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曰:
冷雨凄凄月未开,寒宵戚戚有声哀。
当时会聚千层雾,此际何堪万里埃?
意气文章终不了,流光往事莫能裁。
回眸叹息谁离别,疏影飘摇道善哉。
话说林冲听鲁智深唱了一篇颂子,兴致索然,乃道:“公明哥哥,我这里也有一首诗词,不知哥哥要听么?”宋江道:“林兄若要唱,愚兄洗耳恭听。”林冲就把自己写得诗词唱出来,正是一首《破阵子》,唱道:
“没入梁山百里,招安征战千州。枪挑北辽番国境,飞马狼烟火未休,谁欺豹子头?
试看如今人物,英雄豪意难留。怨气哀魂谁不释,一骑江湖任自由,依然豹子头!”
众人闻听林冲唱罢,一众喝彩。宋江赞道:“好个豹子头!潇洒依旧。”当日,众人都来吃酒,许久方散。
原来,自宋江归山做了一方都土地以来,时常镇压邪祟,梦中与人解难。周边百姓深感宋江恩德,自觉上山建筑,为宋江等已死的天罡地煞立像造屋。宋江也为答谢百姓,每日前两个星君引兵夜里在管辖地界巡逻。但有作恶多端的孤魂野鬼,山精走兽,尽皆驱逐斩杀。因此都不在话下。
是日,单说百胜将韩滔、天目将彭玘两个引兵下山,于路不曾遇见甚事。二兄弟便就马上攀谈,当时彭玘道:“兄弟人称百胜将,然自上梁山起,不见多少胜迹,只怕百胜将之名后世难保。”韩滔闻言,略有羞愧,只是说道:“兄弟不知,我这百战百胜之名并非说我。却是说我带兵有方,麾下兵卒无往而不利。”彭玘大悟道:“说的也是。闻听你家祖传有兵书,只是不曾阅过。但也不见你阵前应用,却是为何?”韩滔道:“家传兵书,不过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梁山自有吴用、公孙胜、朱武三位军师在,何必我来班门弄斧?”彭玘说道:“只怕是韩家兵法,后继无人了。”两个哀叹了。
众看官不知,这里说一段韩滔往事。众所周知,这百胜将韩滔在未被逼得上梁山之前,可是陈州团练使。更有赞诗一句道:“韬略家传远。”其人自小家境不错,出生书香门第。韩滔小时乃是个安静斯文的孩子,整天嘴里念着的无非是些“子云诗曰”等等。虽然祖上皆是武官出身,然家人开明的紧,甚至都不曾想过让韩滔走习武之路。直教一心只读圣贤书,写就惊世之作,夺个状元魁首便好,将来风风光光走上仕途,造福百姓,也是一番心愿。实则天不遂人愿,正如俗语道:“乱世出英雄;时势造英雄。”韩父为韩滔请来授业经师,可是方圆五百里有名的大儒。这位老师博学多才,常给韩滔讲解经史子集。有道是:“学会文武艺,卖与帝王家。有了满腹经纶,便可以考取功名;有了功名高中,便可治理国家、忠君报国、光宗耀祖绝不为过。”韩滔对老师的话深信不疑,从此更加发奋图强,四书五经、诸子百家都饱读不厌,诗词文章也是时常精练。直到他十四岁那年辽军压境,直逼河北诸州时,韩滔的文儒仕途大梦才被彻底打破。
却说当时,辽军兵临城下,那老师所言治国之言,忽的荡然无存。韩滔大为触动。心中暗忖道:“在这乱世之秋,国家危难之际,嘴上功夫,纸上文章再厉害,都不及剑锋管用;有武艺傍身可以统领千军万马,驰骋沙场,平治乱世,安国兴邦;退万步讲,一方守城将领也可保全一方百姓。”当下拿定主意,便跪在父母面前,说了一番抱负。韩父见其子一片赤胆忠心,悟性也极高,具有习武的天赋,所以便把家传独门枪槊之法并十八般武艺尽数传授给韩滔。韩滔生性聪慧,心灵手巧。不上三年工夫,那十八般武艺学得十分精通。其父看韩滔长进颇大,非常欣喜。连忙与韩滔道:“我家自有一套兵法,乃是先人汇集《太白阴经》、《练兵实纪》之所长,独撰此书。今日见你上进的紧,便讲授给你。你可记住,这门学艺,切勿外传。”韩滔大喜受拜。
一年后,韩滔与父学完自家兵法,后应武举做了赋闲的参将。只可惜当年奸臣当道,不能用人。韩滔虽文武双全,却只落得埋没京师。后来殿帅府见韩滔带兵有度,调遣精明,善使一条家传枣木槊技法,也只让他做得团练使。后因精通对阵之法,与人斗阵,百战百胜。便呼为百胜将军。自古道:一将功成万骨枯!诚有此言也。正如古诗所言:
幼辞父母去乡邦,铁马金戈入战场。
截发为绳穿断甲,扯旗作带裹金疮。
腹饥惯把人心食,口渴曾将虏血尝。
四海太平无事业,青铜愁见鬓如霜。
专道武将不容易得做。万幸,天不负韩滔勤勉,不期遇着双鞭呼延灼。当时呼延灼也因祖上开国将军铁鞭呼延赞的阴德,做得汝宁郡都统制。两个英雄豪杰一见如故,相谈甚欢,一次谈到深处,情义所在,才结为兄弟。那之后呼延灼征讨梁山,也不忘义气,举荐韩滔做了前路正先锋。后来又因宋江爱才,留在梁山,招安后做了将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