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安排(1 / 1)

斩碎诸天 白翼龙 3524 字 3个月前

“不玩了,我得回去照顾媳妇!”

李雪娟听到消息,当即决定中止游玩行程,直奔京城。

赵月桂以四十五岁“高龄”怀孕,确实需要高度关注。

李雪娟是出于惯性思维,关爱怀孕媳妇是身为婆婆的觉悟。

上次怀海棠的时候,自己远在一线天不知道,是冯楠前后照顾的。为这事,雪娟心里多少有点不舒服,她觉得人家有嫌弃自己的可能。

这一次,说什么也不能再让冯楠独占。是你家闺女没错,但那也是我孙家的媳妇。她肚子里怀的,是我孙家的崽崽!

夫人有要求,孙铮只能跟在身边喊六六六。

别的不行,说起伺候人这一套,孙铮可以相当理直气壮的说一句,全世界所有人加一起,都是垃圾!

想我孙国师,乃是师承三宝太监…呃,不要在意那些细节,只要知道咱正经受过皇家教育就行了。

四合院的硬件已经相当完善,小是小了点,但只住自家五口,再加两个生化人管家,那是绰绰有余的。

经过清末乱世和解放初期的各种折腾,宅子现在的布局已经有点没眼看了。

孙铮以前自己没住,当然无所谓。现在要陪媳妇在这边伺候月子,习惯性的打算把环境改善一点。

喊了海棠丫头过来,爷孙俩凑一起,嘀咕半天,弄出了个住宅翻新方案,投放几只变形金属机械做先期准备。

准备工作完成,就让李雪娟陪儿子媳妇出门散步。等他们离开,大手一挥,整个宅院瞬间进入蠕动状态,只用十几分钟,就完成了全新设计。而这一次,全屋核心结构全部都由变形金属承担,以后要做什么改动,只要把图纸提交给生化人,就可以快速完成。

海棠对这东西极其眼热,回到自己房间,按不住心思,反复给自己房间做调整,好像得到新玩具的小孩子,开心的不得了。然后当场宣布,要用前面的倒座房做自己的工作室驻地,以后就不用再跑出门去受罪了。

等到孙鸿浩和赵月桂散步回来,发现家里好像有点不太一样。回到自己房间,赫然发现内部结构已经变的有点像广寒宫里那种。甚至在自己卧室后面,还发现了一间专属的医疗室,可以让赵月桂随时自检。

嘿,早知道怀孕就能让老爷子换一套智能住宅,那…对上赵月桂的眼神,赶紧表示夫人辛苦了,这种事,当然是随缘了,强求不来的嘛。

孙铮对于儿子媳妇能够放松脚步,停下来歇一歇,表示很欣慰。

赵月桂的怀孕,看上去似乎只是个单纯的偶发事件。但这件事情本身,就代表着孙鸿浩夫妇对工作和生活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早前放出去那些技术,已经足够让中国沿着高速通道狂奔二十年了。他们再继续呆在实验室里也没什么实际用武之地,再奇妙正确的理论,也需要能够及时消化,转化为前进助力才行。

苏俄的解体,给了孙鸿浩一记重拳提醒。他这才意识到,原来与大众脱节的尖端技术,竟然可以把一个世界头号强国生生拖垮!

这时候,他就越发感激自家老爸,悄悄安排了那么多人,用土豪式砸钱包养,不断提供资金支持,才让他渡过了最艰难的那段时间。

当然,经过几次类似操作,举国上下也都意识到了新技术转化的玩法。后来的专利就算转让,也会给国内企业留下足够多的发展空间。

归根究底,自家老爸才是尖端实验室越折腾越富的真正源头。

现在难得从实验室暂离,回来休息一段日子。孙鸿浩越来越喜欢缠着孙铮问东问西,甚至经常因为过多占用老爷子的时间,被海棠各种言语攻击。他不敢对海棠发飚,就只能虚心接受,然后坚决不改。这一点,也像极了孙铮的作风。

赵月桂怀孕的事,不只是孙家的喜事,也是老赵家的喜事。甚至是整个尖端实验室,乃至整个领导层都热切关注的大喜事。

获得消息的第二天,冯楠就趁机递交了退休申请,要亲自回来照顾女儿。她本身就是医生,自我感觉在这方面有优势,然后一进孙家小院,就不可避免的被孙家这些未来科幻风格的设备打击到心神失守。要是她们医院有这样先进的设备,那么…然后就被女儿请去密室做了保密谈话,只能把这事咽回肚子里。

赵月桂告诉自家老妈,要不是您退休了,我都不敢让您见这些设备,就是担心您生出这种念头来。

冯楠接受了保密安排,索性直接搬进了孙家宅子。然后每天和亲家母李雪娟争夺女儿的陪伴权,互相各种斗心眼的小把戏,玩的不亦乐乎。

赵刚得知消息,想过来劝劝自家夫人,毕竟家里也有两个媳妇,还有另一个女儿呢,你这样偏心偏顾的,容易让他们几个小的闹意见。

在孙家住了一夜,然后决定也要提退休申请。毕竟现在是高科技强军时代了,他们这些老古董,已经有些跟不上形势了。就应该给年轻人让出位子,让他们发挥嘛。

孙铮当然无所谓,正好把隔壁家的四合院顺便买下来。孙老爷子最擅长的就是用钱开道,别说不是钱的事,无非就是个多少嘛。要不然,帮你家搞几个出国名额?还不行,美国长青藤学院的留学名额行不行?

一连串组合拳出手,附近几家旧院子的主人都找上了门。您不是喜欢这种老宅子吗?我们家的也卖。不要留学名额,只要能给我们一家人都办个移民就行。

没办法,这年头,国人眼界刚开,顿时就被西方的花花世界迷了眼。心心念念就是去大洋彼岸投奔新生活,民间炒的最热的说法,哪怕在美国给人刷盘子,赚的都比在国内做专家教授多。

成吧,难得能住这么近,都是邻居。邻居有困难,最乐于助人的孙老爷子当然愿意搭个手了。毕竟,助人为快乐之本嘛。

不到半年功夫,整个胡同两边,十几座四合院,全都转到了孙家名下。其中也有几座院子,主人不是想出国,只是单纯的想卖掉套现。因为房子里被安顿住着租客,自家还不能赶人,只能委曲巴巴的受气,索性就卖掉换钱,省了以后再受那闲气。

院子到孙铮手中,那帮以前讲不通理的人,先后都顺利的搬离出去。还是那句话,能用钱解决的事,都不叫事!不要钱,要不要工作?外企的高薪工作,你自己不稀罕,就没个亲戚朋友啥的?

实在不愿讲理的,我们请赵军长带上几个部队指导员,给大家提供一点上门的政策指导服务。增进一下军民鱼水情嘛,就问你感动不感动!

91年初,初春未至,残雪未消季节,赵月桂在自家医护室顺利产下一子。

赵月桂躺进医疗舱,正在和妈妈、婆婆聊天,孩子就顺利出生,并且做了全面清洗、护理等工作,全程无痛,甚至无感。

冯楠第一次见到全自动医护平台的强悍实力,不得不惊叹科技的威力。然后悄悄拉着赵刚上去做了个体验,得出数据是他比大多数青壮年都健康。冯楠自己也做了检测,出是差不多的数据。

两口子回忆对比,发现这些变化都是从十年前亲家公回来之后,那次一线天之行开始的。所以,亲家公公其实早在不知不觉的时候,就帮我们调理了身体,却从来没有提过半个字…果然是高人呐,人家根本没把这事放在心上。

可惜自家老爷子去的早了,不然舍了老脸,蹭着这件东西用一用…对了,前事不可追,后事犹可补啊。这以后有了这个宝贝撑腰,家里人的伤病,那还能叫事?

孩子满月,冯楠和李雪娟因为给孩子取名的原因,也整整争执了一个月,谁也无法说服对方。

孙铮明智的没有掺与其中,问就是忙着和海棠做那些旧房改造呢。以后京城大改造,这种地方如果不能及时适应时代,极有可能会被那些无良开发商弄成商业楼来赚黑心钱。为了避免如此鲜明的传统建筑消失,我们爷俩得负起这个责来。

李雪娟恨的不行,回头就接着和冯楠皮笑肉不笑的互相掰扯。反正上回海棠的名字是你家取的,这回轮也轮到我了。

冯楠就解释,上回海棠那名,是我爸给取的,那是长辈做的主,也不是我说的呀。咱也别急了,就商量着取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呗。我觉得这个字就不错,亲家母你瞧着怎么样?

不明究里的赵刚某次来探望,一不留神差点陷入语言陷阱,急的满头大汗,最后假装要上厕所才躲过一劫。找到孙铮时,还一个劲的感慨,当年只身赴敌营,说服伪军反正都没今天这么凶险啊。

孙铮大笑,指着旁边一间四合院,问他满不满意。

赵刚进去转了圈,出来才回过神,这院子是送我的?

海棠告诉他,不止是他们家,隔壁就是给李云龙爷爷和秀芹奶奶的,还有换芹奶奶他们,这几年退休的老伙计,家家都有份!

好嘛,这就被安排停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