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年经历
周培公的早年经历充满坎坷,但也正是这些经历磨砺了他的意志,塑造了他日后成为康熙帝身边重要谋臣的基础。1632年,周培公出生在湖北荆门的一个普通家庭。然而,命运似乎对他并不友好。在他年仅十岁的时候,明朝末年的动荡局势影响到了他的家乡荆郢地区。当时,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领导的大规模起义正在蔓延,这场起义最终导致了明王朝的覆灭。在这场动乱之中,周培公的家庭遭遇了巨大的变故。
1643年,李自成的军队进攻荆郢之间,周培公的父亲在此之前已经去世,母亲孙夫人在混乱中不幸殉难。失去双亲的周培公顿时陷入了无依无靠的境地,只能四处流浪,以求生存。这段时期的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了人间疾苦和社会的残酷。
为了活下去,周培公不得不投身于州卒行列,成为一名小吏。尽管地位卑微,但他并没有放弃自我提升的努力。在艰难的环境中,周培公凭借着聪明才智和勤奋努力,逐渐获得了上级的认可。不久之后,他得以依附一些显赫的人物,并因此有机会进入了京城。这一转折为他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舞台,使他能够接触到更多的知识和机会。
进入京城后,周培公开始在内阁担任供奉一职。这是一个为朝廷服务的职位,主要负责文书处理等工作。在这里,周培公有机会接触到许多高层官员,这为他日后的飞黄腾达打下了基础。
二、劝降辅臣
康熙十三年(1674年)腊月,吴三桂发动了三藩之乱,这一叛乱迅速波及多个省份,严重威胁到了清廷的统治稳定。陕西提督王辅臣响应吴三桂的号召,在北方起兵反叛,成为清廷的心腹大患。吴三桂试图通过支援王辅臣,形成南北呼应之势,进而压缩清军的活动空间。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康熙帝果断采取行动,派遣署兵部事的东阁大学士黄锡衮与周培公一道调遣大军,从多个方向阻击叛军。
到了康熙十五年(1676年),鉴于王辅臣在陕甘地区的强大势力和对朝廷构成的直接威胁,康熙帝任命图海为大将军,统领陕甘征讨大军。然而,王辅臣不仅骁勇善战,而且对清军的围困毫不畏惧,这让清军将领们感到十分棘手。图海抵达平凉后,诸将士气大振,纷纷请求攻城。此时,周培公作为幕僚向图海提出了一个不同寻常的策略。
周培公认为,王辅臣之所以反叛,是因为受到形势所迫,且内心深处仍然留恋高官厚禄。他比喻王辅臣就像一位渴望重见光明的白内障患者,或者是一个想要站立行走的半身不遂者。如果朝廷能够派出一个擅长言辞的人前去劝说,王辅臣很可能会改变心意,回归朝廷。图海听后深以为然,但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恰在此时,王辅臣的手下参将黄九畴和布政使龚荣遇(周培公奶娘龚嬷嬷的儿子)多次劝说王辅臣归降未果。他们了解到周培公的情况后,决定将平凉内部的情况写成文字,用蜡丸密封的方式秘密传递给周培公。周培公得知这一消息后,主动请缨,愿意冒险进城劝降王辅臣,并表示即使因此牺牲也在所不惜。
图海非常赞同周培公的想法,立即上奏康熙帝。康熙帝接到奏章后,立刻传唤周培公进京,并在乾清宫亲自接见。在听取了周培公的计划后,康熙帝非常满意,授予周培公参议道台的官职,赏赐黄马褂,并让其携带谕降诏书前往平凉进行招抚工作。
三、委以重任
平定王辅臣的叛乱对于清朝来说具有重大意义,不仅解除了朝廷面临的一大威胁,还削弱了吴三桂在西北的势力,为清廷在三藩之乱中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周培公在此次平叛过程中表现出色,他不仅成功地说服了王辅臣归降,还为清廷在陕甘地区的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朝廷决定对参与平叛的汉将论功行赏,以表彰他们的忠诚与勇敢,并鼓励他们继续为朝廷效力。
周培公在请求奖赏时只提出了一个愿望:希望朝廷能够追认他母亲孙氏为贞烈之士。孙氏在李自成攻陷荆郢之时,为了维护家族荣誉和忠贞,毅然殉节而死。周培公希望能够得到朝廷的认可,以表彰母亲的高尚品质。
图海了解周培公的心愿后,上奏康熙帝,请求升任周培公为山东登莱道,并对孙氏予以嘉封。康熙帝对周培公的表现非常赞赏,同意了图海的提议,并进一步给予周培公家族极高的荣誉。
康熙十五年(1676年),朝廷正式诰封周培公的母亲孙氏为“贞烈恭人”,并加赠夫人衔,以表彰她忠贞不屈的精神。此外,周培公的父亲也被封赠为朝烈大夫,并加赠中奉大夫衔,以此彰显周家对朝廷的贡献。更为难得的是,康熙帝亲自御笔为孙氏撰写祭文,并规定了相应的祭祀规格,由布政司堂上官分守武昌道参政吴毓珍负责办理。这一系列举措显示了朝廷对周培公家族的高度认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