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承认。
姜星火的话,让朱棣破防了。
内阁制度,源于朱棣召集翰林学士替他整理、分流奏折。
而内阁的成员们,在朱棣这个时代,是没有处理政务的权力的,只是朱棣的秘书而已。
至于为什么会变成姜星火口中的那个样子,朱棣觉得姜星火说的也大差不差。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有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那般旺盛的精力,和对政务孜孜不倦的兴致。
朱棣的兴趣,更多地是投入在大明的国家战略决策,以及军事方面上,对于政务,并没有那么多的兴趣。
所以内阁成立,其实是某种必然。
要不然,为什么千百年来都要有“宰相”呢?
说白了,不就是皇帝自己处理政务太累,得找个人帮他干活吗?
只是朱棣没想到,或者说没往哪方面想。
他对政务不感兴趣,后世子孙当了皇帝,就对政务感兴趣了吗?
不可能的,比他还懒!
所以,处理政务的大权,也就渐渐地交到了内阁的手上。
在姜星火前世的历史上,从洪熙、宣德时期三杨所拟的票拟,再到万历前期张居正所拟的票拟,差不多都转化为了皇帝批朱的蓝本,阁权之重、阁职之隆,自不待言。
朱棣被姜星火一句话打脸。
可此时,却偏偏不好翻脸。
不仅仅是朱棣还有求于姜星火,等待姜星火答疑解惑。
更重要的是,朱棣知道,姜星火说的事情,其实很有可能出现,或者说,几乎是必然出现的。
“那后世的皇帝,是如何对抗以内阁为首的文官系统的?”
面对朱棣的这个问题,姜星火的嘴角,挂上了淡淡的笑意。
“办法很多。”
“有专心炼丹修道,还不忘用帝王心术分化控制文官的。”
“有一心摆烂跟内阁对着干,四十年不上朝的。”
“也有自己躲在宫里做木匠,推出大太监跟文官打擂台的。”
听了姜星火的回答,朱棣差点一口老血吐出来。
朱棣觉得,自己已经够低估后世子孙了,但是他怎么都没想到,在姜星火口中的大明后世皇帝,比起他预计的更加离谱。
“咳…那还请姜先生告诉朕,后世的这些皇帝,用这些不同的方法来对抗文官系统,到底哪一个成功了?”朱棣干咳了两声。
“放心,都失败了。”
姜星火信誓旦旦地说着。
听见这句话,朱棣的嘴角抽动了一下。
朱棣深吸了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了下来,随后才缓缓说着。
“所以姜先生的意思是,因为朕现在设立内阁的措施.才会让文官在后世坐大?”
“没错!”
姜星火看向了朱棣,认真地说着:“不过正如我一直强调的,不应把问题归咎到某个人身上,所以话说回来,内阁虽然是你创立的,可是即便你不创立,后世的大明皇帝一样会创立一个外阁出来作为辅助机构,这个机构,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展壮大。”
“所以问题的根源,不在于内阁,而在于如何限制文官系统。”
这里便是说,姜星火的所有举动,不管是告知朱棣关于大明的未来,还是给朱棣点破大明的内阁制度、卫所制度的弊端,根本目的都不是为了加强朱棣皇权,亦或是给大明这个封建帝国打补丁。
姜星火的用意,是交换。
姜星火所面临的现实困境是,他想要改变这个世界,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是做不到的,必须把皇权绑到自己这边。
而任何政治捆绑,无疑是都需要利益交换,继而形成共同体的。
姜星火能跟朱棣做交换的筹码,便是他能替朱棣填上看不到的坑,拥有朱棣无法从其他人那里得到的知识,并且能够预测未来。
最后一点,也是姜星火在基于现实考量,给自己留下的比较神棍的后手。
虽然姜星火关于所有个人和国家未来的预测,都是来自历史记载的。
但问题是,朱棣不知道啊!其他人也不知道啊!
他们所了解的信息,就是姜仙人能够预测未来,虽然这种预测未来,会受到一些条件的限制,不是随心所欲的。
但他们并不知道,姜星火预测不了被改变后的未来。
所以这份敬畏,会始终存留在朱棣等人的心中。
“那接下来,朕需要怎么做,才可以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
朱棣此刻迫切的想要知道这个问题。
文官系统,难道真的是无解的吗?
难道大明的未来,就要被这群虫豸给玩到亡国吗?
当下来看,哪怕是考成法,可只是起到了一点限制作用。
“很简单!”
姜星火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他们失败,是因为他们都不懂得一个道理,所以才会在于文官系统对抗的过程中被猜透,随后输掉。而只要懂得这个道理,自然就能避免这种结果的发生!”
听见这话,朱棣顿时一愣,显然他不明白,姜星火这话里面到底蕴含着什么深层含义。
“道理?”
“对!”
“到底是什么道理?”朱棣眉头微蹙。
“不必纠结这个问题,只需要按照我说的方式去做,很快就会懂了。”姜星火答道。
“那行,那你告诉朕,朕要如何做?”朱棣开口说着,目光灼热,似乎很期待姜星火接下来的答案。
“先闭上眼睛。”姜星火看向了朱棣,轻声说着。
听见这话,朱棣没有任何犹豫,直接就闭上了双眼。
哪怕双目失明,从个体武力上来说,朱棣这种一流武将都能轻松对付十个姜星火,所以朱棣并不担心,闭上眼睛后,姜星火会对他不利。
“现在我们两人之间,伱能看到我在干什么吗?”
闭上眼睛的朱棣听到姜星火的问题,微微蹙眉。
这是什么废话?
我都闭上眼睛了,如何能看到你在干什么?
可当朱棣刚要把这话说出口的时候,突然间,朱棣的脑海中划过了一道闪电。
闭上眼睛,就看不到了。
那如果朕能让文官之间互相闭上眼睛看不到,是不是就可以控制文官系统了呢?
可是,又该如何让文官之间互相闭上眼睛呢?
在朱棣闭目陷入沉思当中的时候,他的耳边响起了姜星火的话语,一语点醒梦中人。
“信息隔绝。”
这句话,瞬间提醒了朱棣。
对啊,只需要让文官之间,互相不知道对方跟皇帝说了什么信息,自然会产生猜忌,如此一来,文官系统就会争相围绕皇权,还有谁能够威胁到自己?
朱棣睁开了双眼。
映入他眼帘之中的,依旧是神情淡然的姜星火。
朱棣怀疑,姜星火刚才可能什么动作都没做。
可他闭目的时候,却并不知道姜星火做了什么,而是在不断地猜疑。
这就是“信息隔绝”的效果。
现在,朱棣感觉整个世界都变了样子。
朱棣深呼吸了一口气,感受着脑海中那种被点拨后的“顿悟”感,不由地下意识想到,曾经发疯的道衍和张天师,还有愿为姜师门下走狗的夏原吉。
虽然自己没有那种触动心灵的感悟,但仅仅是这种层面的顿悟,就已经让朱棣觉得念头通达、神清气爽了。
诏狱,难道就是悟道之地?
一个奇怪的念头,从朱棣的心头升起。
不待朱棣继续思索,姜星火干脆说道:“而想要达到信息隔绝的效果,也很简单,只需要在中高级文官中颁布一项制度即可。”
“什么制度?”朱棣下意识问道,同时心中暗暗揣摩,姜星火即将提出的制度,是否真的如同他猜测的那样,是为了防止文官系统内互相串联,影响朝廷决策。
“密折制。”姜星火平静的吐出三个字。
“密折制?”
朱棣愣住,他万万没有想到,姜星火竟然会说出这三个字。
“这不就是唐朝在徐敬业举兵反武之后,武则天接受鱼保宗的建议设置的匦检制度?”
所谓“匦检制度”就是武则天规定了无论贵贱亲疏,都可以通过向铜匦里投书告密,并且任何人都不可以干预,告密者还会有丰厚的奖赏。不但如此,武则天还亲自接见告密者,如果告密之事属实,那么告密者便可以破格升官,即便所告非实,也并不会受到惩罚,因此四方告密者蜂起,在这个制度施行的初期,武则天曾先后接见近一万名告密者。
朱棣蹙眉道:“唐朝的匦检制度虽然能起到信息隔绝的效果,但结果就是让整个朝堂人心惶惶,告密他人一言一行的行为,不仅颇为令人不耻,而且长期以往,则是道德沦丧、风俗败坏,更不利于朕治理国家,切不可行。”
姜星火的手指,一下下有规律地敲击着座椅的扶手。
“谁说是匦检制度了。”
“那这个密折制是什么意思?”
姜星火开口道:“所谓密折制,便只有皇帝特许的中高级官员才能上密折,缮写时须亲自为之,不可假手于人,一切听闻皆可上报,写毕将奏文写在折叠的白纸上,再装入特制皮匣,皮匣的钥匙只有两把,一把在上奏折官员手中,一把由皇帝保管,除此之外任何人都无法开启,密折写好后,官员自派亲信家人送抵京城,不可扰累驿站,直达御前,并由皇帝亲自批答。”
见朱棣神情所有所悟,姜星火的心中闪过了一丝莫名的情绪。
姜星火给朱棣提供了“密折制”这把有力武器对抗文官系统,甚至冒着在一定时期内极大加强了皇权的风险。
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推行变革。
密折制与考成法将形成一套组合拳,彻底打趴文官系统。
否则,按照朱元璋杀了一茬又一茬,文官系统都能重新抬头的尿性,不靠着新制度一次性把文官系统打疼打趴,想要推行触犯了他们利益的变革,是绝对不可能的。
而且,只要姜星火能够种下出新时代的种子,这颗种子迟早会生根发芽。
到了那时候,皇权被推翻同样也会变成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
彼时有没有密折制,又能改变什么呢?
思虑周全后,姜星火复又说道。
“既然讲到了文官系统,那就不得不说起一个说法了。”
“什么说法?”
“未来的大明,亡于天灾,亡于流寇,亡于三饷,也亡于.东林党。”
闻言,朱棣的眼神中流露出了不加掩饰的杀气。
东林党,是个什么东西?竟然敢成为大明灭亡的诱因?
朕,必将绝此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