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催命符还是护身符(1 / 1)

安重诲还是很镇定。

“将军息怒。您觉得兵权在圣人眼中,是护身符还是催命符?”

一句话,就把段凝又弄傻了。

想了想才回答。

“小安将军,你先弄明白,不是唐帝怎么看,是本帅怎么看!在本帅眼中,军权就是我的保命符!”

安重诲点点头。

“段将军,恭喜您有了保命符啦。安某告辞。”

起身抱拳,就要离开。

这一招郭崇韬亲授的“欲擒故纵”之计,果然灵验。段凝马上急了。

“哎,我说安将军,话还没说完,你走什么啊?”

安重诲挤出一丝笑容:“将军既然相信自己已经有了保命符,又何须安某赘言?”

段凝有些尴尬,只好说:“安将军,有话慢慢分说嘛。看来你对我说的话,不以为然?那就请你也说说呗?”

听到段凝已经软下来了,安重诲当然也不为之过。

“段将军,安某一开始就说过,这十万大军,若是一直饥馁交困,那就是择人而噬的十万头野兽,将军没有感到朝不保夕吗?但你要他们饿着肚子去打兖州打青州,他们却又无力攻城!若将军真能带着他们投奔了另外的君王,将军手握雄兵,又成了那位君王眼中钉肉中刺!这支军队,将军还认为是自己的保命符,安某无话可说了。”

段凝忽然换了个话题。

“安将军,不知段某在汴梁的家人,如今是否平安?”

“段将军,您做了青州副使,还要去接家人一同赴任啊。此话从何说起?安某所知,崇正副使王琦,如今已经暂署开封府尹!宋州节度使袁象先、枢密使赵岩,如今已经卸甲归田,安心做一个汴梁布衣了。相比之下,旨意命将军为节度副使,可谓恩宠啊。”

“袁象先,赵岩,都已经卸甲归隐?”

安重诲点了点头。

“安某看来,他们也是大智之人,情知大争之世,唯有不问国事,方可保全首领呢。”

段凝想了想,下了决心。

“请安将军上书皇帝,段某也要效仿袁公和赵公,做一个汴梁布衣!”

安重诲心中暗喜,嘴巴上却问:“将军的这支大军,如何处置?”

段凝摇摇头:“算啦,算啦!段某能为儿郎们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请对面的郭公,郭令公,速速送些粮草来,让儿郎们,吃上一顿饱饭!”

说完站起身来,看看手下的将领们,摇摇头。

“段某无能,拖累诸君了!诸君从者,随段某受了朝廷招安,从此做个布衣,再不去刀头上舔血!有志气者,段某决不为难,任凭离去!”

见大帅都已经接受招安了,各位将军互相看了看,纷纷表态,情愿接受招安。

现在的形势,已经没有第二个选择了。安将军说的没错,那些饿急了眼的军汉,究竟会不会逞凶造反,谁也没有把握。

与其糊里糊涂被乱兵所杀,还不如受招安,起码能够活下去。

就算你想效忠,那么向谁效忠?

安重诲回到了唐军大营,报告了招安的情况。

郭崇韬得知段凝情愿卸甲归田,笑了起来。

“重诲,真不知你怎么说的,竟然让他产生了归隐之念。”

安重诲也笑了。

“其实末将,一直都准备宣读诏书,让他就任青州节度副使的。可是没想到,他已经没了志气,只想做个老百姓了。”

郭崇韬想了想说:“现在,你还要再去一趟梁军大营,要他们申牌时,准时来到官军大营,接受本帅改编。”

郭崇韬需要时间,把他那些千人队召集回来。毕竟对方有十万之众。自己人少了,还真怕有个闪失,控制不住形势就糟糕了。

虽然这支梁军的高级将领都已经同意招安了。

安重诲返回梁军大营的时候,郭崇韬将段凝接受招安的情况,马上写了加急军书,报告皇上,让皇上放心。

而他本人,在改编了这支梁国的残军之后,也率领一共八万人马,奔赴汴梁了。

李存勖很高兴。

心中最大的一个隐患消除了。

更高兴的,是这一次是新老两个智囊合作,他们的合作,将是新唐今后一系列大政的保证。

“现在,朕有了两个都城。二卿说说看,该用魏州做都城,还是用汴梁做都城?”

郭崇韬马上回应。

“圣人,臣以为,汴梁乃是敌国之首都,其中鬼祟不少,以此为都城,只怕不安稳的事情时有发生。”

皇上点点头,看看安重诲。

“圣人,郭相所言虽然有理,但是臣以为,正因为汴梁乃是伪梁遗都,若不强力弹压,唯恐不轨奸徒,夺取此地,重新建立伪梁。”

李存勖沉吟了一下。

“安时所言,也是有理。所以,汴梁此地,先设置为行都,朕随时都来汴梁,安抚民心。但朕在魏州之时,此地军民治安,就先由郭相代为处置。现在是王琦暂署开封尹,郭相也可看看你这个故交,若他行止得当,安时也可据实奏上,朕让他就做这个开封尹,实授从二品爵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