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9章 撤兵(1 / 1)

倭寇撤回大营,损失惨重,龟田太郎在得知这一次进攻连永兴城的城墙都没有碰到,自己却损失了近两千人马。

巨大的损失让龟田太郎愤怒,同时也让龟田太郎认清楚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想要攻下永兴城并非易事。

以目前这个状况,将会非常的困难。

俗话说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龟田太郎的心中已经萌生了退意。

龟田太郎回到大营之后,穆尔钴立刻询问。

“龟田将军,下面我们该怎么办,如今没有了朝鲜壮丁做掩护,我们再次发动进攻的话,损失估计还要惨重!”

穆尔钴忧心忡忡的说道。

听到穆尔钴的话,龟田太郎内心的退兵想法更加强烈了。

但是,龟田太郎又想自己提出来,毕竟如果是自己提出来撤兵,传到保科正之耳朵中,自己连辩解的理由都没有。

在官场做事,玩政治,必须要有走一步看三步的觉悟和能力,不然会死的很惨。

“穆尔钴将军,你觉得我们该怎么办?”

龟田太郎是打太极的高手,一个回旋踢,将这个问题又踢给了穆尔钴。

穆尔钴是一个纯粹的军人,或者说,穆尔钴所在的大清国的底蕴太浅显,根本就没有玩过什么政治手段。

面对龟田太郎踢过来的陷阱,穆尔钴毫无防备。

“龟田将军阁下,目前这个局势,本将认为还是先行撤军,再作下一步打算!”

穆尔钴此话一出,龟田太郎的内心顿时笑出了声,自己要的就是这句话。

心里虽然开心,但是穆尔钴表面依旧不动声色。

“这………要不还是在试一试,你们清国的骑兵也参与攻城,想来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穆尔钴再次阴险的说道。

穆尔钴一直想要撤军的最主要原因,并不是因为他害怕,就是因为穆尔钴担心,这样打下去,倭寇打完了,或者损失惨重的话,龟田太郎会命令他手下的骑兵去攻城。

开什么玩笑,骑兵攻城简直就是活靶子。

更何况,自己率领的可是八旗精锐骑兵,可以说每一个都是宝贝。

穆尔钴绝对不允许,手下的这些八旗精锐损失在永兴城下,毫无意义。

所以,听到龟田太郎的话后,穆尔钴更加坚决的说道。

“龟田将军阁下,我们还是撤军吧!面对明军的炮火,我们根本就是送死!”

穆尔钴的态度非常坚决,但是龟田太郎还没有得到自己想得到的话,所以他肯定不会松口。

“穆尔钴将军,你的意思本将明白,只是本将这样撤军,保科大将军阁下如果责怪下来,本将怕是承担不起啊!”

听到龟田太郎的话,穆尔钴就是再蠢,也明白了问题的关键。

想到自己麾下的五千八旗精锐骑兵,穆尔钴犹豫再三后,咬了咬牙,朗声说道。

“龟田将军阁下,清下令撤兵,一切责任,本将自己承担!”

“好!那就依穆尔钴将军所言,撤兵!”

得到了自己想听的话后,龟田太郎没有任何犹豫,非常爽快的答应。

“穆尔钴将军,说说,我们该如何撤退吧?”

如今,倭寇和建奴的大营距离永兴城如此的近,但凡大营有大规模的动静的话,肯定是逃不开明军的眼睛的。

所以,明目张胆的撤兵肯定是行不通的。

穆尔钴闻言,眉头紧锁,他深知撤退的复杂性与危险性,尤其是在明军严密的监视之下。

他沉思片刻后,缓缓开口:“龟田将军,我们可以分批次、小规模地进行撤退,伪装成日常巡逻或补给队,以此混淆明军的视线。

同时,夜晚时分是最佳时机,我们可以利用夜色掩护,加速撤退进程。”

“此外,”穆尔钴继续说道,“我们可以故意留下一些营寨,,点燃营火,制造我们仍在营中的假象,吸引明军的注意力。

待大部分兵力安全撤离后,再让这部分士兵也悄然撤离,最终放弃所有营地。”

听到放弃营地,龟田太郎脸色一变,但是随即又恢复寻常。

营帐物资诚可贵,但是生命价更高。

如果贪图这些营帐的话,很有可能把自己的性命也搭进去。

但是对于穆尔钴所提的撤退方案,龟田太郎还是非常认同的。

所以,龟田太郎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之色,他点了点头,表示赞同:“穆尔钴将军此计甚妙,既能减少损失,又能迷惑敌人。

不过,撤退中恐怕还需要穆尔钴将军率领人马垫后掩护。”

穆尔钴率领的人马是骑兵,行动便捷,用来为殿后是非常合适的。

所以龟田太郎才会提出这样的要求。

对于龟田太郎的要求,穆尔钴自然也是没有任何理由拒绝的。

“是,龟田将军。本将将率领大清铁骑为龟田将军阁下垫后,保证龟田将军阁下安全!”

穆尔钴应声答道。

龟田太郎点了点头,随即开始布置具体的撤退计划,包括分配各营的撤退顺序、设定集合点以及安排斥候巡逻等事项。

随着时间推移,夜幕降临,倭寇与建奴联军开始了他们精心策划的撤退行动。

营地内,火光摇曳,看似一切正常,但实际上,大批士兵已经换上了便装,趁着夜色悄悄离开了营地。

而留下的少数士兵则按照计划,继续维持着营地的日常运作,以迷惑明军的侦查。

穆尔钴率领的五千建奴骑兵没有撤退,依旧在营地周边开展巡逻。

从外面看去,整个营地和平常没有什么区别。

永兴城头,亲卫营的哨探虽然一直在注视着整个敌军大营,但是在浓重夜色的掩护下,根本没有发现什么异样。

夜半时分,龟田太郎率领着自己手下的人马,携带着必要的粮草,悄悄的从大营撤退。

轻轻的,他走了,不带走一顶营帐。

一切都发生的悄无声息。

夜色如墨,守城的明军将士们虽已疲惫,但依旧保持着高度的警惕。

亲卫营的哨探们每隔一段时间便会向王建汇报敌军动向。

然而今夜,除了偶尔传来的风声和偶尔几声虫鸣,一切似乎都异常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