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交谈(1 / 1)

在宁静的山中,有一座二层小楼,它安静地矗立在那里,仿佛与世隔绝。这里的住户不多,只有30几栋小楼散落在山间,每栋小楼都显得格外精致。这些小楼虽然不大,但每一栋都似乎蕴藏着深深的故事。

在这里,时间仿佛凝固,让人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安宁。

两个月前,宋江在这里离开,那时的心境还有些许的浮躁。而今日再次踏入这片土地,感到内心异常的平静。

推开门,院子里热闹非凡。原来,老首长家的子女和孙子女都回来了,这让老首长十分开心。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与老首长的慈祥笑容,构成了一幅温馨的家庭画卷。

不想打破这份安静,但门一开,大家都看到了他。与成立云一起抱着箱子进来,放下箱子后,成立云便自行离去。

老首长的子女们看到他,纷纷打招呼,那份熟络和亲切。

“兵哥,横哥,红梅姐你们好啊!”宋江给他们打着招呼。

“首长,快过年了,提前过来给您和阿姨,还有哥哥姐姐们拜个早年。”宋江向老首长表达他的心意。

“有心了!”老首长轻轻摆摆手,示意他坐下。简单的动作,充满了长辈的慈爱和尊重。

老首长家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张横是老大58岁已经内退,基本没啥事,在家带带孙子,老二张红梅55岁,在沪市做生意,在商业界也是小有名气,张兵42岁。

“家里一切还好吧?父母身体还好吗?”老首长关切地询问着他们的家庭状况。

“挺好的,爸妈都在家里务农,大哥在外打工,弟弟还在家上高中。”

“嗯,现在年底农活不多,你们一家可以好好过年了!”老首长的妻子陈莹,78岁,也在一旁热情地询问。

“谢谢您的关心。”宋江感激地说。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种情感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那就是爱情。老首长和阿姨,曾经在战争年代并肩作战,一起走过无数的风雨。他们的故事,是对爱情最美的诠释。

他们是1949年参加工作的离休干部,经历过战争的洗礼,也见证了新中国的成立。他们没有金婚的概念,却在岁月的沉淀中,用一生的陪伴书写着不朽的传奇。

老首长家人跟宋江都非常熟悉,老人家都非常和蔼,宋江在老首长家学到很多。

“你们先聊着,我带着妈出去转转。”子女带着阿姨走了,只剩下老首长和张兵。

张兵的心情非常好,可能是好事要来了,对宋江的到来也很高兴,看的出来,经过上次的谈话,对自己有点另眼相看的样子,便开口问道:

“小宋,退伍回去手续都办完了吧?现在的档案在哪里?找到工作没有?”

宋江赶紧说道:“谢谢兵哥关心,所里的手续都办完了,档案也已经寄回县里的民政局,等着下一步找到工作在把档案调到工作的地方。”

宋江与张兵、老首长,就像是三位老友久别重逢。虽然知道他在省委组织部担任要职,但并未直接点破。深知,张兵的身份并非简单的标签,而是多年努力和付出的见证。

宋江轻轻笑了笑,“我刚退伍回去,家里有许多琐碎事情等着处理。加上快过年了,我想好好陪陪父母,和兄弟姐妹一起过个团圆年。年后再出去找工作。”话语中满是深情。

张兵听后,不禁感叹:“是啊,我也是为人子、为人父,知道家庭的重要。有时候,工作虽然重要,但家人更是无可替代的。当年为了事业,也曾长时间离家,多亏了大哥和姐姐的照顾,才能无后顾之忧。”他的眼中闪烁着对过去的回忆和对家人的感激。

宋江立刻附和:“您说得对。子不养,亲不待。家人的陪伴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我这次回来,也是想好好感受家的温暖。”

张兵满意地点点头:“你能这样想,说明你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事业固然重要,但家庭的力量更是支撑我们走下去的动力。”

宋江趁机恭维:“您的成功并非偶然,背后肯定付出了我们看不到的努力。”

张兵听后心花怒放,两人的对话如春风拂面,彼此的心灵得到了深深的共鸣。

聊了会,张兵突然话题一转说道:“离开部队3个月,思想有没有松懈?有没有放弃学习?这样吧!我考考你,你既然是农村人,你觉得你们村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想到这个问题可能难度有点高,有些难为宋江了,毕竟他没有在体制待过,对这些可能不是很清楚,也没有研究,怎么感觉现在见一个人就要探讨一下这个问题?难道是要去地方任职,有点迫不及待的试验了,自嘲了一下,便说道:“别紧张,不知道也没关系,当做聊天,把你在农村的经历说说。”

这个问题对于张兵来说可能无关紧要,但对于宋江来说很重要,完全就是送分题,张兵也不可能无缘无故询问话题,宋江很重视,稍微沉吟后说道:“兵哥,我结合自己的所看,所闻,所学谈几点粗浅之见,您别介意!我觉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