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wps和word难用的地方,程文觉得他可以把这个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软件,自己也开发一遍。
不是为了去和谁抢占什么市场,只是单纯的想让人们在生活中使用这个软件的时候,更加方便,少一些烦心事,毕竟人们生活中的烦心事已经很多了,没有必要再为了一个办公软件去烦恼。
其实程文在那一次word出现了问题之后,他也立刻就尝试用了wps,还有苹果家的office甚至包括腾讯和谷歌在线的文档。
但是在线的功能少得可怜,苹果家的功能也是太少了,唯一可以和word媲美的也就wps了,只是那个软件也有很多不好用的地方。
程文之前用自然语言开发的那个脑图,连练手都算不上,他想到的这个办公软件的开发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工程。
其实软件工程是一个学科,有人专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
其实一个正常的软件开发,应该是先由产品来规划好,画原型,然后开会召集大家,一起看一下,设计、测试、程序员都一起来看看一下这个原型可能会有什么问题,需不需要修改什么地方。
如果没有的话,大家就可以评估一下时间,设计可以先出一个效果图,然后,程序员就可以介入了。
等他们开发好了,自测的没有什么问题了,就提测,这时测试介入,找到了bug就反馈给程序员,让他们修改,测试验证过没有问题后,就可以上beta,也没有什么问题就能上线了。
上线后还需要再测试一下。
如果是开发在桌面上的软件或者是手机上的软件,还需要考虑不同的版本的操作系统,手机上的需要考虑不同的手机型号。
但是有了系统提供的可以跨平台的编译器,程文感觉他太幸福了。
同样的功能,不需要在众多的平台写n遍代码了有没有?
编译一次,所有的平台的所有版本都同步了有没有?
这样再也不会有用户看这个平台的这个软件有这个功能,但是那个没有从而去官方的微博下吐槽了有没有?
从而他可以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真正的软件开发中,而不是为了兼容各个版本而疲于奔命。
在开始自己的开发之前,程文突然在想到了一件事情,既然他使用的过程中感觉这些软件不好用,那有没有一个专门评分或者一个专门测试的网站可以把这些软件都测评一遍。
就在他准备去找是不是真的有这样的软件的时候,程文突然想起来了系统给予他的外挂——可以展示出来测试用例中的bug。
想到这里程文觉得他根本就不需要去别的地方看别人的评价,他自己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测试人员。
程文打开他自己写的脑图软件,开始在上面写word、wps、苹果自己的文字处理软件的测试用例。
他想看一下这几个软件的bug有多少,到底和他自己感觉的一样不一样?
在写测试用例的时候程文也发现一个问题,他写word的时候用时最长,其次是wps,最后是苹果自带的文字处理软件。
从这个时间上就能看的出来,word的功能是最多的,其次才是wps和苹果的。
等程文把测试用例在虚拟屏幕上打开之后,他才发现原来微软的bug也是最多的,苹果的也不少,反而wps的是最少的。
不过从功能上来说微软的比苹果的多了好多,所以只从bug的数量没有什么可比性。
同样也适用于wps。
这三个测试用例,刚好是红色和绿色相交,远远的看去,简直就是一簇簇花朵。
如果把word比作牡丹,那么苹果就是红色的月季,比牡丹稍微小一些,那么wps就是那个梅花,“凌寒独自开”,bug的数量较少。
程文本来以为wps应该是bug最多的,没有想到居然是相反的结果。
不过测试用例上清清楚楚的展示着,这不可能有假。
程文有心对wps说出他们的bug,但是他在心里想了一下,就算他们把bug都改好了,这个软件也不符合程文心里理想的软件的特点。
它上面的功能不是程文想要的,还有word,可以说这个是最接近他的理想的软件了,但是他总不能把所有平台的问题都给他们指出来吧?
如果什么时间真的缺钱了,程文倒是可以这么去操作一把,至少能赚个外快什么的。
想了想,程文觉得还是坚持最初的想法,自己来开发一个处理文字的办公软件。
在他的想法中,首先这个软件应该是可以处理文字和图片的。
至于附件什么的支持不支持都可以,至少在第一版本他是不准备支持的。
一个文本编辑器最最主要的功能并不是附件,但是像文字的粗体、斜体、大小、颜色、背景色、项目编号、文字的居中方式、一级标题、二级标题…这些一个不能少。
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可以插入表格、图片的功能也是必不可少的。
什么文件新建、打开和保存这些都是最最基本的东西,基本是个软件都会有的,所以一定也要有。
程文看了看这些功能,想了一下,好像也没有那么难。
但是他不知道为什么到现在也没有一个用着完美的文字处理软件?
可是当程文真正去做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还是有不小的难度的。
就比如这个软件应该怎么表现出来他想要的样子,存储格式又该是什么样子才更好?
还有到底要不要兼容现在的主流格式?
想到这里程文有点头疼。
“看来还是我的基础知识太不扎实了。”程文分析之后得出了一个结论。
毕竟这个自然语言也不是说,只给一句话就好了。
如果真的那样,只需要说出一句“我要做一个软件功能和word一样,但是不要bug,要比它流畅3倍,资源占用少一半,打开大文件的速度也要在1毫秒内完成,任何平台都能用。”
这样的话就好了,那程文觉得他一会儿就把整个互联网给颠覆了,能凭借一己之力把技术向前推进到受限于硬件的最高水平。
大海啊!它全是水。
蜈蚣啊!它全是腿。
软件啊!它全是bug。
哈哈…
100章了,就像一个新生儿已经100天了,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标题的风格也换一下从中文数字变成阿拉伯数字了,不是请别人代笔哦。
其实从自然语言才到了主线,发展的有点慢。
写自然语言的时候我也思考过一些,这一定有一些业内人士接受不了,认为这是在胡说。
我也曾想过,写java/go/c/c,同样的各种平台的也是win、mac、ios、安卓。
这些情节其实更好发展,每一个也能写很多,或者换句话说,能水很多。
但是那并不是我想要的,我其实一直在思考将来如果真的有自然语言,会是哪种。
我看有的人评论说,汉语不适合编程,说正是他的博大精深而不适合的。
这个问题我也想过,只要不说一些太模糊的词语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比如你想要一个颜色,你说想要一个忧郁的颜色,如果把这个放到小学或者中学的课本里,让学生来分析一下这句话好在哪里,相信有的人还能分析的头头是道。
但是它真的不是一个具体的颜色。
在计算机里,要不每次运行的是一些让人不太舒服的颜色,要么,计算机根本就识别不了,编译错误。
还说如果在将来真的出现了一种自然编程语言,不管他是什么语言,只要是大众流行的。
我坚信,在那个语言出现不久,全世界的主流自然语言都会有相应的编程语言。
因为现在的ai翻译已经相当好了,基本可以到95以上,我相信如果真的有自然编程语言,一定会让人工智能技术在很短的时间再上一层楼,并且这层楼不仅仅是3米高。
用最笨的方法,也可以封装一个壳,让这个壳做一些翻译,把自己的语言翻译成为最原始的自然语言,这样就能实现所有的语言都会有自己的自然编程语言。
这个转变其实是我从写书之初就想好的,最重要的我觉得还是用语言开发出来一些重要的软件,编程语言其实没有那么重要。
写在这里而不是在作家的话,主要是想让所有人都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