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小安一行,浩浩荡荡启程去县衙。
同知赵前程早已为他备下四人抬绿尼官轿。轿夫全是壮汉,着锦衣。
前面还有华服侍卫,鸣锣开道。又有高大官差打着肃穆,威武旗牌。
潘小安不喜坐轿。他觉得骑着马就很好。
赵同知无奈。只能点头答应。
一行人进了岚山郡。郡上的百姓多了起来。
他们见着这一行人,浩浩荡荡在街面上行走。无不吓得四散而跑。
有那跑不掉的,便跪倒在路边。
潘小安见此情景,便命令侍卫收起锣鼓,旗牌。
他跃下马,牵马走路前行。
赵同知他们见状,心里都在破口大骂。“你这鸟厮,小小年纪,便如此作秀。
你想塑造爱民如子的人设,我等偏不让你如愿。”
他们心里抱怨,但却只能从轿子里走下来。
在大宋,你可以强硬如包大人,但你不可以失了礼数,忘了尊卑。
从进士巷到府前街,足有五里地。
这一段路走下来,把这些养尊处优的大老爷们都累的满头大汗,腰膝酸软。
沿途众人,见此一幕,都当成景观来看。
赵前程他们平日里耀武扬威惯了,这时被人围观,个个气的吹胡子瞪眼睛。
好不容易来到府衙。
这府衙街要比进士巷那里好的多。房屋都高大,青瓦白墙,看起来更为整洁。
但府衙院墙却显得斑驳,墙皮早有脱落。便是那两扇朱红大门也褪了颜色。
“前任知府,真是个勤俭之人!”潘小安在心里感叹。
一个捕快跑进府内。
禀报知府老爷,新任知府大人走来了。
“走来了?”老知府蔡昆嘀咕。
“没有坐轿骑马?”
“没有”捕快回答。
“呵呵,真是会装佯。你去让他进来吧。”
他整理衣衫,高坐在碧海青天匾额之下,并不起身迎接。
捕快迟疑。
“哼”蔡知府冷哼。
“知府大人,这样冷落他,会不会失了礼数?”师爷在旁边建议。
蔡知府呵呵干笑。“就是要给他一点下马威。我叔父早看他不爽利,他这知府做不长。”
蔡知府的叔父便是当朝宰辅蔡京。要不是有这层关系,他怎敢如此嚣张。
那捕快一溜小跑来到府门前。“哪个新任是知府大人,我家老爷在府衙等候。”
这捕快是蔡知府的家仆。他肯定要以老知府的意志行事。
“这又来给我下马威啊!”潘小安看了一眼廖望,廖望会意。
他手持圣旨,先一步走进知府衙门。
“圣旨到。前任知府出来接旨!”
这蔡知府正在得意,没想到潘小安会给他来这一手,用圣旨压他。
蔡知府在嚣张,也不敢对皇帝陛下使威风。
蔡知府便带着师爷小跑出来。他看廖望年轻,又穿着武将服,便不再看他一眼。
大宋文武有别。这些武将还入不得他们文人的眼睛里。
香案是早已备好的。
“臣朝散大夫,东夷府知府蔡昆接旨。”
廖望一直等他磕完头,这才缓慢读起来。
“兹有朝议大夫,白虎游骑将军…”
臣叩谢天恩。
他站起身,看向门外的潘小安。见他如此年轻,不由得心生嫉妒。
蔡昆双手背后,挺挺肚子。迈着四方步走到门口。
“你就是新来的知府?”
潘小安笑眯眯的说,“然也”
“可曾中过进士,得过魁眼?”
“不曾”潘小安很诚实。
“呵呵,原来是野路子上道。”蔡昆轻蔑。
“我没有作弊”潘小安笑嘻嘻的说。
“呀…你…有辱斯文…”蔡昆破口大骂。
他被潘小安揭露了痛楚。当年科举时,他从蔡京那里得了一句:
皆雅言也,孔夫子见两小儿辩日。
他事先有了准备,才排名孙山之前。又靠了叔父的背景,一路提拔,做了这五品知府。
潘小安哈哈大笑,“蔡知府此言差异。我本不是斯文人,何来有辱斯文?
我是靠着给皇帝陛下进献祥瑞,才得了此位。
皇帝陛下信任我,我自然要为他守好这一方土地。
你等在我面前休要提起学问。只要安心做事这一条即可。”
后面的官员,知道这是新任知府训话了。便都躬身弯腰,“受教了”
潘小安转脸看向他们。
“都散了吧,各自回自己衙门办事去。我过几天会去一一查访你们。”
赵同知走上前,“大人,这接风宴?”
“免了,我看这郡上的百姓,面有菜色,食不果腹者众,你们心大吃的下,我吃不下。”
这一句话打脸一众人。他们气呼呼的散了。
“蔡知府,你怎么不走?”
蔡昆“啊”的一声,他没想到潘小安会如此无礼。
他一甩袍袖就要离开。
“蔡知府且慢”
蔡昆回头看他。
“印玺,官凭交接一下吧。”
“哼”蔡昆气呼呼转身就走。只留下师爷与潘小安交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