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我给二位讲个故事吧(1 / 1)

张昭、张纮二人这次的意见出奇的一致。

像孙辅这种手握实权的一郡太守,一旦决定叛逆,就必须以雷霆之势,趁其不备,赶在同室操戈前,将其诛灭。

一旦他意识到自己走漏风声,再想对付他,就非常困难了。

到那时,孙辅选择坚守城池不出,再煽动其他不服孙权统御的势力一起叛乱,到时候整个江东都将陷入内乱之中。

等到孙权彻底平息叛乱后,江东也早已是元气大伤,再难有所图谋。

因此,张昭、张纮二人才会竭力建议孙权尽快除此大患,将其扼杀于摇篮,把风险控制在最低。

历史上的新城之战,如果不是司马懿反应过快,当机立断,未经朝廷批准就擅自调动兵马平定孟达的叛乱,恐怕整个大魏都要亡国了。

“好,那二位先生觉得,谁可以担此重任,率军以雷霆之势平定叛乱?”

“主公,属下以为,无论哪位将军,在孙辅没有防备的情况下,都能轻易率军将其制服,问题在于,之后,主公该如何惩处他。”

张纮道出心中最为忧虑之处。

“哦?这倒确实是个值得思量的问题…”

孙辅确实做了罪该万死的叛逆之事,但这并不代表孙权能就此将他诛杀。

一来,孙辅是孙策与孙权二人的堂兄,其父与孙坚是一母同胞的兄弟。

这么亲近的血脉关系,孙权要杀他,既会引起孙氏内部关系的强烈动荡,还会让诸多不属于孙氏的江东文武看笑话。

唯有妥善处理此事,才能稳定人心,说不好,还能加速和促进孙权对江东的统治进度。

张昭想了想,道:“主公,不如将他的部众全部没收,再发配至会稽为伯符将军守灵,借此对他实施软禁。

至于他麾下的兵马,大半分散给其兄孙贲、其四子之手,如此一来,既可令江东免遭兵灾,又可彰显主公之大度!”

这一次,张昭的主意确实非常好。

即使不杀孙辅,将其软禁后若是不善待他的四个儿子,同样会引起流言蜚语,面子上也不好看。

但孙贲是孙辅的哥哥,又是有功在身的孙氏虎将,更重要的是,孙辅的所作所为,他肯定不清楚。

如果能把孙辅的兵马大部分转交到他的手里,小部分散给孙辅的四子,这事办得在明面上就相当漂亮,即便是吹毛求疵之人,也挑不出孙权半点毛病。

这样处理,此事也就完美解决了。

“二位真乃江东之梁柱,仲谋在此多谢二位了!”

孙权激动地向张昭、张纮这两位叔伯辈的老臣行礼致谢。

“不敢,不敢!”

张昭与张纮赶紧还礼,嘴上更是谦逊得很。

最后,经过商议,孙权决定让自己最信得过的周泰将军,担此重任,率小部分兵马前往庐陵,以要求孙辅吊唁孙策的名义,请他到会稽一趟。

五日之后,孙辅一路忐忑地随周泰前往会稽,而等待他的,却是孙权与张昭、张纮二人的当面对质。

尽管孙辅极力否认自己有意与曹操勾结,但在孙权将其亲笔书写的信件拍到桌上的刹那,孙辅唯有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

而孙权则是按照先前商量好的安排,将夺了孙辅的官职和兵马,对其实施软禁。

认罪的孙辅最后唯有央求孙权,称祸不及家人,念在同宗的份上,请善待他的家室,尤其是四个儿子。

同宗兄弟闹到这个份上,孙权心里也不大好受,便黯然点头,答应了孙辅的请求。

当此事布告江东时,造成的影响果然与孙权他们事先预想的相差无几。

绝大部分声音都在称赞孙权的仁道,以及谴责孙辅的不义之举。

孙权在借此事成功收获了好名声之后,与张昭、张纮急匆匆地赶回建业,到县衙开始商量起另一个话题。

建业,县衙。

正午时分。

“哎,二位先生,现在我倒是不知该怎么回复刘备才好了。”

想起刘备的信使还在建业城街的客观暂住,孙权竟感觉有些头疼。

不得不说,这次孙权能名利双收,有八成功劳是凭借刘备在书信中提供的属实情报,否则他上哪知道孙辅身为他的义兄,会蓄意谋反?

承了刘备这么大的人情,这让孙权还真就一改先前对刘备的轻视态度,多少心存了些许感激之意。

可是刘备的请求,是与江东联手,现在的刘备势力微末,这联盟的请求孙权若是答应,以后没准就要对刘备多加照顾,麻烦的事还在后头。

所谓“出来混总是要还的”,现在孙权欠了刘备这么大的人情,他知道自己早晚是要还给对方的。

张纮相对而言是个老实人,他先开口道:“主公,实不相瞒,在回建业的路上,属下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那子纲先生不妨先说说看。”

孙权对张纮的看法极其感兴趣。

“主公,眼下我们江东正面临着两尊大敌,一者是实力强盛的曹操,二者便是已经被曹操拉拢的周瑜!

请恕属下直言,以我们江东目前的实力,主公要与这两尊大敌长期相斗,是孤掌难鸣。

而刘皇叔眼下虽一时式微,但其人胸有大志,必不肯久居刘表之下。

尤其是属下料定曹操早晚要攻袭荆州,到时荆州风起云涌,必是刘皇叔再有一番作为之时!

届时,刘皇叔会称雄一方也说不定啊!”

“子纲,你莫非是觉得,刘皇叔有可能…?”

孙权的话没说完,但其想表达的意思,张昭、张纮都听得明白。

刘备有可能趁此机会,夺取荆州!

如果刘备真的能做到,哪怕只是占据荆州几郡,对江东而言,都是莫大的喜事!

一来,刘备就会扛起与曹操相抗衡的大旗!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有刘备作为盟友,江东防范外部敌人的压力就会减少很多。

二来,刘表与孙权有杀父之仇,如果不是当初孙策无力进取荆州,早就率众打着为父报仇的旗号,去攻取荆州了。

刘备若是夺得荆州,把刘表的根基抢走,也许孙权就能痛打落水狗,灭掉刘表,既能为父报仇,又能在荆州抢占些郡县。

毕竟周瑜现在独占庐江,孙权失去对庐江的掌控,就必须另外寻找进取中原的途径。

而荆州,正是最好的途径!

就连张昭也难得道:“主公,此次确实是刘备帮了我们一个大忙,依属下之见,不妨就先应了他的请求,与他联盟。

至于日后如何携手合作,我们不妨伺机而定,若是他只顾着向我们一味索取,我们可以敷衍!若是有对江东有利的共赢之计,那助刘备一臂之力,又有何妨?”

张昭比张纮要奸猾一些,只围绕江东的利益考虑,将伦理道德都看得很淡。

“嗯,子布之言也有道理,那我这就写封书信,尽快让刘备的信使递送回新野!”

“主公圣明!”

七日之后,刘备收到了孙权的来信。

孙权在信中对刘备表达了深切的感激之意,并果断答应了与刘备结为盟友的请求。

这让刘备在吃惊之余,更是对诸葛亮佩服得五体投地,连连称赞其为“神机妙算”。

而远在许都的曹操,在此期间根本不知道刘备与孙权之间眉来眼去的小动作,而是费了好大的一番力气做准备,终于开始昭告天下,自称魏王!

此事惊动天下,无论是诸侯、名士,还是士族、百姓,都震惊不已!

哪怕再多的人料到曹操早晚会走上这一步,但当事实发生的时候,她们还是感到不可思议。

许都,荀府。

“公达,你让开!”

身着一袭白袍的荀彧用从未露出过的冷脸,盯着正将自己拦在房间门内的荀攸,厉声呵斥。

“叔叔,往日什么事,公达都可以听叔叔的,但是这一次,请恕公达不能从命。”

荀攸的脸上很平静,任由荀彧怒火中烧,他仍仿佛一座巍然不动的雪山立在门前。

“你…我问你,主公有意称王之事,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了?!”

荀彧气得嘴唇都在打颤,这位一向如谦谦君子般,待人从来都是和颜悦色的荀令君,仿佛被触动了底线般,怒不可遏。

“不敢欺瞒叔叔,侄儿也是前些日子才知道,不过想来是比叔叔知道得要早一些。”

一听这话,荀彧更是气得火冒三丈。

“你既然早已知晓,为何不告知我,难道你我叔侄之间,已经疏远到这等地步了么?!”

荀彧说得尽是些气话,荀攸闻言也不生气,只是叹了口气用哀怨的眼神看向荀彧,用带着满是怜悯之意的语气,说道:“叔叔,侄儿为什么不告诉您,您心里难道真的不清楚么?”

就像是将一层窗户纸给捅破了似的,荀彧瞬间愣住,半响竟吭不出一个字来。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像是泄了气的皮球般,整个人都蔫了下来。

“你可知这样下去,我荀氏的清誉将毁于一旦,早晚在千百年后,会被后人当做逆贼啊!”

“叔叔!大汉三百年气数已近,你我皆对此一清二楚!您就是再坚持,又能如何?就算您能劝得主公改变心意,又能如何?

希望主公称王的,又何止是主公自己?!这满朝文武,哪个不是翘首以盼着主公早登王位,他们也好加官进爵?!”

本来这种露骨的话,荀攸这样大智若愚的善藏之人,是永远不会这么直截了当地讲出口的。

可荀彧把他逼到这个份上,他实在是忍不下去了。

荀彧哑口无言,一屁股坐在刚被打扫过的干净地面上,整个人脸上的神情黯然,仿佛瞬间苍老了十几岁不止。

“哟?!原来荀令君与公达先生都在?”

突然,门外传来一阵让二人既熟悉又陌生的声音。

荀彧与荀攸同时定睛一看,脸色大变。

“车,车骑将军…?!您怎么来了?!”

荀攸虽更年长,反应倒是比荀彧更快些。

在曹操决定将此事公之于众的时候,楚云就料到荀彧一定会大为不满。

无论是出于为维护曹氏集团内政的稳固考虑,还是个人对荀彧高尚人品的钦佩之意,楚云都决定登门拜访荀彧,加以劝解。

微微笑着摆了摆手,楚云脸上挂着笑意,轻松地说道:“二位不必紧张,方才二位的争论,在下不慎听到,但在下并无其他意思,只是想加入讨论,不知二位可还欢迎?”

荀彧幽幽长叹,神情恢复正常:“自然是欢迎,车骑将军,请进。”

本来,荀氏叔侄之间探讨的内容,是有违臣子之道的。

不过看楚云的样子,似乎并不打算向曹操打小报告,荀彧自然就对楚云以礼相待。

对楚云的人品,荀彧一向有所了解,他知道对方与自己一样,是一位真正的君子,因此并不担心此事会泄露到曹操耳中。

再说,荀彧也不怕曹操知道,否则,当日他又怎会亲自当面质问曹操?

楚云受邀踏入房间,向荀彧、荀攸二人依次拱手。

“令君,我本是二位的晚辈,谈及叔父称王之事,不如就权当闲聊,二位莫要因官职而影响了我们坐而论道,如何?”

楚云的意思是,他现在的官职实在是太大,如果荀彧和荀攸为此对他想让,那么是讨论不出一个能让所有人心服口服的结果的。

“既然太子太傅这么说,我等自当从命。”

荀攸主动开口答应。

荀彧点了点头,没有开口,但也表示了同意。

“那好,其实方才在来此时,已听到荀令君与公达先生的主张,二位各执一词,各有观点。

下面,在下就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将军请。”荀氏叔侄默契地异口同声道。

“自高祖皇帝一统天下创立大汉以来,迄今为止,汉室已延续三百年,我非常能理解荀令君对大汉的忠诚,以及对社稷的感情。

今日恰逢其时,不如就由我给二位讲一个故事吧,一个多年前,我还一文不名时,亲身经历的故事!”

楚云合上眼,仿佛岁月倒转,又回到了当年金戈铁马,艰难求生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