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与满清的议和(1 / 1)

崇祯十一年六月底。

在随着大量银钱撒出去后,威武城的粮食危机问题,又一次得到了有效的缓解。

几乎每隔半个月时间,都会有大量的粮食运进威武城。

而镇国将军府银库中的银钱,则是在急剧的缩水。

不过,刘博源对此一点也不在乎。

毕竟现在这个时候,粮食可比银钱管用多了。

每天都有大量的流民,前来威武城投靠。

而充足的粮食,则是保障了流民的生存机率。

七月初。

远在归化城的杨勃送来了一个好消息。

目前在归化城与海德金营地,已经开垦出上万亩的田地了,而且也都已经种上了粮食。

预计在九月份的时候,将会迎来一次大丰收。

收到这个好消息的时候,刘博源也终于长舒了一口气。

只要熬过了今年,那明年的前河套平原,就会迎来爆炸式的发展。

嗯......

还是要继续加大移民力度,争取在明年开春之时,移民数量能达到五万人。

......

七月中旬,紫禁城。

东暖阁之内。

“杨爱卿,目前三月剿贼的期限,已是过去了半年有余,然大明境内的流贼仍是没有完全剿灭,朕心难安啊!”

最近这段时间,崇祯皇帝不仅收到三边总督洪承畴请求援兵的奏折,且还有四川的蜀王也写了来信,要求崇祯皇帝尽快剿灭流贼。

另在河南、陕西等地,又有小股流贼起事造反,一刻也不得安生。

于是,寝食难安的崇祯皇帝,便唤来了杨嗣昌,商议解决流贼的问题。

对于彻底解决流贼的问题,杨嗣昌也是没有丝毫的办法。

虽然看着参与剿贼的官军十分的多,可是真正能拿得出手的官军队伍根本没有几支。

许多精锐的官军,都还在九边与辽东之地。

在中原大地之上,就左良玉、贺人龙、曹变蛟等人的官军队伍,颇有一些战斗力。

其他的卫所军或当地驻军,根本就拿不出手。

这也就导致四川的李自成等流贼,能猖獗至今。

而洪承畴纵使有万般能耐,也是无可奈何。

“皇上,如今流贼难灭,说到底还是没有精锐边军的参与。若是有精锐边军参与剿贼,定可定期灭贼!”

杨嗣昌也是明白其中的缘故,故而一针见血的说出流贼难灭的原因。

崇祯皇帝听后,也是认同的点了点头。

“杨爱卿说的是没错,可九边官军是用来防备草原鞑子与满清的,轻易调动不得。”

“皇上,微臣有一办法,既可保证剿灭流贼,又可避免外敌不会入侵!”杨嗣昌低首作辑的说道。

“哦?杨爱卿有何办法,速速道来!”崇祯皇帝一脸急色的催促道。

杨嗣昌深吸一口气,缓缓吐出了几个字:“与满清议和!”

与满清议和?

崇祯皇帝心下一惊,面色仍未有丝毫变化。

杨嗣昌见状,继续说服道:“皇上,攘外必先安内,只有先暂时与满清议和,才能抽出兵力剿灭流贼!”

“可是,满清与我大明之间,有着不可缓和的仇恨。我大明不知有多少百姓,死在了满清的手上。”

“若是与满清议和的话,恐会遭到朝臣的反对与百姓的唾骂!”

崇祯皇帝虽然有些意动杨嗣昌的提议,但却又担心议和后所产生的后果。

毕竟他堂堂一国之君,竟然主动与曾经的家奴议和,这着实有失他皇帝的颜面。

善于察言观色的杨嗣昌,见崇祯皇帝面露意动之色,但却又不想担下被臣民唾骂的责任。

于是,杨嗣昌再次说道:“皇上,切不可再犹豫啊!现今唯有此法,才能彻底解决流贼之事!”

崇祯皇帝从龙椅上起身,来回的在御阶上走了几圈后,这才停下脚步,转头对着御阶下的杨嗣昌说道:“杨爱卿,你先派出人手,去辽东打探一下皇太极的口风。”

“记住,此事切不可声张,也不能让太多人知晓!”

崇祯皇帝最终还是没有下定议和的决心,只是命杨嗣昌先去探探皇太极的口风。

七月十八日。

杨嗣昌暗中指使辽东巡抚方一藻,偷偷派遣一算命先生周元忠去盛京打探口风。

皇太极在知晓周元忠的来意后,很是热情的接待了周元忠。

并且,皇太极明确表示,若是真有议和的决心,他即可撤走在锦州的所有兵马。

杨嗣昌在收到皇太极的表示后,立即就向崇祯皇帝汇报了此事。

崇祯皇帝听后也是大喜,秘密派遣宁锦监军高起潜、巡抚方一藻负责和谈事宜,可便宜行事。

随后,高起潜与方一藻再度派遣周元忠,前去盛京与皇太极议和。

周元忠的再度到来,使得皇太极以为和谈有望,又是大肆款待了一番。

随后,皇太极给高起潜与方一藻书信一封。

信中言明:若是真有议和之心,请速派朝廷官员前来和谈,如若不然,夏秋之际必有举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