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杨坚篡位(1 / 1)

1.扫平叛乱

尉迟迥的余部中,势力最大的是檀让、席毗罗二人,各自都有数万甚至十余万的军队。

来看看北周方面的行军统帅于仲文的表现。于仲文来到蓼地,以老弱病残去挑衅檀让,然后假装败退,檀让骄傲轻敌不设防,被于仲文一个回马枪杀得惨败,俘虏五千余人,斩首七百级。

接着,于仲文进攻梁郡,守将刘子宽充城逃走;又进攻曹州,俘虏尉迟迥所委任的刺史李仲康。檀让率领残余部队屯守成武县,于仲文率军袭击,再一次打败檀让,攻克成武城。檀让一蹶不振,只能投靠席毗罗。

席毗罗有兵十万,驻扎在沛县,准备进攻徐州,声势浩大。于仲文并没有正面进攻,他打算对席毗罗的家人下手。当时,席毗罗妻儿在金乡,于仲文派人假扮成席毗罗的使者,对金乡城主徐善净说:“檀让明天午时来金乡,传达蜀公尉迟迥的命令,并赏赐将士。”金乡人都很高兴。因为消息闭塞,加上保密工作,当地人都不知道尉迟迥死了。

次日,于仲文挑选精兵,打着尉迟迥的旗号,兼程前往。徐善净望见,以为是檀让,出城迎接,于仲文乘机令人拿下徐善净,于是夺取了金乡城。

众将领多劝于仲文屠杀该城兵民,于仲文说:“此城是席毗罗起兵的地方,我们应当宽待他们的妻儿,这样他部下的官兵就会自动归降。如果我们屠杀了他们的妻儿家属,他们就会彻底绝望。”大家都赞成于仲文的主张。

后来,席毗罗依仗着优势兵力来进攻,于仲文设下埋伏,纵兵出击,席毗罗的军队惨败,部下争着投洙水而死,以至洙水被堵塞不流。更多的官兵因为自己的妻儿老小得到保全,便缴械投降。于是,席毗罗的十万大军不战自溃了。于仲文俘获了檀让,用槛车押送京城,杀了席毗罗,传首级到长安;同时,杨素也斩杀了宇文胄。

在韦孝宽、于仲文、杨素等人的围剿之下,尉迟迥的余部全被荡平,河南大地重新回到了长安政府的怀抱。这消息传到江陵后,西梁皇帝萧岿长叹一口气,对柳庄说:“还好听了你的话追随杨坚,不然恐怕社稷不能保全了。”“是呀,陛下。咱们要想看到逆贼陈氏的灭亡,只能靠杨坚了。”柳庄说。

自从南梁兄弟相残陈霸先夺取江山以来,西梁政权一直把南陈视为叛逆,只要能灭掉陈氏,他们寄人篱下、引狼入室也在所不惜。所谓“宁赠友邦,不予家奴”正是如此,古今中外的通理。

长安的杨坚并没有丝毫放松,最近一直是忧虑重重,废寝忘食。一方面,王谦、司马消难还没平定;另一方面,刘昉、郑译二人让自己不省心。

一直以来。刘、郑二人仗着荐引杨坚有功而骄傲放纵,追求财物,不理政事。等到相继推辞出任监军以后,杨坚就开始厌恶他们了,恩惠礼遇逐渐淡薄。刘昉最不争气,自甘堕落,饮酒作乐根本不管军务。等高颎得胜归来后,杨坚就以他替代刘昉做了司马。

至于郑译,杨坚还没有正当理由去罢黜他,在李德林建议下,杨坚暗中命令各级官吏的文书不要上报给他,故意架空让他知难而退。郑译虽然仍能出入丞相府,但已不能参预政事,很快郑译就知道了自己的处境。郑译惊恐地向杨坚顿首谢罪,请求解除长史职务。

杨坚看郑译服软了,并没有对他落井下石,反正郑译已没有了权力,不如施以恩惠来安慰他,便说了一些“加油好好干”这种空话来口头奖励他。

搞定了刘昉、郑译二人后,杨坚对朝中的高级官员来了一次大调整:任命汉王宇文赞为太师,申公李穆为太傅,宋王宇文实为大前疑,秦王宇文贽为大右弼,燕公于寔为大左辅,窦毅为大司马,齐公于智为大司空,小宗伯竟陵公杨雄为大宗伯。

来看看这一次人事调整。宇文赞等三王,橡皮图章,日常拉拢和麻痹宗室,没有问题;李穆积极响应自己,奖励是必须的;于仲文在前线立了大功,对于家大肆加封也是理所当然;窦毅、杨雄,铁杆姻亲,加官进禄没问题。

当然,最大的好处肯定是留给自己以及儿子了。

580年九月二十八日,北周朝廷任命杨坚长子杨勇为洛州总管、东京小冢宰,统辖原北齐王朝所管辖的地区;三十日,北周朝廷又任命左丞相杨坚为大丞相,废除左右丞相。也就是说,地方上,杨勇直接成了原北齐王朝辖区一把手;中央,杨坚成了唯一大丞相,取消了名义上和自己抗衡的右丞相宇文赞的地位。

可以说,杨坚的势力已经权倾天下。只要拿下司马消难和王谦,天下再没有人能阻挡杨坚称帝了。

司马消难、王谦二人也是不争气。

当王谊、崔彦穆、元景山、于顗四人统率大军奔赴郧州之际,司马消难没有做像样的抵抗,就直接弃城而逃,一边向南陈求救。逃跑路上,司马消难也交上了投名状:派将领段珣攻陷北顺州,刺史周法尚逃跑,司马消难俘获他的母亲和弟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