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虽然才过去了两天而已,但是很多事情都已经变得不一样了。
不说杨希和雷斌之间的过往纠缠,因为肥油陈的加入,雷斌的位置越发尴尬起来,其作用也变得没有以往的那么大。
当然这些都是雷斌个人的一些想法,杨希自始至终还真的没指望过雷斌能够全心效力。这些人都是江湖草莽,见识了人心的各种黑暗,什么人没杀过,社会的传统伦理道德早就不能束缚这些人,忠心那种东西,这些人是没有的。
眼看肥油陈出去办事情,闲来无事,杨希问起了心中的一个疑问:
“雷大哥,有个事情问你一下,这个武当派你知道这几年发生了什么事情么?”
杨希之所以问出这个问题,也是前两日见来的那么多江湖势力,有少林寺却没有武当派时,当时就有了疑惑。
少林武当焦不离孟,孟不离焦,在这种大事情上,不可能少林寺来了,而武当派不出现。
武当派此时是已经出现的了,杨希以前没想过这方面,也没听到武当派的名声,还以为出了什么变故。
这两日暗中询问了一下,发现的确是存在武当派的,只是不知为何这几年江湖上没什么风声存在,是以让大家有些遗忘了。
不过也不知是杨希问的人地位太低,还是因为他们不是江湖人士,对于武当派的消息并不甚了解。杨希这才准备在今日问起了雷斌,想来对方应该会给他个满意的答案。
雷斌正在那里思索自己的事情,听得杨希的问话,有些没头没脑,不知怎么突然提到了这个问题,疑惑的问道:
“什么意思,武当派怎么了么?”
杨希见雷斌没有理解自己的意思,继续说道:
“我是说,为何这次武当派没来京城,是武当派发生了什么事情么?”
也不是杨希嫌弃要对付自己的敌对势力太少,而是想起了武当派,杨希就想到了那个人,那个名叫张三丰的人。
其实引起江湖纷争的摩罗遗体,其本身是几百年前的摩罗高僧,这个人的身上杨希看到的其实是达摩这个人物,张三丰和达摩这两个绝世人物,此时杨希已经得到了摩罗遗体,那么张三丰这个人物他也想去见一见,看看能不能得到一些好处。
张三丰这种无论正史还是也是记载都十分厉害的人物,可以说是智慧卓越,鉴往知来,高论如泉,深不可测,杨希还是真的想去见一见,这种千年都难得一出的人物的。
明史·方伎传载:“张三丰,辽东懿州人,名君实,一名君宝,字全一,三丰其号也。
明史本传:师辽东懿州人,丰姿魁伟,龟形鹤骨,大耳圆目,须鬓如戟,寒暑惟一衲一蓑。创武当内家拳,又言其精通医道常身带七针,人称“七针先生”,为人祛痛苦于俄倾,救性命于一瞬间。
其余的记载传说也是相当多,甚至涵盖了几百年的时间,宋朝到最后的清朝都一直有张三丰的传说,名号之多,传奇之广,那真的是不多见。
雷斌并不知晓杨希的这些想法,也不知后世添加在张三丰身上的种种传奇,对于杨希的问题也没有深想,以为只是在担心这次的事情,也没做思考,直接回道:
“这件事情啊,武当派封山了,好几年了。其实也是怪当今皇上了,前几年吧,我听说是朝廷派了一些官员去寻找张三丰那老道士,不过人家不肯见啊,直接离开了武当山去云游了,而为了避开祸事,那武当派也趁机封闭山门,不见外客,甚至也不在江湖走动,连自家的一些产业都交给那些管事的了。”
杨希听到后有些惊讶,皇帝竟然也在寻找张三丰,难道是听闻了张三丰长寿,也想学习一手么?不过看着这洪武大帝不像是痴迷长生的人啊,还是说为了那个体弱多病的长子呢?
对于这件事情,杨希不知是不是因为世界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效果,张三丰名气在此时就这么大了。
杨希不知道的是,在真实历史上,传说在洪武二十二年,为躲避朱元璋的征招,张三丰离开武当山,云游四川、云南。
而在洪武二十三年的时候,朱元璋的第十八个儿子,襄王朱柏到武当山进香,非常想找张三丰见一面,结果张三丰不见。襄王朱柏非常沮丧,写了一首诗:“张玄玄,爱神仙。朝饮九渡之清流,暮宿南岩之紫烟。好山劫来知几载,不与景物同推迁。我向空山寻不见,徒凄然!孤庐空寂大松里,独有老弥松下眠”。
而在后来明成祖朱棣也是大兴武当,现今武当山的主要道教建筑,都是明成祖永乐年间征发天下30万军民、工匠修建的。
后来的嘉靖皇帝更是把武当山列为道教第一名山,敕封武当山为“治世玄岳”,成为至高无上的皇室家庙,以“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岳共朝宗”的“五岳之冠”的显赫地位让其他天下名山黯然失色。
武当山早就存在,以道教闻名,但是把武当山发扬光大成为道教第一名山的,还是这位武当派开派祖师张三丰,张三丰那飘忽不定的行踪、神奇的传说等等让世人对其十分追捧,美明朝皇帝更是大力推崇,可以说是以一己之力带动发展了壮大了武当山。
杨希听完雷斌的话,陷入沉思,暗道如果那老道士真的隐藏了,自己还真不一定能找到对方啊,这皇帝举国之力都没找到,更别说黑石了。
可惜自己不是在倚天屠龙的世界,杨希心中暗自想到,那里的张三丰是一个老宅男,相比较而言还是很容易找到的。
不过这么的世界,都有张三丰这个人,也不知道算不算都是一个人,每个还都这么智慧通达,都是那个世界的传奇人物,虽然此时没见到,杨希觉得自己以后指不定能见到千百个张三丰呢。
“希望那时候的我,也是个传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