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温体仁:崇祯朝的“孤忠”与“奸佞”(1 / 1)

一、早年仕途

温体仁的仕途起步于明朝万历年间,他的家族背景深厚,其祖先温祥卿曾随明朝开国功臣耿炳文守城,后官至兵部尚书,奠定了家族在浙江的根基。家族成员中,伯祖温应禄更是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高中探花,为温家带来了荣耀。

温体仁本人十六岁时便成为秀才,展现了非凡的学识。在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他一举中得乡试,次年殿试中位列二甲,被赐予进士出身,随即被选为庶吉士,开始了他的仕宦生涯。

成为庶吉士后,温体仁被授予翰林院编修一职,这是进入核心官僚体系的重要一步。万历四十年(1612年),他升任南京国子监司业,负责教育事务,显示了他在学术和行政方面的双重才能。随后,温体仁在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被任命为左春坊左庶子,管理诰敕,这一职务涉及皇家诏书的起草和审核,体现了其在文书工作上的专业能力。

然而,温体仁并不满足于宫廷内的明争暗斗,意识到朝中党争的险恶,他选择遵循父亲温子佐的意愿,请求调任南京,担任詹事府少詹事,掌管南京翰林院事。这一决定既体现了他对家庭的重视,也表现出了他对于远离权力斗争中心的明智选择。

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任职后,温体仁因母亲去世而离职丁忧,这是遵循当时孝道原则的正常程序。天启二年(1622年),他被起复为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虽然最初称病不赴,但在皇帝的温和劝说和老师韩爌的鼓励下,他最终于同年八月下半月返回北京供职,并开始在皇帝的经筵上担任日讲官,进一步深化了他与皇室的关系。

不幸的是,天启四年(1624年)父亲的离世再次迫使温体仁回乡丁忧。直至崇祯帝即位,温体仁在天启七年(1627年)十月被起用为南京礼部尚书,标志着他政治生涯的新篇章。在崇祯元年(1628年),他再度担任讲读官,入侍经筵,其恭谨的态度深得皇帝赏识,迅速晋升至礼部尚书。

二、得君赏识

温体仁的政治手腕在崇祯朝初期展现得淋漓尽致,他利用一系列策略赢得了崇祯帝的信任。在崇祯元年(1628年)冬,当大学士刘鸿训被罢官后,崇祯帝指示吏部推举内阁新成员。吏部尚书王永光欲提名温体仁,但遭到了文选司郎中耿志炜的反对。最终,名单上包括了东林党要员钱谦益等人的名字,这引起了温体仁的不满。

敏锐察觉到崇祯帝对钱谦益可能的疑虑,温体仁与同样未被列入名单的周延儒合作,共同散布关于钱谦益及其同党操控内阁推选的消息。温体仁更是在关键时刻上疏,揭露多年前钱谦益在科场舞弊案中的角色,指责他结党营私,不配为阁员。此番攻讦直接导致了崇祯帝在文华殿召见群臣,让温体仁与钱谦益对质。温体仁紧抓机会,坚称自己孤立无援,而满朝皆为钱谦益党羽,最终说服崇祯帝将其政敌逐出朝廷。

然而,温体仁的胜利并未持续太久,很快他就面临了来自江西道御史毛九华的弹劾,指控他“媚珰”,即讨好权宦魏忠贤,甚至在魏忠贤的生祠前献诗颂扬。毛九华还揭发了温体仁在丁忧期间的不当行为,包括低价购买木材及贿赂阉党以逃脱法律制裁等。[26][27]面对这些指控,温体仁一方面请求辞职,另一方面坚决否认所有指控,并要求与毛九华对质。

在崇祯二年(1629年)正月的一次召对中,温体仁成功地反驳了毛九华和另一御史任赞化的指控,后者还被贬谪。崇祯帝认定毛九华提交的证据为伪造,温体仁的所谓劣迹不实。通过此次事件,崇祯帝形成了温体仁“孤忠”、无党派牵连的印象,这反而增强了他对温体仁的信任,同时也加深了他对东林党的猜疑。

三、善察帝意

崇祯帝以注重细节着称,他常常在阁臣提交的奏疏中寻找微小的错误,然后退回而不直接说明原因,考验阁臣的洞察力。在这样的情况下,温体仁展现出了他独特的能力,能够精准地识别出崇祯帝关注的细节所在,这一点在众多阁臣中显得尤为突出。[79]

有一次,陈子壮上疏,阁臣们反复票拟,却总是被崇祯帝打回,无人知晓其中缘由。正当众人困惑不解之时,温体仁缓缓开口:“或许是因为疏末未填写日期吧!”众人随后检查疏文,果真发现了这个疏漏之处。[79]这一事件充分展现了温体仁对细节的敏锐捕捉,以及他对崇祯帝心思的深刻理解。

更为典型的是发生在崇祯八年(1635年)夏天的一件事。崇祯帝依照惯例表彰在镇压农民起义中战死的曹文诏,并提拔其子曹变蛟为副总兵。曹变蛟随后上疏谢恩,然而,崇祯帝却反复将奏疏退回,还在上面标示了两点,分别位于恤典日期和谢恩日期之上,令阁臣们一头雾水。此时,温体仁因病休假,当他重新入职后,仔细研究了这份谢恩疏,最终发现了问题所在:上疏日期与恤典日期间隔过短,这意味着远在战场的曹变蛟不可能如此迅速地完成谢恩疏的撰写。原来,曹变蛟事先委托他人,在恤典圣旨公布后立即代为书写谢恩书。温体仁在票签中提出了疑问,第二天便得到了崇祯帝的认可和回复。[79]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