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洪承畴跟吴三桂摊牌(1 / 1)

“队长,队长……”

张二娃这时候对张凡喊道:“对方已经跑了,咱们要不要追?”

张凡看了看,说道:“重机枪停止开火,其他人给我追,但是要记住,只能追出一里地就给我立刻停下,并就地构防御工事。”

“是,队长。”

而在远处的军营,洪承畴放下了望远镜下令道:“传我军令,所有步卒随同张队长的人给我一起追。”

“是。”他手底下的一个亲卫赶紧应了一声,紧接着就见数万人就杀气腾腾的压了上去。

洪承畴转过身又看着曹变蛟和吴三桂问道:“怎么?祖大寿还是不肯打开城门吗?”

两人同时摇头,曹变蛟说道:“将军,祖大寿还是不肯打开城门,咱们接下来怎么办?那些伤员可等不起啊。”

洪承畴说道:“那就不去管他,你们派人去周边的村子看看,找一间好点的房屋先把那些伤员安置一下,等第一军第九团来了,他们有军医,也有更好的药物。”

“是,末将遵命。”曹变蛟一抱拳,随即就带着人走了。

吴三桂看了看曹变蛟离开的背影,他又看了看洪承畴,张嘴想问什么,但是又被他给憋了回去。

洪承畴说道:“吴将军,你是想问这个第一军对吧?”

吴三桂见洪承畴点破了自己想问的问题,他点点头,也不废话了,而是直接问道:“将军,从那个张队长加入进来之后,我就想问了,您是不是跟陕西的那个……”

洪承畴挥手打断道:“我知道你什么意思,吴将军,事到如今我也就直说了吧,没错,张队长和那个第一军都是陕西唐王的人,他们手里的火器你也看到了,如果朝廷跟他们开战,你觉得胜算几何?”

吴三桂摇摇头,“如果朝廷跟他们开战的话,基本没有胜算。”

洪承畴点点头,嗯了一声,然后又问道:“那我再问你,能救大明的是当今陛下,还是唐王?”

这一次吴三桂沉默了,并没有第一时间回答洪承畴。

洪承畴却笑了,他拍了拍吴三桂的肩膀道:“不用急,慢慢想,你对唐王还不了解,我告诉你,如今在陕西乃至整个唐王所管辖的地方,那里的百姓基本都已经解决了吃饭的问题。

同时,那里的孩子不论他们的家里是贫穷还是富贵,都能上学,而且学费还是全免的,学生只要购买自己所需要用到的本子和笔就行,同时,不论是商人还是农户亦或者是匠人的儿子,都能上学考取功名。”

说到这,他顿了顿,又继续说道:“尤其是像我们这样在战场上的厮杀汉,在那边,他们管我们这样的人叫做军人,是非常受到百姓喜爱的,而且,军人在那边所得到的待遇也是前所未有的。

就比如军人家庭可以免除一部分的税务,如果是因伤病退役的军人,那边的衙门还会优先给予照顾,或是安排工作,或是一次性给予相应的金钱补偿,这还不算完,后续还有其他的优待,就比如子女上学一切费用全免,就连买笔和本子的钱都省了,再比如逢年过节的,衙门也会派人给家里送去礼品等等。”

吴三桂听了,他一脸不可置信的惊呼道:“将军,此话当真?我们这些人在那些文官眼里不都是一群臭丘八吗?怎么可能做到一步?”

洪承畴笑道:“这就是那位唐王的高明之处了,刚才我说的还只是一部分,我告诉你,那边的百姓人人有田种,家家有余粮,特别是唐王给百姓免费发放的那种叫做杂交水稻的种子,一亩水田就能产出一千多斤的粮食,而且,百姓还只需要给朝廷缴纳两成的农税,其余的都归农户所有。”

说到这,他看着吴三桂问道:“你觉得如果是朝廷,百姓能有这种好日子吗?这些我就都不说了,我就问你,如果这一次没有张队长帮忙,你觉得咱们会是一个什么下场?”

吴三桂刚刚还在想着亩产一千多斤的水稻,可是听到后面的话,他顿时一怔,一想到自出关以来,皇帝不顾前线的真实状况,一个劲儿的催促他们与鞑子决战,又想到了那些鞑子不要命一样的围困战术,他就感到心里一阵的发寒。

“将军,如果没有张队长他们的帮忙,恐怕咱们这边的将士现在都已经伤亡大半了,继续打下去的话,恐怕就只有一条路了,那就是全军覆没。”

作为一名有作为的大将型人才,吴三桂的军事眼光是不差的,更何况,就那种局面,是个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会是个什么结果。

洪承畴点点头,说道:“明说了吧,吴将军,从陛下下旨逼迫我带着大军出关之后,我就已经投靠了唐王,至于你们,我不强求,等打完这一仗,你们可以自由选择,唐王也不会强求你们,是去是留,你们自己看着办。

不瞒你说,唐王不光是派了一个团过来,他还另外派了一个师,哦,也就是五六千人的军队过来,这一次,唐王说了,后续他还会派来更多的军队,要彻底的拿下整个关外之地,要完全恢复我大明在关外的领土,好了,话已至此,等打完这一仗,我就会在大帐里宣布此事,在此之前,我希望你能够保密,以免动摇军心!”

吴三桂一脸恍惚的点点头,“将军放心,末将不会说出去的。”

而就在这时,一个士兵跑了过来,“启禀将军,京师来人了,说是陛下派来的督战官,现在就在大帐里等着您。”

一听这话,洪承畴不由得恼火道:“仗都打成这样子了,陛下还在给我们派督战官,他这是怕我们死的还不够快吗?哼,简直糊涂,走,去见见那两人。”

大帐里,马绍愉和张若麒坐在两侧的椅子上喝着茶,他们也是一脸的苦涩,身为一个读书人,深知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这个道理。

战场是那么好来的吗?更何况这里还是关外战场,那些鞑子兵可不是好惹的,大明朝的读书人哪个有骨气?可是没办法呀,不来就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