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八章 这边杀人,那边送拜帖(1 / 1)

刚进入五更,天还不亮。

晋江城紧闭城门,城墙上不多的军士正手持长枪站着打盹,听到城外有动静,揉了揉惺忪的眼看去。

星光之下,十几个百姓推着三辆板车缓缓而来。

到了城外,支好板车,男人随意地坐在路边,车上的老人裹着破旧的被子,安静地等着开城门。

军士石海抬手正了正头盔,趴在垛口上,眯着眼看了看,喊了一嗓子:“你们是干什么的,这到天亮还得一个时辰。”

王三郎抽了下鼻子,喊道:“军爷,我们是王孟寨的乡民,昨晚入夜听说府衙要砍吴康的头,这一晚上没睡,特意跑来。”

石海皱眉。

王孟寨到这里可有四十几里路,走过来可要小半夜。看板车上的老人,沧桑的脸上,似乎都含着笑意。

石海刚想说话,抬头又看到了远处有些百姓正在赶来。

络绎不绝的人,不知道走了多少夜路,不知道他们来自哪个乡里,也不知道他们的姓与名,可他们好像都为了同一个目的而来:

观刑。

城外的百姓越来越多,石海值守这晋江城已有五年,这是头一次见如此多的百姓在城外等候城门开。虽不能说人如海,看不到尽头,但这乌泱泱的人,少说也有四五千人。

天蒙蒙亮,城门大开。

无数百姓涌入城内,前往菜市口行刑处。

旭日东升,鱼鳞一样的云一片片舒展开来,白色的鳞甲之间,点缀着淡淡的蓝。

这一日,大晴。

晋江城的百姓们发现起了个晚,别说菜市口没了好位置,就连沿街之上的茶馆、酒楼、客房都没了位置,只能远观,许多人急得直跺脚。

巳时,吴康、秦信、吴驿等一行人便被押到了菜市口摆好的刑台之上。

顾正臣身着官袍,威严地坐了下来。

距离行刑还有一个时辰,这漫长的一个时辰里,吴康、秦信等人只能跪着,如同最后的赎罪。

秦信泪流满面,忏悔求饶。

吴康很是鄙视秦信,这个往日里没主见的家伙,自从代理了几日知府就开始飘了,现在出了事,又被打回原形。

人都到刑场了,只差一刀的事了,求饶还有个鬼用。

吴驿也求饶,自己可是检举有功,说了吴康多少罪状,多少隐秘的事,若不是自己,吴康哪里那么容易交代,有功不得减刑一等,把我流放三千里当个大头兵也成啊,只要能活,自己可以去大同戍边。

顾正臣充耳不闻。

老朱这段时间估计也在考虑军队思想建设问题,罪人动辄流放到卫所这种事用不了几年就应该退出大明历史舞台。

军士不是罪人,不应该贬低到与罪人一样的地位,不利于军士思想重塑。像吴驿这种货色当真去了大同,估计也是被砍死的份,还不如留在泉州被砍死,节省点路费和粮食它不好嘛。

顾正臣抬起袖子遮挡,打了个哈欠,看了看日头,这时间过得真慢,真想早点砍完收工。怪不得后世影视剧一到砍头时,官员都急着丢令签,干坐着等这么久,谁不想着赶紧下班……

时间到了。

令签落地。

鬼头刀高高扬起,骤然落下。

刺眼的不只是红色的血,还有刀锋上闪烁的白,阳光下的光。

吴驿的脑袋率先掉了下来。

随后是秦信、杨造端、冯政……最后才轮到吴康。

吴康仰头看天,喊道:“顾正臣,多谢!”

顾正臣抬了抬眉头,看着人头落下,轻轻说了句:“下辈子不要害民。”

面对这血腥的一面,百姓之中的人纷纷热闹起来起来,有人低头哭泣,有人仰天大笑,有人痴痴傻傻,有人拍手称快……

卜寿站在远处的酒楼上,看到了吴康、秦信等人的脑袋落地。

卜算子苦涩地说:“父亲,顾正臣当真敢杀人。”

卜寿拄着拐杖,有些落寞地转过身:“他杀人不是一次了,若他没有疯,就说明皇帝准许他先斩后奏,我们斗不过这样的人。”

卜算子深吸了一口气,瞬间明白过来。

年轻的官员,有张狂的,不知分寸乱来,但这些人无论再如何胡来,都知道哪些事不能办。他可以不尊重其他官员,可以欺负地方大户与百姓,但绝不会僭越皇帝的权力,引来杀身之祸。

顾正臣敢杖死杨百举,能调水师的人配合抓捕并杀了“海寇”,敢公开处决秦信、吴康等人,只能说明他胆大妄为的背后有皇帝的默许。

长期以来,自己都没有往这方面想,可现在看,这是极有可能的事。

“回去吧。”

卜寿哀叹一声,缓缓下楼。

卜算子跟上,刚出酒楼大门,迎面便看到了一个身着衙役皂服之人。

卜寿瞳孔微凝,心头顿时涌上不安。

卜算子也浑身一颤,以为顾正臣要对卜家动手。

秦松上前行礼,将一份请帖呈上:“在下府衙里衙役,奉顾知府之命,前来给昌元老人送拜帖。”

“拜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