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听到张国之的话后,开口道:“那张指挥使稍等片刻,让海瑞将家中的事情安排一二。”
张国之点头应是。
海瑞转头看向那卖菜的父子。
“兄台,跟我进来吧。”
中年男子赶忙点头,而后推着车,便跟着海瑞进入了小院。
海瑞家中只有一上了岁数的家仆,他住在厨房旁的偏屋中,而海瑞便是将这对父子,安排到了家仆的房中,并且叮嘱家仆,煮上一些粥汤,给这对父子吃。
安排好后,又去了正房跟妻子,母亲说了一些话后,这才离开。
张国之一直在房外安心等待,不急不躁。
海瑞走出院子门,转身将院子门关住,才不紧不慢的上了马车……
“海大人,坐稳了……”张国之说完之后,便驾马而去。
这个时候,天色已经渐渐黑了下来。
马车在夜色中前进,车轮滚滚,发出有节奏的声音来。
海瑞坐在车内,心绪如潮水般翻涌。
天色已晚,自己这个外臣是肯定入不了宫的,再加上张国之前面说的那些。
海瑞便清楚。
陛下这是又出宫了。
对于皇帝出宫这件事情,海瑞是无法接受的……
在他的思想中,皇帝年幼,应勤奋读书,明的事理,日后才能做一个体恤民情,知人间疾苦的好皇帝。
这次,见到陛下,自己定是要好好的说说出宫的事情。
张国之驾驭着马车,海瑞坐在车中,两人一路之上都未说一句话。
而半个时辰后。
马车停在了西苑的宫门口。
海瑞下了马车,看着西苑大开的宫门,以及守门的士兵,不由的叹了口气。
张国之将马车交给了一名锦衣卫后,便来到了海瑞的身边:“海大人,好端端的叹什么气……”
“世宗陛下,自嘉靖二十年以来,便自宫禁移驾西苑,自此之后,醉心修道,不问国事,任由严嵩父子把持朝政,祸害忠良……”
张国之听着海瑞的话,赶忙打断:“海大人,当年你的治安疏,已经说过了,世宗陛下也知道了,现在都万历年间了,不用在心心念念了,陛下听着,会不开心的……”
海瑞闻言,只是侧头看了一眼张国之,并未回话,而后抬起脚步朝着宫门走去……
张国之看着海瑞的背影,苦笑一声,而后赶忙追上。
于此同时,张府之中,高朋满座,好不热闹。
原来张居正不仅是请了海瑞喝茶,回到家中,还有一波客人正在等待。
不过,这波客人可都是此时大明朝实权派的代表。
六部尚书来了三个,分别是户部尚书王国光,礼部尚书吕调阳, 刑部尚书王之诰。
户部尚书王国光,也就是海瑞的顶头上司,嘉靖二十三年进士,历任吴江知县、仪封知县、户部右侍郎总督仓场,后因病辞归,隆庆四年,起用为户部右侍郎,同年调任南京刑部尚书,隆庆六年,任户部尚书……不过,这个户部尚书是在先帝驾崩之后的八月启用的……
而礼部尚书吕调阳,明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第二,授翰林院编修,嘉靖四十三年,升任国子监司业。嘉靖四十四年,升任右春坊右谕德兼翰林院侍读,管理诰敕,隆庆年间,历任南京国子祭酒、国子祭酒、南京礼部右侍郎、礼部右侍郎、以吏部左侍郎兼翰林学士、吏部右侍郎、吏部左侍郎、隆庆六年,晋升礼部尚书……
在真正的历史中,张居正要回家守孝的时候,便是吕调阳和张四维用杨溥、金幼孜、李贤夺情起复的旧例,乞求张居正留下……最后,促成了张居正夺情留任的结果。
刑部尚书王之诰,嘉靖二十三年进士,授吉水知县,迁户部主事,改兵部员外郎,出为河南佥事。嘉靖三十二年,镇压河南师尚诏起义,转参议,谪兵备副使,后巡抚辽东,大兴屯田,召为兵部侍郎,总督宣、大、山西军务。隆庆元年,进右都御史。隆庆三年迁南京兵部尚书。万历元年,拜刑部尚书……
这三个大臣,都曾是隆庆年间的重臣,但并没有一人能到尚书级别,他们都是在隆庆六年后,调任的六部尚书,算是张居正较为坚定的政治朋友……
而除了这三个重量级的人物之外。
张四维,耿定向、凌云翼、曾省吾、方逢时、宋仪望、劳堪等众多官员。
这也是张居正现在推行考成法的底气……
酒宴之上,众人推杯换盏,言语之间,颇为客套……
张居正也少饮了两杯。
正在谈笑间,张府的管家缓步走了进来,他到了张居正的身旁,伏在耳边低声口语一番。
脸上带着些许笑容的张居正,在听完管家的话后,变了又变……
他朝着管家摆了摆手。
管家点头应是,而后退出了宴厅。
等到管家走后,张居正才举起酒杯:“诸位,张某有些事情处理,失陪一会儿……大家尽兴一些……”
说完,张居正便将手中的酒水一饮而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