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疲兵之计!(1 / 1)

女真大军以骑兵为主,在旷野中纵横驰骋、所向披靡,若是待在高高的城墙内,就像是老虎被关进了笼子一样,无法发挥威力了。

因此上,多尔衮决定带一半兵马出城,用最擅长的野战,一举打败天威军,生擒秦锋。

另一半兵马则留在城内,看守劫掠来的人口、牲畜、粮食……以免被人偷了老巢。

很快的,正白旗九千精锐人马,整齐列阵在蓟州城西门外,个个盔明甲亮、斗志高昂……多尔衮身穿纯白色甲胄,手持精钢龙虎剑,坐骑一匹照夜玉狮子,立于大阵前面,等待着天威军的到来。

一柱香。

两柱香。

三柱香。

……

小半个时辰过去了,天威军迟迟没有出现,这是怎么回事?

疑惑之际,几名负责探查军情的游骑兵飞奔而来,向多尔衮禀报道:“启禀贝勒爷,天威军在距此十五里的地方,突然折而向北去了!”

“中途转向了,这是什么意思,想要侧翼包抄吗,未免太小把戏了吧……再探再报!”

“喳!”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多尔衮有些疑惑不解,不过既然天威军改变了推进方向,自己一方也不能傻站着了。

于是带领九千人马,转移到了北门外的空地上,继续列阵等待。

那知过了一会儿,又有几名游骑兵回到禀报:“启禀贝勒爷,天威军一路向北、并未折反,已经距此四十余里远了。”

“什么,走了?”

这下多尔衮更加疑惑了,莫非之前猜错了,天威军不是冲着蓟州城来的,仅是路过而已?

自己该怎么办,追还是不追?

追的话,会不会中埋伏?

……

各种疑问,在多尔衮的脑海中来回盘旋着……在深思熟虑、权衡利弊之后,最终做出了一个决定:不追。

当情况不明之时,以不变应万变,以不动治万动,便是最好的选择……这是努尔哈赤生前亲自教导多尔衮的,后者一直牢记心中,因此才没有轻举妄动。

既然天威军已经离开了,那就没必要继续列阵了。

于是乎,多尔衮带领人马回到城内,士兵们解散,各忙各的事情,自己则回到了衙门二堂中,放下宝剑、斜了盔甲,正准备喝杯茶水、继续看《三国演义》,不想一名戈什哈快步跑了进来:

“启禀贝勒爷,有游骑兵前来禀报,天威军去而复返,再次向蓟州城杀来,马上就要到北门外了。”

“又回来了,想打我个措手不及吗……立刻传令:擂鼓聚将、北门外列阵迎敌!”

“喳!”

隆隆的战鼓声再次响起,刚刚卸下盔甲的女真兵们,只能重新披挂整齐、翻身上马,而后和上次一样,一半留在城内,一半出城列阵。

结果刚刚列阵完毕,又有游骑兵来禀报,天威军再次转向,跑东边去了。

怎么办,追不追?

不追,和上次一样,回城,解散、休息。

结果刚卸下甲胄,戈什哈再次禀报,天威军又大张旗鼓的杀回来了。

“好一个秦锋,果然狡猾如狐,这是在用疲兵之计啊!”

连着被戏耍了两次,多尔衮明白过来了,秦锋是在用计,而且这一计并不陌生,正是《三国演义》里面诸葛亮智取汉中的那一计。

汉中争夺战中,曹军占据着汉水以东的有利地形,刘备军无法渡河,于是诸葛亮命五百士兵埋伏河边,日夜不停的擂鼓、吹号,闹的曹军将士不得安宁。

无奈之下,曹军只能后退三十里,放弃了汉水东岸的营地,刘备军得以顺利渡河,进而占领了整个汉中。

同样的,天威军进进退退,来回兜圈子,就是在折腾蓟州城内的女真兵们,将其折腾的精疲力尽、锐气全无之时,再以逸待劳、发起进攻,必能一举成功。

有人问了,天威军用这种办法折腾女真兵的同时,自己不也受到折腾了吗,又如何以逸待劳呢?

简单,天威军只要将人马分成数部,轮流骚扰、休息就可以保持旺盛的精力了。

有人又问了,天威军可以轮流休息,女真兵就不能轮流休息吗?

还真就不能。

用兵之道,讲究的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

天威军是在骚扰不假,可其中一次骚扰突然变成真正的进攻呢?

如果女真兵这边毫无准备,那是要吃大亏的,因此上,明知道天威军是在用疲兵之计,也得次次备战,不敢疏忽大意。

难道说,这种骚扰战术,就没办法破解吗?

理论上是有的,那就是互相骚扰!

你在我的营地边上擂鼓、吹号,我就去你的营地边上敲锣、打鼓,大家都别想安宁,看谁熬的过谁,最后只能都安静下来。

可现在情况不一样,正白旗的女真兵们驻扎蓟州城内,是待在了明处,天威军则在城外四处游荡,是躲在了暗处,以暗算明,后者只有吃亏的份。

多尔衮号称聪明王,很快就想通了其中关节,不禁气的咬牙切齿、火冒三丈,而后用力拍了拍胸口,强行将怒火压了下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