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上奏朝廷(1 / 1)

三国群雄乱舞 言经纶 2369 字 3个月前

朔方郡临戎没有出乎意料的落入到皇甫哲茂的手中,在留下张令继续攻略三郡之后,皇甫哲茂率领五百人带着泄归泥开始返回晋阳城。

收到消息的齐泰、刘晏在晋阳城为皇甫哲茂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庆祝仪式,以此来振奋全州被白波军侵袭之后低迷的民心。

一时间皇甫哲茂在并州的声望随之水涨船高,在整个并州都无人能出其右。

不过他也没有沉浸在这这种胜利当中,立刻上表朝廷将并州三郡已然收复一事,向远在洛阳的刘辩、董卓汇报。

十几天之后,这封奏折就摆在了董卓的案头前,让这个朝廷实际掌权者都为之一震。

自皇甫哲茂返回并州之后,董卓就调集重兵在司隶州与并州边境驻守。为了防止皇甫哲茂的突袭,他甚至不惜与河内太守王匡修复关系。

只是没想到皇甫哲茂并没有挥师南进,反而向北将云中、五原、朔方三郡尽数收回。

这对于董卓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自从汉灵帝被鲜卑大败之后,云中、五原、朔方这三郡名义上还是朝廷的土地,实际上已经变成鲜卑人纵横驰骋的马场了。

现在这三郡之地在皇甫哲茂的手中收复回来,若是让那些官员知道了,其威望绝对会超过自己。

再加上皇甫哲茂现在还掌控着整个并州,在自己的卧榻之侧出现这么一头猛虎,让董卓如何能够安心。

“来人,速速将李儒给某家叫来,快去!”

李儒本来在陈留王刘协的府上给这位董卓心目中未来的天子洗脑,听到董卓的召见之后,立刻赶到了董卓的府上。

看到自己这位首席谋士气喘吁吁的赶了过来,董卓直接将说手中皇甫哲茂的奏折递给了他。

“看看吧,这是皇甫哲茂从并州发来的奏折。”

李儒皱起了眉头,皇甫哲茂此人自担任雁门郡太守以来,就一发不可收拾,逐渐成为可以与己方一争长短的势力。

看来又是这个小子在并州搞出了大事情,要不然董司空绝不会这么着急忙慌的叫自己过来。

等他看完之后,顿时沉默了下来。这个消息对于西凉军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甚至有可能会造成朝局新的动荡。

别看何太后、刘辩、袁逢、袁隗这些人现在对董司空俯首帖耳,可谁又能保证他们不会与皇甫哲茂私下串联呢?

这么一头猛虎盘踞在洛阳的北方,着实让人心惊胆战。

董卓看着李儒阴晴不定的神情,叹了一口气说道:“看来你也知道其中的厉害,心中可有定计?”

李儒将皇甫哲茂的奏折默默的放到董卓的案几上,低声说道:“启禀司空,此事绝不适合在此时公之于众,司空可先行扣下,时机成熟后才能让百官知道。”

董卓自然明白李儒的意思,他掂量着案几上的奏折说道:“你可知朝廷之中,谁对另立陈留王意见最大?”

李儒想了想,这才开口回道:“启禀司空,卢植、皇甫嵩、朱儁等人俱都对此意见颇深。”

董卓冷哼了一声,这些人现在手中无兵无权,就剩下一个偌大的名头罢了,自己又有何惧。

“当初皇甫哲茂因为卢植的事情进京,就是来警告本司空,身为臣子当遵从臣子的本分,不可私言废立。现在这家伙掌控了并州全州,咱们的计划又该如何实施?”

李儒心中也非常明白,皇甫哲茂的势力比之当初的丁原不遑多让。当初若不是自己说反了吕布,现在洛阳落入谁手还未可知。

想到这里李儒忽然计上心头,开口说道:“启禀司空,属下觉得以皇甫哲茂现在的功绩,足以担任并州牧一职。”

董卓等了半天,却等来这么一个二百五的计策,顿时非常不悦:“本司空考虑的是如何消减皇甫哲茂的权柄,一个假州牧还不够,还要给他州牧?”

对于董卓的怒意李儒没有丝毫的恐慌,而是胸有成竹的说道:“州牧未有封将之先例,故而属下才建议加封皇甫哲茂为并州牧。”

“云中、五原、朔方三郡已然收复,那就应该恢复先帝之制,重新册封度辽将军为朝廷紧守北方边境。董司空可挑得力之人担任度辽将军,有了这一牵制,皇甫哲茂岂能不心存顾忌?”

董卓默默思考起李儒的意见来,良久之后才睁开眼睛说道:“此计怕是不妥,并州一地已经被皇甫哲茂经营的铁板一块,难道这小子就不会直接将新任度辽将军斩杀吗?”

李儒指了指洛阳北宫的方向,笑着说道:“此次封赏是由当今陛下亲自做出,皇甫哲茂又能有何种理由推脱拒绝?若对方真的抗旨不尊,司空可昭告天下,则人人得而诛之。”

董卓这才意识过来,掌控朝堂日久,他已经忘记了刘辩这个废物,没想到这个废物竟然还有这个作用。

念头通达之后,董卓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哈哈,没想到刘辩这个废物还有用,那就如此进行,本司空倒要看看皇甫哲茂这小子是如何效忠他这位皇帝陛下。”

当皇甫哲茂的奏折在朝廷公布之后,一如董卓所料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皇甫嵩的脸上,这位东汉朝堂最后的柱石则是全然不在乎的神情,仿佛自己的小儿子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启禀陛下,并州假州牧皇甫哲茂劳苦功高,臣下认为当着重封赏。”

担任朝廷中郎将的董卓女婿牛辅第一个就跳了出来,居然是表奏封赏皇甫哲茂。

牛辅的态度那就代表了董卓的态度,纷乱的朝堂顿时沉默了下来,难道这代表着西凉军与并州即将走向联合吗?

本来还准备替皇甫哲茂请功的卢植顿时退了回去,在摸不清董卓意图的情况下,他们绝不能擅自行动。

皇甫嵩只是扫了一眼董卓,就站在了朝堂中央:“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皇甫哲茂不过是做了微末小事,不值得陛下再次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