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一章 天涯海角一(1 / 1)

第二天苏蔓带着他们去了启元工业园区参观,因为名义上这里是属于中港控股的,所以袁明就是以客户的身边来参观自己的企业。这样,势必很多核心就看不到了,不过也更多的能看到这些企业一些真实的情况。

自从复兴电脑和对前俄联体的贸易展开后,申圳启元工业园区就全负荷在运转了。他们来时可以看到人山人海、货山货海,一片繁忙的景象。苏蔓详细的为袁明介绍了园区的具体情况,袁明以前都只是用分身看过这里,本体还从未来过。很多地方只有亲身经过后,才会有更多的体会。

这里每个月要流进上亿的材料和货物,运出好几个亿的产品。生产出的家电主要满足于复兴超市的销售,和出口前俄联体,生产的电脑由复兴电脑全国专卖店和电话销售售卖。由于使用的都是东得国的机械设备,所以自动化程度比较高,一个生产线上需要的工人并不多。

参观了工厂,苏蔓又带他们去了生物科技实验室。目前这里正在展开一些化学药物、生物基因以及危险病毒的研究,因此这里的戒备极为森严。而且此时华夏科学院已经开始了与实验室的合作,所以参观需要得到科学院和政府的批准。苏蔓她们早就把通行证办好了,袁明一行人除了袁明,都是第一次进入这样的戒备森严的机密场所,都是一副战战兢兢,不知所措的样子。

说实话这些研究袁明压根就看不懂,他这次要来这里参观主要还是从另一个角度,观察这里的设备、人员,了解真实的情况。所以他虽然不懂,但问得也很仔细。花了半天时间,他把实验室都转了一遍,觉得情况还算挺满意的。只是由于和华夏科学院合作,两方的科学家还需要磨合,因为他不时能看到一些争吵。

他聘请的科学家都是国外最顶尖的,大多数是从东欧各国和前俄联体挖过来的,这些科学家基本上都是举家迁移到了申圳,甚至有一些非常喜欢这里,已经在申请华夏国籍了。这些国外的科学家向来看不起华夏的科学研究,有些讨论必然是带着有色眼镜来看,这样也就会带来不少矛盾。不过,这种情况也是难免的,袁明也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只能等待时间的磨合吧。

离开了实验室吃过饭,他们回到酒店休息。一晚无话,天一亮车子接上他们去了蛇口,在那里他们坐上了轮船,开往了海楠。

郑爽第一次坐海轮,充满了新奇感,她拉着袁明在船上跑来跑去。袁明倒是很惊奇她一点也不晕船,她得意的说她什么都不晕!

出了海,岸边的景物越来越远,逐渐隐没在海面的另一端。清晨的阳光很好,穿过海面的雾气照射在甲板上,让人感到暖暖的。海面上微风拂过,偶尔一些海鸟鸣叫着掠过海面,给平静的大海增添了一丝生气。

冲洗过的舱甲板上湿意未干,但此时已坐满了人,还有不少人如同袁明、郑爽一般靠着栏杆凭眺。毕竟是清晨,人们的精神都很充足,说话做事都很起劲。由于郑爽长得实在漂亮,又透着一股子妖媚劲,吸引了甲板上不少人的目光。

吹了一会儿风,郑爽说有些困了,袁明便带她去找房间。买票的时候,郑爽就说要和袁明一起,袁明这几天已经习惯了和她一起住,也就没反对,其他人更不会有意见。刚才一上船就兴奋的到处跑,还没来得及找自己的房间。

刚准备下甲板,迎面就上来一个年轻人,他只顾着上楼梯,没顾着看人,眼看就要撞上走在前面的袁明。袁明伸手挡了一下,那个年轻人这才发现楼梯上有人。他连忙道歉道:“对不起,对不起!”

袁明见他态度不错,也就没有追究,说了句“没事”就和郑爽下楼而去。郑爽临走前对那个人冷冷的“哼”了一声,那个年轻人只好苦笑着走了。

他们的房间在二层,此时船舱都很简陋,船舱里除了一张木板铺位,什么都没有。袁明只好让郑爽在木板上将就着打个盹,并拿行李中的一件衣服给她盖上。郑爽也没多说什么,实在太困了,倒在木板床上就睡了。看着郑爽闭眼入睡了,袁明刚想喝口水,却发现发现没水了。就拿上水杯,带上门去打水了。

等他回来时,发现门口围了一些人,隐约的看到一个人把另一个人按在地上,旁边的人指指点点的议论纷纷。袁明连忙分开人群挤了进去一看,见刚刚在楼梯上碰见的那个年轻人,正把一个中年男人按在地上,那个中年人不断挣扎。

袁明走过去问:“发生了什么?”

年轻人说:“刚才我路过,发现这个人在撬门,就抓住了他。”

那个中年人挣扎着说:“我没有,我没有!”

年轻人恼怒的喝到:“还说没有,要不是我发现的早,门早就被撬开了!你这个小偷!”

那个中年人还嚷嚷着:“我不是小偷”

袁明赶紧查看房门,果然发现门锁有被撬的痕迹。幸好这个年轻人发现的早,门没被撬开。袁明见状心头松了一口气,连声感谢这个年轻人。这时船上的船员被喊来了,船员问明事由以后,把那个中年人押去了船长室,袁明和那个年轻人也一起去了。

到了船长室,看着那么多彪形大汉恶狠狠的盯着他,那个中年人心里害怕极了,很快就把事情全招了。事情很简单,那个中年人在甲板上垂涎郑爽的美色,跟踪到船舱,等袁明出去了,就准备撬门进去作案。刚好被这个年轻人发现了,抓了个现行。

事情清楚了,这个中年人被船长关了起来,等靠岸后交给警察。袁明感谢的问了年轻人的名字,这个年轻人说他叫郭兆树,是海楠人,家里一直是做木材生意的。

怀着感激的心情,袁明和郭兆树成了朋友,准备邀请他去了自己的船舱坐坐。但突然想到郑爽还在熟睡中,就没有回船舱,而是在甲板上两个人坐着说话。

郭兆树说,他家里主要经营着黄花梨和小叶紫檀的生意。他家世代住在昌江,那里是华夏著名的黄花梨产地。他告诉袁明历史上昌江的黄花梨就是贡品,只是解放后破四旧,黄花梨就断了销路,他家也因此破落了。改革开放后,他家走通了H港和湾湾的渠道,有机会向港商和湾湾卖一些黄花梨。不过由于政府管的严,他家一年也卖不了多少。而且不敢走大料,只能小料一点点的出货。

袁明听他这么一说,才想起海楠的黄花梨,那可是绝对的稀有资源!黄花梨又称海楠黄檀木、海楠黄花梨木;是红木中的极品,因为它花纹美丽、色泽柔和,有香味,容易进行深颜色和浅颜色的调配,可表现出浅黄、深黄、深褐色,具有加工性能良好,软硬轻重适中,不易变形等特点。

海楠黄花梨,产于海楠地区的一种名贵药材,因其炫丽漂亮独特的纹理药用价值和味道而广为人知。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木部第三十五卷“榈木拾遗”一条中提出:“(榈木)木性坚,紫红色。亦有花纹者,谓之花榈木,可作器皿、扇骨诸物。俗作花梨,误矣。”李时珍认为有花纹的榈木,谓之花榈木,平时众口广传的“花梨”说法为误传。

虽然普通黄花梨十几年就能成才使用了,但那只是能做首饰的小料。而作家具的上品黄花梨都需要百年的栽培才能成才,所以到了后世黄花梨已经绝迹了。现在的黄花梨因为知道的人太少,还没什么销路,不过十几年后就能卖到2、3万一斤的价格,还有价无市!如果现在出手拿下,日后仅仅这些木头,就能比黄金更值钱。

他问了一些昌江的黄花梨情况,郭兆树告诉他,目前山下还有很多大料没有被砍伐。而且很多村民家里的房子,都是用黄花梨盖的!所以那里的黄花梨资源有很多。袁明说了想投资的想法,郭兆树很惊奇这个少年怎么会有钱投资黄花梨的?袁明没仔细说,只是请他帮忙问问村里,外人可不可以承包山地。

郭兆树满口答应了,袁明便和郭兆树相互留了通信方式,约好等自己忙完了,就去昌江拜访郭兆树。郭兆树很高兴,千叮咛万嘱咐的,让他们一定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