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大周锦衣卫(1 / 1)

卢多逊又接连指出十几位官员,大殿之上,几乎少了十分之一的人。柴荣黑着脸,让侍卫将这些官员全部摘了乌纱,扔到了大牢里,等候彻查发落。

一下子干掉二十多人,官场屠夫,实至名归,再也没人跟他抢!

卢多逊那叫一个得意洋洋,高兴的飞起。

试问满朝文武,有谁能比得上他威风?

就算几位宰相如何,还不是徒呼奈何?

现在有陛下支持,我是为所欲为,谁也管不了我!卢多逊下朝的时候,大摇大摆,神气活现,就差仰天大笑了。

张永德冲着他的背影,啐了一口,“什么东西,小人得志!要不是侯爷护着他,在宫门外面就被打死了!这两天露了脸,也不知道谢谢我们,早晚他要倒霉,瞧着吧!”

叶华摆手,“少年得志,难免有些轻狂。再说了,不是我要保着他,而是陛下要护着他。圣人口含天宪,执掌生死,他想让谁活谁就死不了,想让谁死谁也活不了!驸马,你安排些得力的人手,去保护卢大人,无论如何,不能让他出事。”

张永德惊了,“侯爷,你是说有人要杀卢多逊?他们也太大胆了吧?”

“很难说!”

叶华道:“总之有备无患,眼下卢多逊可不能出事。”

“嗯,我知道了!”

很不幸,叶华的话说中了,卢多逊当天回去,半路上就冲出两个杀手,提着刀攻击卢多逊的马车,幸好被张永德安排的人给抓住了。

扭送开封府,结果审问之后,发现两个人都是傻子,问不出什么,第二天,就在狱中摔破了脑袋,全都死了,案子成了无头案。

又过了一天,突然传出消息,卢多逊家里的仆人有两个中毒身亡。

皇城司派人查过,原来是水井被人下了毒,当天卢多逊清查账册,忙得没有吃饭喝水,正因为如此,他算是躲过了一劫。

从这天之后,柴荣亲自派人,卢多逊的一举一动,一汤一饭,都有人照顾,安保水平,简直跟柴荣一般不二。

他当然是感激涕零,废寝忘食,眼看着大相国寺侵占的田亩越来越清晰,涉案的官员增加到了三十多人,另外光是开封府的小吏,就卷进去一百多个。

每天看到呈报,柴荣都要气炸了。

抓,全都不放过!

天牢装满了,就塞到军营,总之,要一查到底!

朝廷大刀阔斧,可是私下里,就有人传说,卢多逊,还有那些支持清查佛寺的人,都会遭到报应!

阿鼻地狱,等着他们,谁也别想逃过油锅之刑!

面对这些诅咒,卢多逊只是淡然一笑,老子只要这辈子当大官,掌大权,至于下辈子,谁又能说得准?老子才懒得管呢!

他更加卖力做事,可就在这时候,突然传来了一个噩耗。

卢多逊的母亲死了!

老太太在卢家的佛堂死的,死的时候,穿得整整齐齐,一丝不苟,双手合十,跪在佛像之前。

吊诡的是,身上没有任何伤,也不像是被下毒了,可就这么无声无息死了。

死的时候,老太太还睁着眼睛,里面满是惶恐之色。

消息传出来,人们立刻奔走相告。

卢多逊囚禁高僧,查抄庙宇,所作所为,天怒人怨,人神共愤!

现在佛祖怒了,降罪卢家,先收走了卢老夫人。

这就是报应!

报应来了!

可怜的老太太,一生向佛,潜心修行,眼看着就能成功,结果被不孝之子给害了,卢多逊,你该立刻自杀,向你老娘请罪!

不孝之徒,凭什么立于朝廷之上,还不赶快滚蛋!

这帮人的叫嚣,诅咒,还没把卢多逊怎么样,柴荣先怒了,皇帝陛下直接来到了叶华的府邸。

君臣两个,又在那个花厅,谈了起来。

“叶卿,寺庙之害,人所共知,何以有人宁可跟朕对抗,跟天下万民作对!也要庇护他们?”

“因为利益使然!”

叶华很干脆道:“寺庙历来享有免税特权,名下田产土地并不交税。因为免去了税,他们就可以用同样的田租,雇佣更多的农夫帮他们耕作。出家人不事生产,却坐享其成。官员与其勾结,也是为了占便宜,避免赋税徭役。再有,官吏贪墨的钱财,放在家里,一点也不安全,假如捐给了庙里,作为香火钱,谁又能查得出来?僧人善于经营,他们拿出去放贷,要不了一年半载,利息就能翻倍,十分可观!”

叶华没有讲太多,要说起其中种种敛财的门道,只怕三天三夜都讲不完……可仅仅这些,就让柴荣暴怒!

“他们损害的是朕的江山社稷,可朕的官员,却不惜以身试法,庇护歹人,他们到底是朕的臣子,还是朕的仇敌?”

柴荣大声咆哮,疯狂发泄!

从查抄相国寺开始,柴荣的火气就不断积累,直到今天,彻底爆发出来!

“百官都不能信了!没有人有真心!他们一个个都是白眼狼,吃着朕的,喝着朕的,反过头,还要算计朕!”

“这样的官吏,还养着干什么?杀!杀!全都杀了!”

叶华低着头,没有说什么。

他知道柴荣也仅仅是一时愤怒而已,百官固然让人失望,但是把他们都杀了,偌大的天下,柴荣一个人可玩不转。

这帮人必须要用,只是纵容不得,需要好好监督起来。

“可惜,一个卢多逊太少了!朕要降旨,夺情起复,让他好好安心效力,朕还要亲自去卢府,祭奠老夫人,她给朕生了个好儿子!叶卿,你也跟朕一起去,朕要让天下人看看,只要实心用事,朕不会亏待任何一个人。”

好嘛,卢多逊一下子成了柴荣眼睛里的宝贝疙瘩儿。

“叶卿,你还知道谁和卢多逊一样,朕也要提拔,朝中太缺能做事的人了!”

叶华很无奈,进士出身的官吏本就不多,像卢多逊这样的就更少了,“臣实在是不知道,朝堂之上,怕是没人能像卢大人这样……”

“朝堂没有,那民间呢?”柴荣突然问道。

“民间,民间自然不乏义士,可他们如何能替朝廷做事?”叶华道:“自古以来,用官无非是举荐和考察,不管是哪一种,普通百姓,都是无缘参加的。”

“这就是朝廷用人的弊端!”柴荣气愤不已,“叶卿,你主意最多,有没有折中的办法,替朕找出一些人,能监察百官?”

叶华想了想,突然一跃而起,他扭头跑回书房,捧来了一本《史记》,放在柴荣的面前。

“陛下,西汉元鼎二年,当时,‘会五铢钱白金起,民为奸,京师尤甚,……奸益不胜,直指始出矣’,所谓的‘直指始出’就是‘绣衣使者’诞生的标志。绣衣使者是御史的一种,官位很低,且不是常设官员,但这些人是汉武帝专门挑选、为办理专案特设的,他们直接听命于皇帝,直接对皇帝负责,冷若冰霜,不讲情面,很能震慑大小官员。”

“只是绣衣使者后来变了味,良莠不齐,很多人为了立功,不惜捏造诬陷,兴起大狱,比如巫蛊之祸,就是绣衣使者的头领江充办的,武帝晚年的很多荒唐事,绣衣使者,有不小的罪责。”

叶华介绍完毕,就闭口不言,作为臣子,只能提供建议,不能替皇帝做主,尤其是要把正反两面的情况都说明白,不能光讲好的。

其实和绣衣使者最相似的就是大明朝的锦衣卫,或许朱元璋就是参考了汉武帝的经验,设立了锦衣卫。

而且二者的职能和发展脉络都很相似,最初都起到了监察百官,肃清吏治的作用。但是随着权力越来越大,有些不肖之徒就利用手里的权力,损公肥私,胡作非为。

他们很快从监督者,变成了违法者,而起比起官员,贪赃枉法,有过之而无不及!

柴荣背着手,思索了半晌。

“绣衣使者的确于官风吏治大有裨益,但绣衣使者权柄太重,如果落到心术不正之人的手里,只会败坏朝廷大事,不可不防!”

“陛下所言甚是,此辈人物,是一把双刃剑,该如何使用,全凭天子裁决!”

柴荣突然笑了,“叶卿,朕一个人,能有多少精力?哪能顾得过来这么多的事情!这样吧,群臣当中,朕也只相信你不会胡来,我大周的绣衣使者,就交给你负责,替朕把百官关起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