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显然是没想到朱祁镇如此热情,一时间愣在原地不知道怎么回话。
直到朱祁镇再次开口:“二爷爷怎么不说话?你这样孙儿有些害怕。”
朱高煦这才尴尬的笑了笑:“陛下言重了。”
“走,咱们去御书房,边走边说。”
朱祁镇拉着朱高煦朝着御书房而去,其他几人一路跟随。
“其实二爷爷多虑了,没什么言重不言重的,咱们朱家最看重血脉亲情,不是吗?况且二爷爷三爷爷还有其他的藩王为我守卫京城的事情,我也一直放在心里呢。”
到了御书房,几人各自搬来椅子围着龙案坐好,等着朱祁镇的说法。
朱祁镇吩咐人倒了茶来,之后指了指自己的龙案之上:“咱们先聊聊天,估计用不上多时,内阁和兵部以及五军都督府的公文就该放在我这了。”
朱祁镇心中有数,所以并不着急,先和朱高煦聊了聊家里的这些事,之后就是李星寒这几年在外的境遇。
他想探探底。
可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就像史官记载的一般,这个李玄冥不在京城的这几年,和他在京任职的那些年一样精彩。
“前些年是我年岁太小,一时间被王振蒙骗了心智,这几年我用尽浑身解数,也算是将朝堂拉回了正轨,在此,还是要和太师说句抱歉了。”
李星寒抚摸着立在一旁的金枪,朱祁镇说的倒是真的,王振的变化从那天的酒局之上就看得出来。
“谁年少还没有犯过什么错呢,陛下圣明,能主动认错,当是一代明君了。”
朱祁镇笑了起来,说到底他还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被如此称赞心中也是高兴的很。
“我粗略的算了一下,在那边应该有七八万军队,这次太师回去,可要把国境线守卫好啊。”
这李星寒倒是一定会的,当即表示李家族人会在最快的时间抵达斋桑湖,和劳家相互策应,防止瓦剌的偷袭。
于谦这时候提了一句,朱高煦也得尽快回到北海,以防他们走罗刹的境内偷袭关外。
眼下确实有这种可能,不过朱高煦的两个儿子和朱高燧共同把守,暂时还是安全的。
又说了几句,御书房门前响起王振的声音:“陛下,兵部,内阁等公文都到了,对了,锦衣卫也上了一份折子。”
“进来吧,除了锦衣卫的折子打回去,其他的留下。”
王振留下公文后转身告退,朱祁镇对着一头雾水的几人解释,锦衣卫的折子十成是贺云的请战书,看了还得批复,还不如直接退回去断了他的念想,让他安安稳稳的守卫京城为好。
李星寒笑了起来,这小子果然聪明,不过这也是自己最想看见的结果,贺云决不能随着军队出征,他得保证贺家的血脉稳固。
“来吧,随我一起看看。”
朱祁镇看完后将公文分给了众人,兵部和五军都督府的公文是昨夜就定好的,和当时说的没有丝毫出入,最让几人有些不能接受的,是内阁的这份。
按照内阁的辅臣们制定的计划,是鼓励朱祁镇亲征。
“断不可行,万万不可!”
腾地一声,朱高煦站起身丢掉公文冲到了朱祁镇面前:“祁镇,你这才生了儿子,绝不可以御驾亲征,你将这摊子交给我们,我们答应你,一定打的漂漂亮亮的还不行吗?”
朱祁镇起身扶着朱高煦坐下:“二爷爷,咱们就是说哈,朱家的天子,先祖到我爹,哪个不是战功赫赫,我虽然年轻,但是也想在马背之上杀出一些名堂,让瓦剌,罗刹,波斯,也知道知道我朱祁镇的厉害。”
“这些年我的马术,箭术也都训练的紧,自是有些功夫在身上的。”
“不过二爷爷说得对,这事情得商量着办,还得问过我娘和媳妇才是。”
这话倒不是抱怨后宫干政,而是作为新父和儿子,是要对家里负责的,毕竟朱瞻基早逝,只能他自己拿主意。
门外的王振听着里面的动静,眼神逐渐开始放光,亲征,多么美好的一个词汇,自己是不是也能捞个将军当当。
残缺的人,总是想在别的地方找回自己的尊严。
权力,他是摸不到了,可若是此战随军立功,也算是青史留名。
等等,刚刚陛下说了要问过太后和皇后的意见。
王振突然如同醍醐灌顶,急匆匆的朝着太后寝宫而去。
等御书房的门打开,已经是到了中午,朱祁镇起来伸了个懒腰:“既然如此,那各位就尽快的进入各自的岗位吧,二爷爷,太师,我就不留你们了。”
“于卿,关于太师调兵的事情,你负责安排,要在太师回到天山之前送达。”
于谦点点头,先一步离开了皇宫。
李星寒和朱高煦又陪着朱祁镇聊了几句后也一同出宫,最好今夜之前就能离京。
两人回到汉王府匆匆收拾了一下,就驾着马车出了京城,直到大同府才准备分开。
“煦哥,保重身体。”
“你也一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