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头走到尾,陈文哲看到了不少瓷器,可真正属于南越制造的所谓古董,还真不多。
也就是说,在南越古玩市场上,占据统治地位的好像也是国内造?
我中国出口瓷器历史悠久,这个都知道。
国外保存条件较好,这就很少有人能想到。
因为没有拆建什么的,破坏就少。
比如华夏的特殊时期,就让很多东西都没有保留下来!
所以,现在国外的华夏瓷器比国内还要多?
要是他把这些东西带回国内,这也就成为了回流瓷?
海外回流瓷,顾名思义,就是当年出口到国外,而现在又回流到国内的瓷器。
近些年随着华夏收藏热的不断升温,再加上通讯和运输条件的发展,大量当年作为商品远销到世界各地的外销瓷,被当成文物,让华夏人花重金给买了回来。
漂洋过海转了一圈后,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回到了祖国,重新回到了娘家。。
如果都是真品也就算了,里面掺杂着大量赝品。
还有,就算是真品,当时出口到国外的瓷器,是适应欧美认识的审美观念制造的东西,现在买回来,就适合国人欣赏了?
明清时期是华夏瓷器出口的黄金时期,那时出口到国外的瓷器,都是按照西方人的要求定制的。
西方人喜欢工笔画,画面追求繁复、满工,欣赏不了中国传统的大写意和简约留白的风格,在颜色上更偏好浓烈鲜艳的色彩,器型上则追求大件。
这些才是回流瓷的特点,工笔画、繁复的满工、颜色浓烈鲜艳,还有就是大件。
所以,没有这些明显特征的,遇到了一定要小心了。
“老板,有人来订购瓷器!”
就在陈文哲慢悠悠的闲逛的时候,张股找了过来。
“找上门?还订购瓷器?”
陈文哲有点奇怪,他做仿古瓷的,难道遇到伯乐了?
这样的事情不是不能做,但是他做的出来,那人能买得起吗?
想到卖给武二的那些高仿,陈文哲有了点兴趣。
回到场内,一看陈文哲就有点好笑,来人居然是刚才那个买粉彩大盘的四人。
他们连粉彩和五彩都分不清楚,有必要定制瓷器吗?
听着那位中年男人不停的提要求,越听,陈文哲越感觉奇怪。
工笔画、繁复的满工、颜色浓烈鲜艳,还有就是大件,这些特点,不就是刚才他总结的外贸瓷的特征吗?
“你们这批瓷器是内销,还是用来出口?”
听了一会儿,陈文哲忍不住询问道。
“自然是出口,出口到欧洲。”一名年轻人开口道。
“这是小儿,在欧洲留学,打算自主创业,我就支持一下。”中年男人笑着道。
陈文哲明悟,这是打算出口转内销?
他们定制的瓷器,不能说欧洲人不喜欢,但是,欧洲人还真没有多少古董情节,最起码没有太多人喜欢古董。
甚至有很多外国人,都喜欢新东西,就算用老东西,也是用一些便宜的二手货,他们更加注重实用。
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收藏都是有钱人的爱好,没钱,你就算买了东西,连个放的地方都没有。
现在这一家人,定制欧洲人喜欢的瓷器,但是却要求仿古,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不过,这些都不关陈文哲的事,只要钱给到位,做什么不是做?反正又不用他亲自动手。
接过年轻人递过来的图纸,居然是图片?
很明显是拍照之后,又打印出来的。
这就对了,那名年轻人一看就不像是懂行的,他也不知道听什么人说回流瓷的暴利,这是想要掺和一下,发一笔横财?
或者还有他爸爸的功劳?陈文哲看向那名中年人,他怎么不回国内去找货源?
想不明白,陈文哲也不多想,谈了一下价格,居然给的价格不低。m.aishangba.org
只要合格的作品,每一件都可以出到一百美元,换算成人民币就是六百多块。
这個价格还可以,就算他们需要的瓷器都比较大,也是可以做的。
当然,这种价格绝对不可能做精仿,高仿还是可以的,毕竟所谓高仿,下限很低!
看着图片,这些瓷器一个看着都有点奇怪,这就是欧洲人使用的瓷器,与国内使用的有所不同。
欧洲人用瓷也和我们一样,有日用和陈设两大类,但西方的建筑与中国建筑不一样,所以陈设的习惯和器型也不一样。
欧洲人用瓷器餐具是很晚的事了,早期一直都是用银质餐具。
在意呆利文艺复兴之前,欧洲就想研制瓷器,一直不太成功,直到17世纪初,才做得像点样子。
那时候欧洲家庭也没有什么室内装饰的讲究,餐桌不是后来的分餐制,而是聚在一起用餐的。
实行分餐制以后,通常需要椭圆形盘和圆形盘(约12寸)、8寸盘和6寸盘等。
一寸约等于三厘米多点,毕竟十寸才是一尺,也就是三十三厘米多点。
十寸的大盘,就是直径三十三厘米多点的盘子,真的是很大,更何况还有更大的。
欧洲人吃正餐,需要大菜盘(13寸)和中菜盘(10寸),以及分到个人面前的小盘(8寸)和各种调料、作料盘(6寸)以及大汤钵、色拉盘、汤盆(8~10寸)等。
饮具方面,有奶杯、咖啡具和糖缸等,以及茶具和酒瓶、酒杯等。
在上菜和上汤的时候,大盘(13寸以上)、大碗和大汤钵,都会有个木质的托架,放在餐桌的不同方位,再把大盘或碗里的菜和汤分到每个使用者面前。
有些菜、汤盆的西方设计会做成动物形状,它们多在乾隆年间订制,雍正时期的极少。
了解了一套西方餐具的数量,在购买外销瓷的时候,就可以知道什么器型有什么用、数量多少。
不得不说,这一家人准备的,还真是够充足的。
他们是把欧洲人能使用到的,所有器型的瓷器,都拍照送过来了。
看着一种奇怪的盘子,这东西好像是色拉盘,国内以前可没有人喜欢吃生的色拉,自然也就没有色拉盘。
更何况,眼前这张图片中的盘子,居然采用了镂空工艺。
由于各种问题xxbiquge地址更改为aishangba.org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