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在十九岁这年迎娶了太子妃,也迎来了自己太子生涯的巅峰时期。
可能是常遇春的死对朱元璋的打击有些大,朱元璋仿佛开始厌倦了沙场和朝堂之中的对决,命朱标开始替自己监国,除了一些重要决定,都由朱标自己拿主意。
精心的谋划了几个月后,于洪武十年,朱元璋亲自给自己和马皇后的几个儿子敲定了封地。
秦王朱樉,封地西安府。
晋王朱棡,封地太原。
燕王朱棣,封地大都,改制北平府。
周王朱橚,封地开封府。
除秦王朱樉年满十五提前就藩,其余几个亲王于朱标大婚后,迁出皇宫,各自居于王府之中。
等年满十五后,就藩出京。
圣旨一下,三位亲王提前准备好的王府就开始陆续忙活了起来,朱樉则是带着亲兵卫队告别了父母和兄长后离京就藩,浩浩荡荡的队伍中,一个光头格外的显眼,赫然就是当初选上僧官的姚广孝。
这两年之内的变故仿佛有些多,北伐归来,常遇春去世,朱标大婚,小满和宋文远也结成了夫妻搬出了王府,自己亲手教导的几个皇子也都各自长大搬出了皇宫。李星寒感觉到莫名的有些失落,家中也坐不住,自己换了便服,漫无目的的在街上闲逛,不知不觉就逛到了燕王府。
朱棣此时十一岁,对于自己二哥的突然出京有些不适应,独自坐在房梁上看着西安的方向发呆。
飘身落于瓦片之上,李星寒坐在朱棣身边:“想什么呢?”
朱棣双手托着下巴没有转头,而是有些不解的问道:“叔父,虽然我们是天家子弟,难道就要如此分开吗,今天二哥走了,我知道用不了多久三哥也要走,过几年我自己也要走,按照父皇定下的规矩,王不见王,难道我这辈子都不能再见到他们了吗?”
“你们可以写信啊,你父皇说的是私下不得相见,可是你征求你父皇的同意后,还是可以见到你兄长们的,而且以大哥的脾性,定然会让你们定期的相聚到一起,若是论起亲疏,你们五个,才是这个世间最为亲近的人,知道吗。”
“棣儿,生在帝王家,你没得选,只能学着做好你自己就行。”
伸手摸了摸朱棣的头,李星寒提出邀请:“要不要随我去转转?我看你一人无事,我也一人无事。”
朱棣点点头,几个跳跃间随着李星寒落于地面之上,这小子的功夫,又长进了。
两人并肩前行,正好让过来探望朱棣的朱标看了个真切,朱标深知自己这个四弟心性顽皮却又聪慧,肯定一时间接受不了这些,不过有了李星寒的安慰,他也可以安心的回文华殿处理政务了,最近一座大山压在自己心头之上,说不清道不明。
按照手下人汇报,自己大婚之后,加上常遇春的离世,让蓝玉受到了朱元璋极大的重视,不但接任了常遇春所在的职位,而且还在军中广收义子。最过分的,那些收缴而来,王保保离开祁连山带着元帝北逃丢下的皇家器物,蓝玉居然到常遇春的军中拦截下一批自己留作家用,这可是大不敬的行为,但是碍于功勋和蓝玉的地位,朱标暂时忍了下去。
洪武十一年,左丞相李善长请辞留京城养老,徐达接任了左丞相的位置,右丞相则是由汪广洋接任,而蓝玉,也借着北伐的功勋,被朱标升为了梁国公。
汪广洋接手右丞相之位后,第一时间提拔了自己手下的胡惟庸和王庭,一时间朝堂的氛围开始变得诡谲起来,新生代的朝臣在老臣的陆续退场下,如同雨后春笋般涌了出来。
郡主府,宋文远和王庭对面而坐。
两人也有几个月没有好好坐在一起喝茶了,王庭表示自己近来忙碌,无法经常来看宋文远,宋文远则是不计较,还调笑王庭短短七年的功夫,就生生爬到了参知政事的位置,那可是从二品的官员,大明开国最年轻的二品官。
王庭则是反过来调笑宋文远,在朱标的安排下破格提拔到了兵部侍郎的位置,也有着三品的官职了,跟太子殿下的宠爱相比,自己这个二品官职,倒是没那么高了。
两人说着笑着,王庭突然面色一凝:“文远,你我交心兄弟,如今我有一事问你,还望你如实回答。”
“王兄你说。”
王庭起身将门关闭:“太子妃要生了,你知道吧,我买通了宫里的御医,听说,脉象是个男孩儿。”
宋文远有些不解:“王兄你和我说这个干什么?”
“傻兄弟,你可知道那侧妃吕氏也有了?”王庭说道,“两个孩子一前一后出生.....不不不,先不说这个,我们说太子。你应该知道陛下和太子殿下的情分,皇后的母仪天下也不是包办出来的,那是真正的患难真情,你看现在陛下嫔妃无数,可有一人能动摇皇后的位置?那是找死!”
“可太子这边就不一样了,两个太子妃,都是朝中重臣的女儿,那面是郑国公的亲姐姐,那面是吏部尚书吕大人的千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