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9 烟笼寒水月笼沙(1 / 1)

知道即将能回家去了,四格格也就不像刚才那样沮丧了。

她走上前来,细声细气的对着宁樱还道了谢。

正好三格格也喊着肚子饿了,于是宁樱带着两个女孩子,一起用了点夜宵。

因为身在江宁织造府,送上来的点心中,也有部分是金陵风味小吃,滋味与京城相比,自然大不相同。

灯火下,两个女孩子都吃得津津有味。

不一会儿,瓜尔佳氏果然亲自过来接四格格了。

她脸上的妆容瞧着微微有些花,眼下也是大大的黑眼圈,只差没哈欠连天了——一看就能看出来:她大概本来回去都准备歇息下了,结果又被奴才过来报了说四格格睡不惯。

四格格看见瓜尔佳氏过来,立即就扑了过去,一头扎在了额娘的怀里。

等到这一对母女前脚出去了,后脚宁樱才把让人把三格格叫过来。

她瞧着三格格,意味深长地问她:“你刚才是真睡着了?”

三格格一张小脸刷的就红了。

她背着小手手,扭扭捏捏地在原地站了一会儿,才东倒西歪地依偎在宁樱身旁,开始撒娇:“额娘…”

第二天,风和日丽,万岁自起床之后,便赐膳于曹玺之妻孙氏。

这位孙氏,在康熙年幼的时候,曾做过康熙的保姆,因此康熙对她感情十分深厚。

赐膳之时,康熙更是称孙氏为“吾家老人”。

曹家荣耀之极。

随后,帝驾亲自去往了明孝陵。

康熙帝沿着陵墓的甬道前行,行三跪九叩首礼到二门外,然后又在陵墓地宫前面的城楼敬酒,祭拜朱元璋。

途中,康熙发现陵墓内的宫殿破旧不堪,满地荒草、一片萧条。

于是他当场就下令直郡王和四阿哥、大学士一起负责修建重整明孝陵殿内。

直郡王和四阿哥郑重领命。

康熙祭拜完毕,出来又在众人面前道——说是明太祖虽然出生于草莽,却一统江山,平定中原,足见其才能,明太祖所制定的许多制度都是极其明智的,大清更要好好学习这些制度。

不管是不是拉拢人心,江南的士大夫以及明朝遗老们当朝就红了眼眶,一个个用袖子擦着眼泪。

等到从明孝陵出来,康熙便去了演武场,燕子矶。

待得暮色深浓时候,又入了秦淮河。

帝驾所到之处,十里秦淮两边挂满了喜庆的灯笼。

宁樱坐在后面宗室命妇们的船上,船上覆盖着织锦,装饰着彩旗、缎带和丝结,侍卫们拱卫在船队两侧,队伍几乎快绵延了整条秦淮河。

三阿哥坐在宁樱怀里,一边吃着小手,一边好奇的抬头向外看。

水上湖风阵阵,正是惬意无限之时。

宁樱从画舫的窗户看出去,就看见两岸边挂着有球状灯笼、方形宫灯。

也有许多兔子、莲花、月亮宫灯,灯上绘有各式图案,灯下丝穗随风摇摆,重重叠叠的密布在一起,远远望过去,一片灯月交辉。

再映着波动的水光,灯影横斜,美不胜收。

河岸两边彩坊绵延,张灯结彩,人流如织,十分繁华。

路上虽然有无数的百姓,但是居然并没什么嘈杂之声——随行官员早已安排好人员管束。

康熙见此盛世繁华,不由地微笑起来。

但是很快,他脸上的笑容就淡了,又把金陵的官员叫来,道是他自从京城出来,一路反复强调不可铺张浪费,滥用民力,之前也曾经谕示——说是禁止结彩及过分铺张,为何如今到了金陵,又结彩预备船只?

当地官员听着一愣一愣的,等到反应过来之后,跪在地上,肚子里就直喊冤。

真他娘的比窦娥还冤!

皇上虽然说了不许浪费,但是谁敢真的清汤寡水,简单寒酸地去招待?

不要乌纱帽和脑袋了吗?

再说了,万岁爷在京城里,享尽了天下繁华,便是这十里秦淮上铺张一些,又算得了什么?

而且更冤的就是:万岁倘若觉得这样铺张不好,那就不要上画舫啊!

万岁爷兴致勃勃的玩了半路,忽然就变了脸,怪官员预备船只。

这…这样很难办事啊…

好在跪在下面的都是人精——一个个都是从科举中削尖了脑袋考进来的,又在官场跌摸滚爬多年,一张嘴早就练得能把死的说成活的,把黑的说成白的。

当场就有官员赶紧打起了圆场,只说这是金陵城当地一贯的民风所在。

金陵曾六朝繁华,十里秦淮更是靡丽所在,不少民众常爱坐小船在秦淮河上游观,又或者在河边散步,也是有的。

更何况这次万岁幸巡前,官府已向百姓传达过谕旨,要求一切从俭,不许铺张浪费。

但民众感恩皇上,要表达自己的一片爱君之心,又想目睹盛驾,于是非要这么迎驾不可,官府也控制不住。

果然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康熙听着听着,脸上便渐渐地显出了笑容。

四阿哥和直郡王对视了一眼。

后面的画舫上,又有乐班吹奏丝竹,一声声袅袅地顺着水面飘荡了过来。

弘晖和弘昐被四阿哥带在身边,宁樱身边只带着三个孩子。

三格格坐在后面的船上,伸手挽着二格格的手臂,很高兴地就道:“二姐姐,你听!”

她伸手往前面的方向指去。

宁樱侧耳倾听了一番,也听见前面有乐班的声音,笛声清越、十分动听。

三格格玩得很高兴,坐在船舱里,连连地就说还是水路好玩,要是接下来的行程能一直都坐船就好了。

在陆路上走,天天坐马车,颠的人好难受。

二格格也有同感,跟着就点了点头。

三格格听了一会儿前面的吹奏,就连连夸赞了几句好听,又说若是能带一个乐班回京城就好了。

想听的时候,随时让他们来奏乐、清唱。

前面的御舟之中,不一会儿已经布上了酒菜,四阿哥和直郡王、还有另外几个阿哥们,因为万岁在此,又在一路问官吏当地民情。

众人不好太多谈笑,于是只是闷头坐着喝酒吃菜。

送菜的宫人们流水一般不断绝,菜品连续地送上来。

不一会儿,四阿哥就觉得肚子里有七八分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