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钧在登基之初,对冯保动辄打压。
让冯保一直处于敏感谨慎的状态下,在宫中行事,已无可挑剔。
也是因为冯保的转变,朱翊钧对冯保的态度也有所转变了。
冯保确实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只要懂得分寸,便是宫廷最好的管家人选,不仅能够主内,还能主外。
他的资历,以及手段,也能让冯保成为朱翊钧与朝臣之间的媒介。
比如,张居正。
朱翊钧不能跟张居正明说的话,冯保可代之传达,其效果,比朱翊钧亲自说,还要好上一些。
而冯保同样也察觉到了皇帝陛下对自己态度的转变。
他可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变化。
实际上,在历史上出现的张居正,冯保,李彩凤这三人的三角政治联盟,最重要的还是李彩凤这个太后的角色。
朱翊钧跟自己的母亲摊牌之后,这个铁三角就注定不会再出现了。
朱翊钧又跟着冯保闲聊了一番,才让其退下。
这次,冯保前来是来问询西苑用度,本应是有些紧张的,但出奇的却是,从头到尾,乾清宫的氛围都很是融洽。
次日,一大早。
朱翊钧在暖阁中起床,而后由侍女伺候更衣。
不一会儿,朱翊钧身着一袭庄重华贵的龙袍。
那衮龙袍以明黄色为主色调,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权……
袍上绣着栩栩如生的五爪金龙,金龙周围祥云缭绕,寓意着祥瑞与太平……
朱翊钧头戴翼善冠,冠上镶嵌着珍贵的宝石,在阳光下闪烁着璀璨的光芒,腰间系着玉带,玉带上的玉饰雕琢精美,彰显着皇家的尊贵与奢华。
他脚蹬皂靴,步伐沉稳,带着冯保,张鲸等一干人员,离开了乾清宫,前往皇极殿。
今日,又是朝会日。
在皇极殿中,朱翊钧接受百官的朝拜。
而后,便是奏对之时。
首辅张居正出列,恭敬地向朱翊钧行礼后,沉稳地说道:“陛下,考成法推行已两月,已初见成效。各级官员如今皆不敢懈怠,政务处理更加迅速高效……”
“地方上,国家大政得以有序进行,衙门之间相互推诿之事锐减,皆以考成之责自勉……且有不少能吏因考成之激励,积极谋划民生之策,兴修水利、开垦荒地,为百姓谋福祉,臣等以为,当继续坚定推行考成法,以保我大明江山长治久安,社稷繁荣昌盛。”
朱翊钧微微颔首,眼中露出赞赏之色,说道:“张爱卿所言极是,考成法初见成效,实乃国家之幸。然不可掉以轻心,当继续督促各级官员勤勉奉公,不得有丝毫懈怠。若有阳奉阴违者,严惩不贷。”
张居正再次行礼道:“陛下圣明。臣等定当谨遵圣命,为陛下分忧,为百姓谋福。”
殿中群臣皆齐声附和,皇极殿内气氛庄重而严肃。
朝会一开始,张居正,朱翊钧君臣两人,便再度重申了一遍考成法的重要性。
这几乎成了惯例。
有的时候,张居正在朝会上,没有提及考成法的事情,朱翊钧也会主动问起。
一来二去,张居正也养成了习惯。
天子,与当朝首辅,一唱一和,将此时朝堂之上,官员们最为痛恨的考成法,抬到了他们无法诋毁的高度。
而后,又有诸多臣子上奏,各方面的情况都有。
在隆庆年间,先帝只听不说。
此时的天子,却不仅认真倾听,时而还提出些许问题,最后,还能给出一个相对合理,却又不太过绝对的最高指示……
朱翊钧越发有了帝王的威严,同样,他本身,便已经在百官面前,展现出了一位年轻君主的睿智,以及不符合他此时年龄的沉稳……
等到奏对结束之后,朱翊钧微微挺直身躯,目光沉稳地看着群臣,缓缓说道:“众卿家啊!古人云‘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此言之意,乃告诉我们治理国家不能总是遵循一种方法,只要有利于国家,就不必效法古时的制度……”
“如今我大明推行考成法,便是因时而变,力求革新。两月以来,初见成效,此乃众卿共同努力之结果,朕倍感欣慰……”
“又如‘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众爱卿应时刻保持进取之心,刻领会此中真意,在其位谋其职……”
等到众臣奏对结束之后,天子总会有段总结来勉励提醒官员,这在数次朝会之上,也成了惯例。
祖孙三代,各有各自的为天子的风格。
世宗陛下,让人猜圣意。
穆宗陛下,没有那么多的言语……
而当今陛下,却是自成一脉,说的多,说的细,生怕官员们听不懂,时时刻刻,提醒官员们该如何当官……句句不离大明社稷……
这一套下来,让百官与皇帝的身份立马调转过来了。
以前都是臣子们,对皇帝说,你要怎么做,才能成一个明君,现在是,皇帝对臣子说,你们要怎么做,才能成为合格的臣子……
朱翊钧说完之后,百官们纷纷言其圣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