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氏将儿子送到院门口,前面的王氏抱着女儿回头道:“二嫂,都走几年的路了,你安心吧。今天还有我跟他三伯看着呢。”
“是啊,老二家的,添哥儿又不是三五岁的小娃娃。”
周氏也背着篓筐出门了,调侃似的接了一句。
自从前些天的家庭会议之后,妯娌俩人看着对方都不舒坦,关系越来越差了。
常氏冷哼:“这儿啊,在娘心里不就是长不大的孩子嘛。”
“呵,媳妇儿都有了,还长不大的孩呢!”
周氏也不势弱。
“大嫂,二嫂,我们先走了哈。”
王氏一句话,惹得两个嫂子又开始针锋相对,为了不惹祸上身,垫着脚跑得飞快。
人都走了,常氏跟周氏自然没啥好说的了,各自做事不提。
那厢,从古溪村到高滩村私塾,一行人加快脚步足足走了小半个时辰才到。
高滩村的私塾远近闻名,里面办着蒙学与长学两个班,揽收了附近几个村庄的孩童,加起来有四五十个学子。
来时路上,一行人也遇上不少前往私塾的学生。
古溪村除了宋家,也有几个十岁左右的孩童在那边入学。
以往大家碰在一起嘻哈哈就结伴去了,今儿个看见宋添倒是窃窃私语起来。
虽说之前大家都不跟他玩,可显然也没有像今天这般用嘲笑的眼神看他。
宋添不想理,加快脚步一个人走在最前面。
高滩村私塾两个班两个夫子,蒙学班的夫子姓陈,四十多岁,留着青色的羊胡须,是个童生。
宋三才上前说明来意,夫子收了束脩,便带宋康去了院学庙堂。
那里面供着孔夫子的画像,这便是入学的拜师礼,跪一跪就是孔先人的门生了。
康哥儿收拾得干净妥当,一改往日皮小孩性情,跪在蒲团上有模有样。
王氏欣慰,感觉儿子瞬间成了小大人,正感动着呢,不想康哥儿抬头,一条黄色的鼻涕虫掉了下来。
被娘叮嘱了一早上,没想到这个时候破功。
康哥儿慌了神,这么多人看着不敢拿衣袖去擦,呼溜一声又吸了回去。
“扑哧!”
“哈哈哈…”
今天拜师礼,全私塾的学生差不多都在外面看热闹,宋康的举动让大家笑得前扑后仰。
宋三才没什么,毕竟儿子还小,王氏只觉脸面无光,等人起来了,偷偷去掐了儿子一把,痛得宋康呲牙,抱着手臂敢怒不敢言。
蒙学班的几个小娃见他吃憋,又在偷笑。
“行了,都回教舍去吧。”
陈夫子邹眉,观礼的学生一哄而散。
小胖子罗贞平快步返回教舍,见宋添独自一人坐里面看书,凑过去问道:“你弟弟拜师,怎不去观礼?”
两人同岁,三年来一直同坐一排,关系还行。
宋添回他:“无趣。”
也是,三年同桌,他对谁都不感兴趣。
不过…
罗贞平想到那些流言,脸上挂着调笑,又撞了撞他的肩膀道:“听说你有媳妇儿了?还是一朵鲜花。”
宋添翻书的手微顿,目光冷厉地看着笑得见牙不见眼的罗胖子:“谁跟你说的?”
罗贞平完全没有感觉到宋添的情绪,还责怪道:“什么啊,教舍都传遍了,你难不成还想瞒我。诶,我还听闻小姑娘长得可好看了,是你娘专门从那些地方买回来的,是也不是?”
“那些方?哪些地方?”
宋添的气场变了,双手不自觉地收紧。
九岁的少年对很多事情都是懵懂的,但这不防碍他分辨好话与坏话。
罗贞平跟宋添同岁,是高滩村人,家有良田好几十亩,是村中首富。
他贪吃体胖,暗地里也经常被人嘲笑,久而久之倒是跟同病相怜的宋添关系亲近。
要说那种地方,其实他也不知道啊,所以才会开口询问。
“我怎么知道,就想问问你来着。诶,你媳妇儿是不是真的很漂亮?”
罗贞平嘻笑,这么小就有媳妇了,是不是过两年还得抱娃娃呢。
他没有恶意,宋添攥紧的拳头总算慢慢松开了,问他:“这些话,你从谁嘴里听来的?”
“这还用听吗,私塾里的人都知道了。”
罗贞平不以为然,他觉得没什么啊,以往时常有人笑话宋添找不上媳妇,如今却是最先讨媳妇的那个,这不是好事么。
“那我再问你,最先传出这些话的是长学班,还是我们蒙学班?”
宋添的神色有少许暗沉,阿绣来到家中也就几天时间,那些童谣以及流言由谁口中传出,其实他已经有猜想了。
“这个我就不知道了,终归是你们村里那几个家伙传出来的,应该是咱们蒙学这边吧。”
古溪村除了宋家四个娃,也有五个孩子在私塾进学,有两个在长学,有三个在蒙学。
蒙学跟长学两个班最大的区别在于年龄,还有是否有科考的想法。
在蒙学班启蒙的孩子到了十岁都可以参加长学班的考试,通过之后就可以换班了。
长学班的夫子是一位五十几岁的老秀才,比蒙学班的陈夫子高了一阶。
村子里谁家有两个闲钱都会送小辈上学,毕竟认几个字也是好事,可考科举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并不是普通家庭所能负担得起的。
所以尽管长学班的考试只是一个形式,仍然有不少人在这个阶段退学。
现下宋家的四个小辈,宋添跟刚拜师的宋康在蒙学班,宋虹跟宋明在长学班。
在罗贞平看来,他们蒙学班的孩子小,成天叽叽喳喳喜欢说话,那些事从这边传出去很正常。
可宋添并不这么想,蒙学班的小屁孩子,根本懂不了那么多。
是有人故意在传有关他的坏话,那个人还要是特别讨厌跟嫌弃他。
学堂的日子枯燥而又乏味,蒙学班二十几个孩童大小不一,学识水平也不一样。
早上的课两个时辰,陈夫子会分批讲援一些知识,大家或是看书请教,或是用毛笔蘸水在黑木板上写字。
除了中间有一刻钟时间休息,之后便是中午下学了。
中午的下学时间也不长,只有一个时辰,除了本村的学子,像宋添这些外村进学的一般都是自带干粮在这边用饭,就不用再回去了。
就着热水吃完带过来的两个玉米饼子跟一小撮酱菜,宋添没有理一直在他耳边叽喳的宋康,趴在桌子上休息起来。
以往这种时候校舍会难得安静一会,今日却是不同,蒙学班的学子也就罢了,长学班那边居然有不少人凑到门口或是窗边,看着宋添嘻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