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本不该有的疏漏(1 / 1)

南明谍影 石影横窗 1794 字 4个月前

破晓至。

寒风凛冽,气温骤降。

零陵城的大西门内外灯火通明。

前线营寨之外,数百莫将军麾下的骑兵正在前线疾驰。

同样的,官兵前线营地外亦是有数百骑兵在来回游荡。

双方的骑兵隔着老远便在相互对骂,那南腔北调是骂得不亦乐乎。

但是双方都很克制,从丑时之后直到这卯时,足足对骂了两个时辰都没有相互交手。

守卫森严的大西门城楼上,秦大人、秦薇儿、秦三和秦九等人都坐在一间房内,众人的眼中皆布满了血丝,但谁都没有睡意。

秦薇儿独自坐在房内角落的小几旁,她的面前摆着四个本子,有关各方传回的消息,她皆是归类记录,而当没有消息之时,她则全神贯注地浏览自己所记录的,以期从中看出有甚需要补充或提醒弟弟秦九的地方。

而秦大人则在几个书吏的帮助下处理府衙的公文。

虽然唐老夫子没有明言,但秦大人作为原府衙的二把手,深知自己下一步就是坐上陆知府的位子,没错,这一点秦大人极为肯定,接下来这零陵城的行政一把手必然是他,无论是唐老夫子还是莫将军,都已默认了此事。

秦大人虽不晓兵事,但他可不会去歇息,此时的他依旧精神奕奕,他不仅要耗费精力处理公文,且还时不时地关注进来汇报消息的各路信使。

秦九则与那三个原孙将军麾下的幕僚在地图前窃窃私语,他们所讨论的自然是此时前线与湘口关的战事。

对于唐老夫子今晚的整体方略,秦九已是心中明了,而他所负责的乃是大西门的防务。

虽然秦九很赞同唐老夫子的谋划,但莫将军此时已带着精锐离开了前线营寨,这着实让秦九很是忧虑。

毕竟,就连这大西门上都能听到前线的两军将士之喝骂声。

这时,一个大汗淋漓的信使跑进房中抱拳施礼道,官兵于半个时辰前抵达湘口关西码头,人数至少在三千以上,另有湘口关外的官兵战船在炮轰关墙!

而这信使还说,赶去支援湘口关的莫将军部,却还未抵达湘口关。

待到信使离去后,秦薇儿一脸气恼的与秦九爆发了激烈的争执,秦大人和秦三等人则左右为难地在旁劝说着。

正因为莫将军部还未至湘口关,才导致了秦薇儿和秦九之间的争执。

原来,唐老夫子在昨日午后与莫将军、秦大人和秦九密议时,便定下了由莫将军部的精锐前往支援湘口关的意见。

唐老夫子说的很明白,官兵已然在北边的楚江圩发动攻势,若要在今日凌晨去攻打湘口关,几乎可以肯定会动用官兵前线的陶将军部之精锐,毕竟双方已达成了西线和谈,且陶将军的营地距离湘口关最近。

因此,一旦官兵奔袭湘口关,作为一直与陶将军在前线对峙的莫将军,自然要率军支援湘口关和阻击官兵。

而这个时机却很是讲究,毕竟陶将军是否会带精锐奔袭湘口关,只是唐老夫子的预判,但事实会否如此,却需前线斥候仔细查探之。

假若陶将军没有前往湘口关,前线营寨的莫将军自然不能轻易动,而一旦查明前线官兵果真奔袭湘口关,则莫将军需立刻率军支援,而这些行动皆由秦九居中指挥调度。

在两个时辰以前,斥候已查明了此事,但在究竟该由潇水乘船去湘口关,亦或是由陆路前去,秦九犹豫再三之后,却没有采用唐老夫子昨日的建议。

昨日唐老夫子的建议是,前线官兵奔袭湘口关必然是走潇水西岸,而莫将军则率精锐由潇水东岸行进。

但秦九在深思熟虑后认为莫将军走陆路不妥当,因莫将军麾下只有数百骑兵,且这些骑兵正在前线与官兵骂战,更是作为前线营寨的主要机动力量,自然不能调去支援湘口关。

因此莫将军带去湘口关的乃是他麾下的精锐步兵,人数在两千人上下,若是一路奔跑去湘口关,岂非徒耗体力?毕竟零陵城至湘口关之间最稳当和舒坦的不就是乘船顺潇水而下?

何况乘船的速度可比步行要快上许多,待到了湘口关时再下船,不是能与官兵好生打上一仗?

莫将军自然同意秦九的意见,毕竟若能乘船去,谁还愿意靠两条腿走路?

然而,他们太过想当然了些。

要知道陶将军的前线精锐官兵本就在莫将军之前出发,而且零陵城一带的潇水西岸又在官兵的控制之下。

虽然运送莫将军部的近两千士兵的战船都紧靠着东岸行进,且船上还有火炮,不怕官兵在西岸突然袭击。

但他们却忽略了两个问题,一来,谁说袭击战船必须是在明面上?二来,莫将军的精锐可都是旱鸭子啊!

一个多时辰以前,当莫将军的船队行至半途时,官兵的几十个‘水鬼’在冰冷刺骨的潇水当中凿船,虽然战船坚固,但再坚固也只是木板而已。

结果八艘战船被凿沉了三艘,而后又是水雷爆炸,莫将军死了近三成的士兵,一帮旱鸭子们惊魂未定地逃上了潇水东岸,继而只能步行前去湘口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