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4年,二月,平凉。
宇文泰正在积极筹备对付侯莫陈悦的时候,朝廷的钦差大使武卫将军元毗(pí)赶到平凉。
元修派元毗过来有两个打算:一是把河曲之变的相关人员召回朝内,了解事件的原委,如果侯莫陈悦真是为高欢做事,就直接把他干掉;二是趁机把关西的大部队调到洛阳,抓在自己手里,准备用来对付高欢。
元毗在路上遇见过独孤如愿,知道了平凉这边的大概情况以及宇文泰已经掌权的事实,因此他开门见山,直接对宇文泰道:听说关西这里出现内讧了,大都督贺拔岳无故遇刺身亡。事关重大,请你们暂时放下手里的工作,都跟我到洛阳走一趟吧,皇上要亲自过问这件事情。
宇文泰刚开始接手,当然不想半途而废,而且现在正是宝贵的时间窗口,一旦错过可能就再也没有机会了。于是他回答道:承蒙皇上关注关西的局势,我当然愿意领旨去洛阳,但前提是另一方当事人侯莫陈悦也一起过去。要不您先去问问侯莫陈悦的意见再说?
元毗想想觉得也是这么个理,这么大的事情,总得双方都到场当面对质才行,于是他立刻又赶到水洛城去找侯莫陈悦。
结果侯莫陈悦不肯应召。
侯莫陈悦现在心里怕得要命。他完全是出于嫉恨才害死了贺拔岳,打算以此作为送给高欢的投名状,手里其实根本没有什么所谓的朝廷密旨。目前皇帝元修又跟高欢不对付,这种情况下去洛阳跟送死没啥区别。
侯莫陈悦本以为贺拔岳一死,他手下的将士必定冰离叶散,关西地区的控制权自然会落到自己手中,那时候元修和高欢肯定会像拉拢贺拔岳那样的来拉拢自己,矫诏的罪名肯定也不会再有人追究。
事实上,他的确有机会做到这一点。水洛城距离贺拔岳的大本营平凉不到百里,贺拔岳死后,平凉城中人心惶惶,根本没人组织防守。只要侯莫陈悦领着部队过去,很容易就能占领平凉,之后再稍微用一下怀柔手段,软硬兼施恩威并重,完全可以收编掉贺拔岳的大部分人马,那时候其他人再想报仇也有心无力了。
可惜侯莫陈悦此人胸无长策,同时又做贼心虚,不敢面对贺拔岳手下那帮狠人。他这些日子一直龟缩在水洛城中毫无作为,指望着事态能自动向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
一旦坐失良机,那接下来的后果就是坐以待毙。
正是在他犹豫的这段时间里,赵贵寇洛等人把散落的将士们又聚集在一起,接着又请回宇文泰来主持大局,武川势力的大旗再次飘扬在平凉的上空。
侯莫陈悦没料到事态会变成这个样子,但此时再想补救为时已晚,宇文泰已经把贺拔岳的主要干将们又团结在一起,厉兵秣马磨刀霍霍准备找自己干架了。
外面局势越来越危险,现在只能指望大丞相高欢能出手救自己了,可惜高欢远在山西,跟关陇之间隔着千山万水,就算想过来也没那么容易。
于是侯莫陈悦决定躲在在陇山里不出来,赖一天算一天,没准哪天大丞相就派人过来接我了。
元毗见实在说服不动,知道侯莫陈悦心里肯定有鬼,硬逼的话恐怕自己也会有危险,他只好告辞回到平凉再去找宇文泰。
宇文泰道:钦差大人你也别愁,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现在正是关键时期,如果侯莫陈悦不走的话,那很抱歉我也没办法走,否则这里肯定会出乱子。这样吧,我给皇上写个奏章解释一下,拜托大人帮我带过去好了。
奏章的大致内容如下:
大都督贺拔岳忠心为国,却横死在奸臣之手,导致三军丧气,朝野痛惜。他麾下的将领们不忍心受此不白之冤,立志要为他报仇雪恨,因为大家跟我比较熟,所以苦苦请我来主持大局。我实在推脱不掉,这才从夏州任上赶到平凉,暂时总领关西军事。皇上您宣将士们进京,确实是国之良策,但问题是现在高欢的势力已经发展到了河东一带,而侯莫陈悦的大军还驻扎在水洛城,况且很多将士是关西本地人,恋栈乡土,这种情况下如果强令大家东进,很容易被高欢和侯莫陈悦前后夹击,那时候就危险了。我宇文泰死了倒没啥,只担心损失了国家的将士,罪过太大。所以恳请皇上稍微宽限一些时间,等这边事情都处理妥当之后,我再带领大家去洛阳。
奏章内容很有些敷衍,但宇文泰现在一心想着报仇,也顾不了这么多了。
为了让皇帝元修放心,宇文泰又拉着元毗跟众将一起歃血为盟,宣誓绝对拥护朝廷不会有贰心。
元毗一看也只能这样了,于是他离开关西赶回洛阳,把情况跟元修做了汇报。
宇文泰不肯过来,元修也没啥办法。现在贺拔岳已经挂了,侯莫陈悦又很明显是在为高欢做事,宇文泰就是自己在关西唯一的希望,能拉拢还是拉拢吧。
于是元修下旨任命宇文泰为新的关西大都督,帮他把地位扶正,同时跟他说,别太担心侯莫陈悦,他如果不听话我会亲自去跟他算账。你也别耽搁太久了,收拾收拾早点儿带着部队过来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