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初筵(1 / 1)

昭华 惊年渡 2239 字 2023-09-09

宾之初筵,左右秩秩,笾豆有楚,肴核维旅。酒既和旨,饮酒孔偕,钟鼓既设,举酬逸逸。

所谓杯中有酒盘中有肉、举杯敬酒情深义厚,说的无非就是眼前这么个场景了。

张昭华把这一行人领到酒礼筵席上的时候,州官县官并粮长可谓是惊喜过望了,因为来宾是真正意义上的贵客,他自称是周王长史王翰。

周王是当今陛下的第五子,高皇后马氏所出的嫡子,洪武三年受封吴王,后来改封周王,封地就在河南开封这里。

据说周王四年前就被遣就藩了,但是时至今日开封府下辖大小官吏都没见过这位藩王的身影,包括在座的州官,待问起时,王翰代为致歉道:“王府尚未建成,当初选址之时,又颇多麻烦,迟迟不敢定夺,拖了许多时日只等到圣旨降下,才敢施工。也就是最近这些时日,方才完工七八成。”

说到这个周王府建工问题,州官倒是听闻过,道:“闻说王府所建之地,乃是宋朝宫殿遗址,可真?”

王翰点头道:“不错。正是因为乃是故宫遗址,又听闻地下仍有王气,所以不敢施工。万幸禀明圣上,并没有忌讳,仍选了此地辟府。”

在座的宾客便又说了一番宋朝开封府的奇闻佚事,取酒赞贺一番,宾主共饮。

州官又问道:“为何只见长史,不见周王殿下?”

“殿下与燕、楚、齐三王驻中都,准备今年的祭典,”王翰答道:“但是开封这边府内工期快到了,也不能无人照管,便先遣我回来。”

王府的长史职责也很大,掌管一府内的政令和内事。

主席上王翰和州官粮长他们觥筹应答,西席那边张昭华和高炽、高煦两个努力开吃着。

张昭华刚往嘴里塞了一勺鸡丁,就见高煦那里居然扒拉开了所有胡萝卜,只挑大块的鸡丁吃着;她再去挖的时候,一盘子的鸡肉已经没了。

不至于吧——她再一看,这兄弟俩见肉便吃,连农家的腊肉也没有放过,要知道这腊肉是村里人家自己做的,不知道是腌制的问题还是最后风干的问题,总之有一股莫名其妙的怪味,张昭华虽然也爱吃肉,但是却不吃这腊肉。

“看你们也不是普通出身,也没有缺吃短穿的,”张昭华忍不住道:“怎么一副八百年没吃过肉的饿死鬼相?”

“你不知道,我们刚服了小功出来没多久,”高煦一边说一边往吐出嘴里的骨头,道:“就又碰上了孟冬祭祖,全要食素,折腾下来整整八个多月了,愣是没动过荤腥,嘴巴都淡出个鸟来了!”

“二弟,”高炽不赞同地看了他一眼,跟张昭华解释道:“我们并非出身富贵,祖上其实也是贫农,家祖常说俭以养德,吃肉少一些本是应当,何况又不缺菜和饭。”

这个倒是有听过类似的例子,有一些人家家境殷实,但是为了激励子弟奋发读书,便控制他们的食肉量,有的甚至是规定书读到和身高一样的时候,才许吃肉。

“令祖所言甚是,”张昭华点头,又问道:“冒昧问一句,你们服的小功,是给——”

“小功”是丧葬“五服”中的一种,是用熟麻布做成的丧服,比“大功”稍细,故称“小功”。这种丧服要穿五个月,比如为本宗的曾祖父母、堂姑母、已出嫁的堂姊妹等服丧,为母系一支中的外

祖父母、母舅、母姨等服丧,都要穿这种丧服。

“是外祖父去世了,”提起这事,俩兄弟都有些郁郁:“年刚过完得了音讯,爹娘便带着我们南下奔丧来了。”

“你们家不在河南啊,”张昭华道:“那你们还是要回去?”

“等年终尾祭过完,我们就走了,”高煦道:“我不惯南边的气候,开封这里来还好许多,中都那里,真是冷得人牙关打颤。”

这话让张昭华恍惚想起前世读大学的日子,也是北方人去了南方,南方冬天着实难熬。

“这么说你们是北方人了?”张昭华道。

“我们家在北——”高煦嘴里含了一块鸭脖,呼噜呼噜说不清楚,高炽道:“我们家在北地通州那里。”

“你们那里冬天怎么过,”张昭华并不知道通州在哪儿,道:“烧炭吗?”

“烧啊,”高煦道:“每年过冬,都要烧一屋子的炭,那味道呛人地不得了,稍微一拨拉,火星还能蹿起来这么高——”

他兴致勃勃地比划:“我们用的炭,叫石炭,这么大,黑球一样,火力足;到了南方一看,才知道都用的竹炭,还有用硬木烧的红箩炭,没有烟味,反而有清香。”

“等我们一问才知道,这红箩炭居然是通州这里产的,”高煦道:“通州这里不论是官宦人家还是平头百姓,都没有用上这红箩炭,都运到京都贵人家里去了。”

张昭华刚想到卖炭翁,就听到高煦道:“我们北地冬天还烧炕,怎么南方就不烧——”

“怎么不烧,”张昭华道:“我们这里就烧啊。”

高煦惊讶道:“你们也烧炕?”

“我们河南也是北方啊,”张昭华道:“北方人过冬,怎么会不烧炕呢!”

“河南怎么会是北方,”高炽笑着摇头道:“河南是中原。”

“是中原是中原,”张昭华道:“只不过和陕西、山西、山东等比较接近,与湖南、福建、广东相差较远罢了,别说是习俗上差不离,就是吃食上,也独爱面食!”

张昭华忽然想起一件事,道:“你瞧,咱们北方人说话都能听懂,去听南方方言,着实费解!”

“我们也会说官话,”高炽说了几句,笑问道:“听得懂吗?”

张昭华惊讶万分:“这不就是南京话——这就是官话呀?”

“这就是官话,”高炽道:“刚才我们说的是由六朝金陵雅音演化而来的南京话,你以前听过吗?”

“没有,”张昭华上辈子听过极为相似的发音,但是这辈子却是第一次听,道:“那咱们现在说的是什么话?”

“是中原官话,”高炽笑道:“我们家那边,还有北平话。”

“为什么国朝官话要说吴侬软语,”张昭华不解道:“中原话不好吗?”

“雅音是以古中原为正,只是鉴于中原地区经历金、元二朝,已经多融合了北方民族的音腔,已不算正统雅音,”高炽耐心解释道:“所以才确立由六朝金陵雅音演化而来的江淮官话作为标准国语。”

张昭华明白了,点头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