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良看着自己的师傅,还是第一次如此伤心,虽然心中疑惑,但是还是打了心眼,“是,师傅!”
老药王点了点头,便起身离开了…
吴良眯着眼睛,看着远处的余浅白,这个家伙,到底什么来头?
“听到了吗?”吴良冷冷地说道。
“是!”身边的人马上离去,调查余浅白的来历。
但是咱们的余浅白可是啥也不知道,就在那里愣着控火融药,慢慢悠悠的手法逐渐的娴熟。
余浅白也是沉浸在了控火融药的过程中不能自拔!
《药王典》之神奇,怪不得当时这个老药王要坑杀自己的大师兄也要得到这本奇书。
不过自己这么嚣张的来到这里,用着药王典的手法炼制丹药,会不会被人发现,然后杀了我夺取药典。
尼玛这不是废话吗!?余浅白你是猪吗?来之前不能想明白吗,这会整明白了?
想到这里,手法一顿,收火控炉,精华最后凝聚于丹炉之中,药香浓郁,璀璨无比。
高台之上。
“查不到!”
吴良眉头更深了,“天下第一楼也没有这个人的资料吗?”
“没有,只是第一次出现,便是我们这里了。”
“知道了,你先走吧!”吴良摆了摆手,整了整衣冠。看来这个余浅白有些东西,竟然依靠着那混乱无比的手法,完美的凝聚了药理。
吴良来到了余浅白的身边,面带微笑,“易兄,不知师承何处?怎么想着来到我药王阁学习?”
“粗鄙之术,难登大雅之堂。药王阁乃是东域炼丹之魁首,我自然想要见识一下。还希望能有荣幸加入其中,为药王阁出一份力!”余浅白赶忙抱拳行礼,恭敬地说道。
“哈哈,易兄真是客气了。可否一观你的丹炉…”
“请!”
吴良打开余浅白的丹炉,毕竟自己学习炼药时间长久,一眼便看出了这熔炼药材的完美,心中惊讶不已,即便换成自己也能做到,但是却不会像他这样轻描淡写。
“观易兄的炼丹之道,很不简单,第二关易兄当得第一!”吴良赶忙恭敬的讲道,“而师傅有令,您无需再参加第三关,可以去见我师傅。”
“哦?”余浅白一愣,看向了高台,根本没有老药王的身影,难不成被发现了?
乖乖,担心的事情要发生了吗?
“老药王见过我炼制丹药了?”余浅白微微一笑,淡然地问道。
“哈哈,易兄真是聪明绝顶。请吧!”
余浅白哈哈一笑,准备随着吴良前往了药王阁老药王的居所。
此时的药王阁,竟然是一个古朴的小镇。没有烟雨蒙蒙,虽然不及天命门的寒冷,但是夜间的空气依旧冰冷,此番夜景,却别有一番韵味。
行走在这古蕴风味的山林小镇之中,余浅白感觉他忘记了浮躁,好似在纷乱之中摘得一抹宁静。
“好地方啊!”余浅白感叹道。
“自然!”吴良十分骄傲,“本阁便在这里修身养性,提升修为好不自在。”
“的确,吴良兄弟心胸豁达,君子之风!未来成就高于我等俗人。”
阿呸!你什么玩意呀,夸你两句真你妹子的信了?你什么心性,怎么伪装我还不知道,伪君子,比我还伪君子呢!
“易兄弟你过谦了,我是一点也看不透你。你的未来才是真正的不可限量呢!”
两个人游览夜景,整整一晚,走尽全镇,余浅白很讨厌药王阁的伪善,但是还是竟然在这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宁静。
天蒙蒙亮,两个人走的有些累了。
“易兄弟,这便是我们的药王阁了,你且先去见阁主。之后我们两个好好聊聊,论道互助。”
“好!请!”
吴良带路,两个人七拐八拐,来到了小镇郊远,一座古朴的小镇上。
余浅白沿途观景,天上落下了丝丝细雨,让天气变得更加冷冽。烟雨之中,雨落如针,飘飘洒洒,如若珠帘,晶莹剔透,好似洗却空中的烟尘,天空竟然显得一片剔透的蓝色。风尘之中,朴素古镇,乌黑的砖瓦,各个建筑庄重威严。
两个人慢慢走到了一座建筑的门口。整个建筑的外貌更是古色古香,一座巨大的古宅,宅子后面是一片竹林,鞭子似得多节的竹林从墙边垂下。层楼高起,青松弗檐。
进入里面,整个大殿却十分华贵。墙上挂着用金银各丝线绣着各种山水图的帐幔,那绣工极为精致。大殿之中不用电灯,而是四角数座银质灯架,点这高大的蜡烛。
两人来到后院,亭台楼阁,池馆水榭,映在青松翠柏之中,假山怪石,花坛盆景,点缀其中。
余浅白微微震惊,“你们这里,真的是…华丽美伦!”
“安住之所,不是重点。修行还是看个人。”
“说得好!”余浅白赞同的点了点头。
“我就不上去了,请!”吴良说完这一句话,便退走了。
余浅白点了点头,朝着吴良行礼道谢,便朝着楼顶而去,还未到楼顶,便闻到那浓郁的茶香。
“咳咳,来了?”一道沙哑的声音传来,余浅白听得出来,这正是当时在清源都城的时候老药王的声音。
“见过老药王。”余浅白恭敬行礼,言语尊敬。
老药王转过身来,满脸的微笑,脸上的褶子好像凝成了一朵菊花,“欢迎,来,尝尝我这茶如何?”
余浅白淡淡一笑,相对而坐,举起茶盏轻抿一口,顿时觉得浑身通透。舒适无比,“好茶呀。”
“哈哈哈,不知道易小兄弟来自哪里呀?师承何处?”老药王眼中精光闪闪,看向余浅白充满了真诚。
易小兄弟你?乖乖,您老都多大岁数了还喊我是小兄弟,不好意思。您这脸皮可真厚呀。
“回前辈,小子自幼与山间修习,乃是一个真真切切的散修,不知道药王前辈为什么这么问?”
“不不不,主要是你这手法,与我的一位故人很是相似,看到了以后难免不让我想起,睹物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