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期战功
勒保的早期职业生涯始于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当时他被任命为归化城的理事同知。然而,不久之后,因为某些事务上的失误,勒保面临被解除职务的风险。此时,正是其父温福正忙于金川战役之际,考虑到这一点,乾隆帝特别赦免了勒保,并给予了他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将他重新安排在兵部担任主事,并允许他继续留在军机处任职。
在兵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之后,勒保的仕途开始逐步上升。他先是被提升为郎中,随后又外放至地方任职,先是担任江西赣南道,不久后又调任安徽庐凤道。这段时间的经历让勒保对地方政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锻炼了他的行政能力。然而,就在他事业如日中天之时,母亲的去世迫使他暂时离开了官场。按照当时的惯例,官员需要离职回家守孝,这也体现了勒保对家庭责任的重视。
丧期结束后,勒保并没有立即回到原来的位置,而是被任命为库伦办事章京。库伦(今乌兰巴托)地处蒙古地区,是清朝与俄国交涉的重要地点之一。在这里,勒保积累了宝贵的外交经验,并展现了他在处理复杂国际关系方面的才能。正是基于他在库伦的出色表现,乾隆帝在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任命他为办事大臣,并且逐渐提拔他至兵部侍郎的高位,继续留在库伦履行职责。
到了乾隆五十年(1785年),勒保的命运再次发生了转折。这一年,乾隆帝亲自将他召回京城,并很快授予他山西巡抚的职位。这意味着勒保不仅得到了皇帝的信任,还被赋予了更大的权力和责任。在山西任职期间,勒保积极投身于地方治理,努力改善当地的治安状况和发展经济,赢得了百姓的爱戴。仅仅过了两年的时间,即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勒保便被临时委派为陕甘总督,并迅速转正。
二、征廓尔喀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当廓尔喀入侵西藏时,清廷决定派遣大军进行讨伐。在这次远征中,勒保被指派负责西路军的后勤保障工作,包括管理驼马、粮食运输以及沿途驿站的设置等重要事务。他的职责对于确保前线作战部队的补给至关重要,也因此在战役中表现突出,获得了加封为太子太保的荣誉。
与此同时,在国内,民间宗教组织白莲教的活动日益猖獗。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勒保领导的官方力量成功抓捕了白莲教的重要人物刘松,并对其实施了严惩。刘松原本因在安徽传播混元教而被发配至甘肃,但他并未放弃自己的信仰,反而在那里继续发展信徒,并试图通过白莲教发动一场反对清廷的运动。刘松的活动得到了湖北樊学明、齐林,陕西韩龙以及四川谢添绣等人的支持。
然而,刘松的计划未能得逞。在勒保的指挥下,清廷果断采取行动,迅速扑灭了这次叛乱的苗头。除了刘松本人被处决之外,其他一些主要参与者如刘之协、宋之清等人也被追捕。其中,刘之协逃往外地,而宋之清则在河南、安徽一带继续传播白莲教的教义。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次镇压行动中,有一个名叫王发生的人,他自称是明朝皇室后裔,试图利用这一身份煽动民众造反。不过,王发生的图谋很快就被揭穿,他本人被捕。鉴于他年纪尚轻,清廷最终决定将其流放到新疆而非处死。与此相反,刘之协则逃过了官方的追捕,隐匿起来。
然而,在执行镇压白莲教的过程中,由于各地官员执行命令的方式不当,导致了许多无辜民众受到牵连,造成了社会动荡。特别是武昌府同知常丹葵在荆州、宜昌一带过度扩大搜捕范围,牵连了数千无辜百姓,这使得原本已经因为苗民起义和私盐、私铸等问题感到困扰的川、楚两地民众更加不满,社会不安的情绪不断累积。
三、进剿苗疆
乾隆六十年(1795年),勒保被调任为云贵总督。彼时,湖南、贵州的苗民因不满清廷统治而频繁起义,使得这两个省份陷入了动荡之中。福康安带领的大军正在该地区进行镇压,勒保随即前往军中效力,主要任务是安抚那些归顺的苗民,并负责管理军需物资。
在勒保到达之前,云南威远地区发生了倮匪扰边事件,他本打算前往剿灭,但倮匪很快就被平息了。不久之后,福康安和和琳先后病逝于军中,清廷遂命令勒保与明亮、鄂辉共同接手军务。然而,还未等到他们完全接手,湖北的白莲教起义已经蔓延到了四川和陕西。
嘉庆二年(1797年)春天,勒保率军与林之华、覃加耀所领导的白莲教势力在长阳黄柏山展开激战。虽然福宁曾尝试攻克黄柏山但未能成功,勒保随后亲临前线,指挥会剿,最终取得了胜利。正当勒保准备乘胜追击时,贵州南部的仲苗族却发生了叛乱,王囊仙领导的苗民包围了南笼府及其所属的多个城市,甚至攻陷了册亨,切断了滇黔之间的交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