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隆!
铸银所大门被暴力撞开。
苏州府知州战战兢兢地走出,看见江南郡郡守后,不顾一地的血污连忙跪拜在地。
“大…大人,下官让您失望了。”
郡守神色复杂地看着跪在地上的知州,看着他满头白发。并没有声色俱厉的斥责,也没有手下犯事的惊怒。而是轻声问道:
“岑藩,你做的事神捕卫那边已经告诉过我。
但你能给我一个解释么?正五品知州,一年的俸禄也有二百两白银。虽不能让你大富大贵,但也不至于让你留宿街头。”
知州看了一眼倚靠在门框的潘夷,将事实和盘托出。
原本的知州,也是一个清正廉洁的好官。但在十二年前,妻子忽然重病不起,家中年事已高的双亲更是汤药不离身。他的儿子也即将入学,每年请先生和置办书目,也要一笔笔的银子。
高昂的汤药费,繁重的学费,让他一个知州二百两的俸禄,显得是如此捉襟见肘。
几年的积蓄已经见底。
就在这时,担任护卫的潘夷给他指了一条“来钱的门道”
饱读的圣贤书,以及深刻印在脑中的律法让他下意识地拒绝。但银子,白花花的银子让他无法抗拒。在经过数次思索,数次宿醉后,他最终决定按照潘夷所说的试一试。
一年后,当五百两白银的分红在眼前出现,将银子的窟窿全部堵上,甚至还好好地吃了一顿后。知州当晚独自一人痛哭一场,知道自己再也停不下来。
连着十年,毫无差错。
“大人,无论是挪用官银,还是教唆捕快抗法都是我做的。还请从轻发落。”
“不!是我知道晋升无望,已经做好了老死在苏州府的准备,这才会选择挪用官银。
潘夷支撑着摇摇晃晃的身体,跪在岑藩身旁。
“你的罪我自会发落,但这件事你揽不下来。
岑藩,但你知不知道…哎算了,你自己看吧。”
郡守从怀中取出一份折子递给岑藩。岑藩看了一眼,顿时痛哭流涕。
折子内容如下:
“苏州府知州岑藩,于任职十八年间为官刻苦,从政毫无差池。治理有方,爱民如子,深受百姓爱戴。下属数州府,唯苏州一府大小案件连年最低。
故下官以为,此乃可造之材,可酌情擢升岑藩。”
第二天,神捕卫和孙冬二人于卿玉楼包间内对坐。
卿玉楼是苏州府有名的一间酒楼。倚靠溪水修建而成,在三楼包间更能眺望苏州府美景。
岑藩和潘夷已经被押走。接下来会有神捕卫的专人对他们进行审判。
木章捕头没有审判权,要到银章甚至是更高才能逐步获得。
这一方面是担心刚掌握权力的神捕卫新人,感受到了权力的美妙,从而走向不归路。另一方面也是对羽翼未丰的他们进行保护,受到受审者亲友的人身报复。同时,也防止有势力的影响对他们带来压迫,导致审判不公。
“孙冬,这次镖银案能顺利破获,你功不可没。来,我敬你一杯。”
对饮过后,孙冬说道:“大人,我可否冒昧地问一下,您的武功修为…”
“后天中品。还有别再叫我大人了,这几天都被你一口一个大人叫的快飘了。我叫王展鸿,如果不介意,以后就叫我王大哥吧。”
后天,是凝息境之上的修为。放在白阴县这种小地方,如果有一名后天武者开宗立派,也算是一方豪强势力。
就算是苏州府,也算一方好手。
“好的王大哥。我还有一点不理解的地方,郡守大人是不是也有武功在身啊?我看他目露精芒,脚步沉稳有力,不像是个普通的读书人。”
王展鹏喝了口酒,又夹了一筷子菜。
“是的。我们乾元帝国尚武,就算是文官,在从四品以上都有着硬性的武功要求。江南郡郡守,正三品大员,更是一名先天上品的强大武者。
这次案件说大不大,但说小也不小。如果有心人在朝中参他一本,往小了说也是约束不力。恐怕对他日后的仕途有影响。
不过说到武功,孙冬你有没有兴趣去稷下学宫就读?凭你的军功,还有这次协助破获镖银案的功劳,足够给你争取一个特招名额。”
“稷下学宫?”
在王展鹏的解释下,孙冬对此有了初步的了解。
乾元帝国,有着三座由皇室直接操办的顶级学府。三者分别是天元书院、稷下学宫,以及南海学府。学制三年,学费以及最基本的食宿费由帝国承担。
当然了,你想在食堂吃顿好的,或者是住的地方好一些,就得自掏腰包。
许多出生寒门的学子,视为鱼跃龙门的唯一机会。
三座顶级学府,虽各有侧重,但包含了儒释道,兵法农,阴阳五行纵横等等大小学说。所有的学员和夫子在内都可以自由地进行学术探讨。
稷下学宫,更偏向儒、法两家。
绝大部分顺利结业的学生,都会作为帝国培养的直系人才,被分配到帝国庞大的官员体系之中。当朝的四品官员,有六成以上或多或少和这三所学院有着联系。
就王展鹏所在的神捕卫,每年招收的新人,有七成以上都是这三大学府的法家学生。
三大学府的招生也各不相同。
天元书院,偏向王公贵族的子弟。在注重学业的同时,也重视琴棋书画的传授,借此修身养性。每一位天元书院的学子,无一例外气质出尘。
在踏青节时,往往能收到许多来自名门闺秀的绣帕。
南海学府,偏向当朝的基层官员。在三家学院中最重视实干,每一位学生都有着硬性的基层实践指标。
而王展鹏所推荐的稷下学宫,相对之下招生范围比较广泛。
有意入学者皆可报名。
不过能不能被批准,是否能得上学习进度而不被开除,就看个人的能力以及勤奋度。
稷下学宫既不醉心个人熏陶,也不对实践有着严格要求。每日除了课业外,学子最多的课余时间便是参加“清谈会”。
所谓清谈会,便是各大派系之间的学说,进行的学术交流。在清谈会上,无论你是刚入学的学生,还是久负盛名的夫子先生,都可畅所欲言甚至直面批驳。
在清谈会之中,各项学说相互交融。为帝国提供了大量的治国要略,亦或者是在基层为官时面对伦理困境的行为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