的,可以翻一翻《烬馀录》,元代人徐大焯写的。)
如果以上这些还不能说明甚么,那么汉人被杀,杀人者,只需赔上一头驴,便可抵命,就很客观的说明了汉人遭受的苦难了。
据一份并不算官方的史料记载,宋末汉人的人口规模,在一亿二千万朝上,而到了元末时期,在册的汉人数量,已然不到七千万!
九十八年,从一亿二,到七千万,这当中五千万的差额,去了哪?
失了正统的汉人,曾经遭受了多少苦难,现在的宋人并不清楚。
但是经历过后世信息大爆炸的高俅,可是很清楚的知道,若不趁着时间还来得及,去做上些甚么,替汉人争上些气运,未来的日子,有多么的惨无人道。
来都来了,不搞点事情,怎么对得起这操蛋的历史呢?
是的,高俅本着来都来了的朴素情感,就是要搞事情!
而他这次要搞的,正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莫须有三个字!
他白面高青天,要将这臭名昭着的莫须有,安在奸人蔡六,这个货真价实的反贼头上!
他要通过各种舆论手段,将莫须有三字,硬生生的掰成明察秋毫,断案如神的新注脚!
至于蔡六是不是真的参与了谋反,是不是被冤枉了。
高俅,他一点也不关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