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递刀子的人(1 / 1)

天圣元年,十一月十五日,李倓回到长安大明宫已经是傍晚。

时值冬日,到紫宸殿,李倓第一件事就是洗了个温水澡。

第二件事,就是准备跟刘婉一起造娃。

奈何还没开始,张旸就在外面道:“三郎,外面有许多官员求见。”

“不见,就说朕乏了!”

“他们说事关国朝安危。”

“让他们去见左相!”

“他们说圣人若是不见他们,他们就跪在外面不走了。”

“那就让他们跪在那里!”

李倓心中闪过一丝不悦,不用想,就知道那些人是想告元载的状。

这半年多,自己不在长安城,都是元载一手主持大局。

元载这个人嘛,城府有,手段有,节操有三分之一,想做很多事,但喜欢任人唯亲。

这些李倓都是知道的,并且也是默认的。

这年头,有些事不用亲信,是做不成事的。

当然,作为皇帝不能任人唯亲。

所以李倓用任人唯亲的元载,也用一心为公的杜甫、颜真卿等人,还用不染尘世的李泌,毫无节操的杨国忠,以及什么都想抓到手里的奸商头子第五琦。

至于元载嘛,单独拎出来看,他任人唯亲没关系,只要他现在还保持在自己政策的执行下就可以。

元载不可能只手遮天,甚至朝堂上一半的人他都无法动。

这就是李倓对他睁只眼闭只眼的底气。

而且现在,大唐需要换人,从上到下的换人。

李林甫时代的政治风气过于保守,对内的主要目的是维稳,为扩边创造稳定的内部形势。

可这个方法已经证明,是非常恶劣的方法。

李林甫时代,问题来了,有人指出问题,会被清算。

所以歌功颂德成了主流。

那是拍马屁的投机者们的天堂。

但现在不一样了,李倓主要实现的政治格局是有问题,就大胆地指出问题。

不管你是不是任人唯亲,你不粉饰太平,不压坏消息,敢于用人去解决问题,直面问题!

哪怕朝堂上吵得不可开交,他都乐意。

因为争吵,本身就是各方在直面问题,各方都想解决问题,只不过想法不同而已。

将死之人,看起来才足够平静。

至于外面那些人嘛,想跪着就跪着。

李倓就当不知道,各方互不为难。

现在嘛,先造个娃再说。

天色渐晚,长安城的宵禁即将开始,那些官员才灰溜溜地回去,毕竟这天寒地冻的,谁愿意在大明宫外待一晚?

“左相,听说圣人回京了?”裴遵庆呈递完吏部对洛阳案涉事官员罢免后,新的人事推荐,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

“是的。”元载接过来快速翻阅起来。

元载对文牒的处理非常干练,他很快发现了一个问题:“这个都畿道的户曹要从扬州挑选出一个官员来,尤其是出身扬州大学的。”

“扬州大学吗?”裴遵庆迟疑道,“但这不合规矩,都畿道的官员非同小可,扬州大学的学生都是平民出身……”

“那是以前的规矩,现在不论贵族还是平民。”元载面色一冷,有些不悦。

他元载就是贫寒出身,最痛恨门阀世家。

“直接任命吗?”

“是的,直接任命,就任命扬州户曹,直接调到都畿道。还有,接下来各县县尉,从洛阳大学里挑选。”

“是。”

烛光跳动,元载微微蹙眉,他快速查阅完所有的文牒,准备让裴遵庆回去歇息,这时,徐浩急匆匆赶来了。

“天色已晚,又是宵禁,你有何事?”元载问道。

“不好了,包佶在回京的路上遇刺,受了伤。”

“什么?”元载大吃一惊。

好家伙,连朝廷派过去的人也敢动?

看来这是急得要咬人了啊!

“包佶现人在何处?”

“刚回京,现在家中养伤。”

元载收拾了一番,立刻坐马车,在皇帝给他赐的禁卫军的护送下,朝包佶的住宅行去。

外面寒风瑟瑟,今年格外的冷。

元载见到包佶后,包佶正躺在床上,他的肩膀被刺了一刀,好在没有伤及要害。

“左相。”

“躺下。”元载淡淡道,“幼正感觉如何?”

“下官只查了郫县和成都的户籍,就匆匆回来了,郫县一千课户,成都两千课户,不到三一!”

“为何?”

“与清河如出一辙!”包佶道,“均田崩坏课户逃亡是其一,更多的是地方豪族强行占田,大量课户被强行纳入豪族庄园,成为佃户。”

大唐立国的时候推行的是均田制,相对应的是租庸调。

租庸调属于按人头纳税,每户规定每年要加纳一定税额,还有定期服役。

而且租庸调针对的是课户,所谓课户就是纳税户,是接受了朝廷配置的口分田的。

这一部分课户既是纳税人,也是府兵的兵力来源。

因为大唐均田已经崩坏,朝廷无田可授予,课户只剩下二十亩永业田,但纳税却不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