樯橹蔽日,旌旗遮空。万帆竞发,战车隆隆。
李信与蒙恬分率二十万秦师东下,疾如雷霆万钧,似乎无坚不催。
未料此番敌军统帅,却是楚国名将项燕,早在前方严阵以待。闻报秦师孤军深入,不由冷笑,遂立即率领楚军主力,兼程急进,迎送痛击。
棠溪一战,楚师大胜,给来犯秦军以沉重打击。李信战败,率军往城父撤退。楚军乘胜猛追,三昼夜战斗不息。秦军所筑营垒都被楚军攻破,都尉七人阵亡,折兵大半。
李信一路北逃,多亏蒙恬驻于城父,及时接应掩护,方才得以突围,逃回秦境,免于被俘。此是秦国发动统一战争以来,继宜安肥之战后,又一次遭受重大挫折。
秦军兵败消息传至咸阳,秦王惊怒之余,立时意识到自己当初对统帅人选有误。由是只得移樽就教,亲往王翦家乡频阳,力请老将再次出山,担任秦军统帅。
王翦托病谢绝:臣已年老体衰,征伐大事,实在难以从命也。
秦王:卿必要再振虎威,挂印出征,助我一统六合。无论有何要求,寡人定予满足。
王翦见此,恐致秦王之怒,只得允诺: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马不可。
秦王虽然为难,也只得咬牙应允。
王翦:臣请老将蒙武为副,亦请大王府允。
秦王:依卿便是。
王翦于是接替李信,担任秦军统帅,率领举国兵力,六十万大军以出,南下伐楚。
秦王亲送至灞水之滨,郑重叮嘱,再三拜托。
王翦再拜受命,临行时忽然奏道:臣今老矣,此乃最一战,未知能否安全生还。尚望大王垂念,多赐臣家人以良田美宅、园林池沼,以为子孙之业。未知可否?
秦王笑道:卿但放心,关中沃土,任卿自选。
王翦拜谢,祭旗出征。临出关前,又连续具疏上奏,五次求赐美田,秦王皆都应之。
部将见此,皆都担心触怒秦王。便有心腹弟子谏道:师父于此征伐之际,向秦王求田问舍,得无有持众要胁之意,致惹怒秦王之虞乎?
王翦笑道:你等不知,秦王虽英明果断,但生性多疑。今将举国兵甲尽交我手,岂会全然放心?此时唯有向秦王提出诸多要求,才可表明为师除金钱田舍以外,别无他求,借此消除秦王惧我拥兵自立之疑也。此乃鬼谷秘籍中以进为退之计,子等不知乎?
众徒闻此,恍然大悟,皆都称赞:恩师明见万里,弟子万不及一。
公元前224年,始皇二十二年。
王翦、蒙武率军,仍按李信进军路线,进入陈邑、平舆一线。因接受李信失败教训,谨慎作战,步步为营,首先平定叛乱,收复郡县,然后进入淮北,缓缓向南推进。
因王贲已经灭魏,秦军物资输送通畅,经由鸿沟自大梁源源运至,故无后顾之忧。
楚人闻说秦军又至,各地封君被迫联合,归入项燕麾下,亦凑集六十万大军,于寿春淮河北岸列阵,等待秦军进攻。
六十万对六十万,世界军事史上规模最大一场战争,就此开始。
王翦闻报楚军大集,毫不惊慌,命令停止深入,在商水、上蔡、平舆一带构筑坚垒固守,联营数十里,坚壁固守。双方相持数月,并无大战。
楚王负刍听信国内佞臣谄言,责怪项燕怯战,派人数度催督,务必主动进攻。项燕连日派将,前往秦营搦战,王翦不应,只命士兵养精蓄锐,每日杀牛宰羊,与士卒同食。
两军相持长达一年,楚军将士无仗可打,且无统一号令,终致懈怠,以致打驾斗殴。
秦军同样无可事事,闲时便即丢石玩跳。王翦见之,非但不怪,反而大加鼓励。
双方对峙,秦军后勤供应自赵、魏二国绵绵不绝。楚国联军不能统一调配,渐致枯竭。后方各大贵族不耐,怨声载道,终断其粮草供应。
项燕求战不得,攻垒不下,又致全军断粮,只能拔营起寨,向东退走。
王翦闻报楚兵移营,乃与蒙武率军大进,乘胜追击。双方激战于涡河,楚军终被击破,分散东逃。项燕连败,秦军追至蕲南,继而乘胜攻取楚都寿春,楚王负刍被俘。
项燕不甘失败,复拥立昌平君为楚王,在淮南一带继续抗秦。
王翦与蒙武继续攻伐,终于擒杀死昌平君,项燕兵败自杀。赫赫强楚,冰消瓦解。
楚自周成王时建国,至此国灭,共有国君人数不详,国祚八百二十年。
秦对楚战争结束,便又转移兵力,由王贲指挥,进攻辽东,俘燕王喜。又移兵击代,赵嘉率部力战,终于不免失败,悲愤自杀。
如此以来,山东韩、赵、魏、楚、燕五国皆灭,只余齐国独存。
镜头转换,终说齐国之亡。
齐国经过乐毅进占攻打,虽然终于复国,但元气已大为损耗,以至再无力量参与东方各国与秦国纵横捭阖之争。
秦军并灭五国之时,齐国一直置身事外,坐视各国灭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