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有几句谚语:米脂婆姨绥德汉,不用打问不用看,小伙子跑马一溜风,讨上米脂婆姨乐死人!
米脂一带的水土好,养出来的女子格外漂亮,比如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貂蝉就是米脂人。
绥德男子高大英俊、孔武有力,神勇无敌的温侯—吕布就是典型代表!
……
“哒!——哒哒!”
下午时分,绥德城郊外的小道上,一队骑手正在快速奔驰中,为首一位黑衣年轻人,坐骑青鬃马、腰悬雁翎刀,相貌英俊,精神抖擞………非是旁人,正是秦锋!
秦锋不在七杀堡待着,怎么跑到几百里外的绥德来了?
说来话长。
崇祯元年,西北大旱,一连七八个月不见一滴雨水,田里的庄稼旱死了无数,粮食严重减产,再加上贪官污吏们的压迫,以至于饥民造反、攻城掠地,整个西北地区乱成了一锅粥。
榆林一带同样被旱灾波及到了,而灾情最为严重的就是榆林右卫—镇北千户所!
没办法,镇北千户所距离毛乌素沙漠太近了,土地贫瘠、严重缺水,虽然军户们竭尽全力引水抗旱,可粮食还是严重减产了,不及正常年份的三成。
其余几个千户所情况稍好一些,但粮食产量亦不足正常年份的一半。
收成如此之少,就算军户们一天只吃一顿,顿顿都喝稀粥,也坚持不到明年秋收的。
怎么办,指望上面的官员赈灾吗?
根本指望不上!
事实上,旱灾发生以后,榆林镇下面的十八名千户、一百八十多名百户,多次联名向总兵—姜让上书,希望减免今年需要上交的‘子粒粮’,再下发一些救济粮,好让军户们渡过难关。
这位姜总兵给出的答复是:‘子粒粮一粒不能少交,救济粮则一粒也没有,至于军户们缺粮的事情,自己想办法挺过去吧!’
堂堂一镇总兵,如此刻薄寡恩,着实让人寒心啊!
……
旱灾不算严重的地方,咬咬牙还能勉强挺过去,可是镇北千户所一带的旱灾太严重了,就算咬碎了槽牙也挺不过去。
幸好秦锋有先见之明,事先用淘来的金砂,囤积了一些粮食,如今正派上用场了。
问题是,淘来的金砂不算太多,加上时间有限,采购困难,故而囤积的粮食并不充足,虽然暂时饿不死人,以后可就难说了。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不能等存粮吃光了再想办法,必须未雨绸缪才行。
于是乎,董千户召集手下一众百户们商议对策,如何才能解决缺粮的问题呢?
商议了大半天,还真商议出一个办法:就是拿出之前从沙匪老巢缴获的金银珠宝,派人到外地旱灾不严重的地方买一些粮食回来,如此就能度过难关。
办法不错!
问题是,如今西北一带的局势太乱了,到处都是造反的饥民,道路阻塞严重,要想顺利的买回粮食,必须派一个胆大心细、智勇双全的人前去才行。
谁能担此重任呢?
包括董千户在内,众人一致认为此事非秦锋出马不可了。
为了乡亲们不饿肚子,秦锋没有推辞,可自己不是商人,对于如何采买、运输粮食一点经验也没有,怎么办呢?
思来想去,得找一个人帮忙才行,就是小兔兔—薛瑾瑜!
薛家是西北三大秦商之一,拥有几十支大型商队,而且专做军供生意的,如果肯出手帮忙的话,买几千石粮食轻而易举,不仅价格低一些,还能送货上门呢!
于是乎,秦锋挑选了十名武艺高强、弓马娴熟的士兵,随同自己一起出发,经过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绥德城附近。
“锋哥,听人说绥德城的羊杂汤、油馍馍特别好吃,咱们进城之后好好尝一尝吧?”
“呵呵,你小子,真不愧叫耗子,一天到晚就想着吃,没问题,进城之后,羊杂汤,油馍馍管够吃!”
……
“锋哥,咱们一口气赶了百十里路了,人马俱疲,还是先休息一下、再进绥德城吧?”
“也好,大家下马休息一下!”
除了十名士兵,秦锋还带了两个人,一个是好兄弟—耗子,另一个是董千户的儿子—董天豹。
堂堂千户官的独生子,给一个百户官当亲兵,这样的事情放眼整个大明朝恐怕也是独一无二的。
一开始,董天豹很是抗拒,认为太跌身份了,可是董千户只用几句话就改变了儿子的想法:
‘儿啊,你跟在为父身边,日后最多当一名千户官,难有更大的出息了,可你若是跟在秦锋身边,虚心学习,诚心结交,前途无可限量……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你要考虑清楚啊!’
董天豹考虑一天一夜,而后就成了秦锋身边一名亲兵!
秦锋对他也不错,带在身边,认真调教,还让他和耗子一样叫自己锋哥,视为亲信之人。
闲言少叙,书归正传!
一行人下了马,坐在路边几块大石头上休息,拿出水壶来饮用,还有人拿出干粮来垫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