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48年,十一月,建康。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侯景苦攻台城不下,建康周边的老百姓开始倒霉了。
侯景刚进入建康的时候,因为前面一路都异常顺利,基本没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导致他根本没把台城放在眼里,觉得不过就是简单收个尾的事儿,很轻松就能搞定。而且他还有当皇帝的野心,有意想把自己打造成一个救世主的形象,因此军纪还算严格,部下也不敢去随意侵扰百姓。
结果没想到这个尾这么不好收。
仿佛冥冥中自有天意一样,羊侃就像是上天提前给侯景安排好的对手,在南朝这边苦等了他二十年,身负的使命就是把他挡在台城外面。
只要羊侃还活着,侯景就只能远远地看着台城的城墙发愁,始终想不出破城的办法。
难道自己要跟大哥高欢一样,最终都止步在一座小城之下?
时间在一天一天地过去,侯景也一天比一天焦虑。
皇帝萧衍和太子萧纲虽然被困在台城里面出不去,但还有三个皇子留在外面。六皇子邵陵王萧纶作为讨伐侯景的兵马大元帅,现在已经在建康周边晃悠三个来月了,就算再磨蹭,现在应该也已经集结了不少兵马,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杀回来。
此外,七皇子湘东王萧绎坐镇荆州,八皇子武陵王萧纪坐镇益州,手里都掌控着不少人马,再加上合州刺史鄱阳王萧范、西豫州刺史裴之高、衡州刺史韦粲、司州刺史柳仲礼、以及刚被东魏赶回来的前豫州刺史羊鸦仁等几个重量级人物,哪个都不是吃素的。
别看侯景现在在建康城里占尽优势,一旦外面的这些部队一拥而上搞群殴,他手下这点儿兵马根本没有胜算。
台城迟迟打不下来,外面的威胁又越来越近,叛军前期占据的优势正在一点一点儿地丧失掉。
这一点不光侯景自己知道,他手下的将士们也知道。
侯景也知道他的将士们知道。
所以他现在每天发愁的,就是如何维持住叛军的士气,让队伍不崩盘。
除此之外,还有另一个更严重的问题也摆在了侯景的面前。
叛军的军粮快吃光了。
侯景从寿阳过来的时候,本来就是抱着孤军深入速战速决的打法,随军并没有带多少军粮,也没有安排任何后勤。当然他的运气也足够好,突袭战术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军粮并没有成为大问题。
等到了建康之后,虽然都城粮仓里的粮食基本都被搬进了台城,但外围几个卫城里还有不少储备,尤其是长江边上的石头城里还有一个备用粮仓,所以开始一段时间叛军的吃饭问题并不大,侯景对这方面也没太上心。
他真没想到一个小小的台城居然打了这么久愣是没打下来。
叛军这边每天人吃马喂消耗量极大,备用粮仓毕竟只是应急用的,里面的粮食眼看就要见底儿了。
正常情况下,建康城作为首都,外面每天都会有粮食源源不断的送过来,但现在打成这个样子,也没人再敢赚这个钱。
如果再不解决粮食问题,不用等到勤王的军队过来,叛军这边自己就崩了。
侯景左思右想实在没办法,无奈之下只能回归本性,选择了最野蛮的方式。
他让叛军士兵出去抢。
表面的任务是搜集粮草,但实际上已经默许士兵们可以随意抢掠。
放任部队四处抢掠是古代战争中激励部队士气的有效手段,可以让士兵们觉得自己从战争中得到了实质性的收益,从而提高士气和战斗意愿。
因为抢到的金银财宝都是自己的,如果运气好碰到几个大户,直接就发财了。
这种方式的负面影响也很明显,就是会严重影响部队的名声,失去民众的支持,长远来看弊大于利。
但现在侯景已经顾不得长远了,火烧眉毛先管眼前吧。
叛军士兵们得到许可之后,野蛮的一面立刻暴露出来,开始红着眼睛在建康周边疯狂扫荡。没来得及逃走的建康百姓算是遭遇了灭顶之灾,家中的粮食被抢得一干二净,金银积蓄被洗劫一空,子女妻妾也被掠入军营。
建康百姓是侯景之乱的第一批受害者。由于粮食都被叛军抢走,百姓饥寒交迫,有一多半人被活活饿死。
侯景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他下令把剩下那些没饿死的老百姓统统都赶到台城外面,开始搞土建。
这是他新的攻城战术,简单地说就是在台城的东西两侧各堆一个土山。
与当初高欢攻打玉璧时候修的土山不一样,侯景的这两个土山是贴着台城的外城墙堆起来的,主要作用不是用来占据制高点搞火力压制,而是打算直接沿着土山登城。
这样做主要是因为侯景现在的人力资源没办法跟高欢相比,如果平地起土山的话,土方量太大,时间上也等不及,而如果贴着城墙修,工程量可以减半,修成之后还可以直接用来登城,更简单更有效。
侯景之所以能够这样做,也是跟当前的具体条件有关,建康毕竟位于平原地区,台城周边的地势远没有玉璧险要,外面只有一条不太大的护城河。反正都要修土山了,顺手把护城河填上了也不费多大事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