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一下来了俩?(1 / 1)

解决完马厩的事后,回到房中有些无聊的何瑾,便拿出荀攸给的印绶和兵符,开始慢慢研究起来。

印这个东西,他在前世已很少见了,尤其手中这种用赤铜打造的印。

整个印其实并不大,连半个手掌都占不满,做工也不如何精细。只是印上方铸了个细长的虎身,用以穿绶带。

后人评价汉代的印玺无拘无束,自然天趣,锋芒毕显,荒率挺拔......

但在何瑾这种没啥眼光的人来看,是因为汉代的铸造水平,明显不如后世先进。做出来的东西,自然显得就有些粗糙嘛。

至于绶更没什么好说的,就是一根布带子:三指宽左右,织有丙丁纹,颜色是黑色的。所以何瑾的印绶全称便是黑绶铜印,是汉代朝廷给于中下层官员的标配。

剩下还有一枚......不,是半枚兵符,也就是传说中的虎符。

这玩意儿也没什么好说的:铜制、虎形、虎身上刻有铭文,分左右两半,有子母口可以相合。右符留存中央,左符在将领之手。

有人来调兵遣将让何瑾去干仗的时候,何瑾就会让他拿出另一半虎符。当虎身上的铭文严丝合缝,勘合为真后,何瑾才会听命行事,带着手下的兵说揍谁就揍谁。

然后研究了还没半柱香的功夫儿,他就觉得又没意思了。

用绶带将兵印穿起来,然后带在右侧腰间,便在案几上托起了下巴,无聊又好笑地来了一句:“竟然是别部司马一职啊......董胖子,哦,如此富有算计的安排,不可能是董胖子自个儿想出来的,应当是李儒出的主意。”

“这个职位......怎么说呢,还真是大有玄机呢。”何瑾眨巴一下眼,神色看起来就有些苦闷:“而我又该如何,应对好这个考验呢?”

说起这个职位的玄机,就要从东汉的兵制来分析一下了。

东汉的军队编制主要是沿袭秦制,稍作改编,从下到上依次是伍、什、队、屯、曲、部、营,至于每级编制的人数则是以二与五的倍数为计算,二是分左、右,五则是前、后、左、右、中。

最基础的编制单位是伍,一伍五人,设有伍长。

左右两伍为一什,一什十人,设有什长。

前、后、左、右、中,五什为一队,一队五十人,设有队率。

左右两队为一屯,一屯百人,设有屯长。

至于多少屯为一曲则是不定的,编制少的为左右两屯组成一曲二百人,满编的则是前后左右中五屯组成一曲五百人,曲设有曲军侯,也称军侯,军侯配有副手,称为假侯。

曲之上是部,部也没有定员,编制少的是两小曲组成一部四百人,满编的则是前后左右中五大曲组成一部两千五百人,部设有佐军司马,配有副手,称假司马。

至于部之上,还有营,通常每五个部为一个营,即为一独立的作战单位。一营兵马少则两千,多则过万,由中郎将和将军统兵。不过这两者多是战时统领,平日还是由都尉或校尉掌管操练。

至于何瑾这个别部司马,品秩则同佐军司马一样,都是秩八百石。

不过,与有着固定编制的佐军司马来说,别部司马却没有编制上的限定,上面还没都尉或校尉压着,如同后世的独立团,自主性很大。

这样看来,董卓和李儒已很器重他了。

毕竟东汉作官的一般流程,得先刷声望,然后托大官儿举荐为孝廉,最后得到征辟后才能为官。

可如此麻烦的一套下来,就算你声望再高,举荐的官员面子很大,一般也只能先当个秩六百石的郎官。然后再慢慢熬资历,捞功绩一步步高升......比如何瑾的兄长何咸,走的就是这等正统的路子。

可何瑾一介白身,而且根本不可能有孝廉的功名——守孝期间被强辟,能让当官就很说不过去了,还给孝廉的功名,他孝个屁啊!

但就是这样,董卓依旧给了秩八百石的官职——也就是说,老董为了让何瑾感到受器重,硬生生破坏了整个汉代选官制度!

并且,还是自主性很大的别部司马,任由他统御一部以上的兵马,足见对其亲厚与信任。

可何瑾忧虑的也正是这一点,毕竟他跟董卓只是塑料关系,看起来跟二大爷跟亲侄子一样,实际上就是相互利用。

这个司马他若干得好,董卓自然面上有光。可要是干得不好的话,呵呵......亲侄子都给抽成那样,他这个塑料侄子下场自不用多提。

更何况,如此受器重钟爱,必然还会惹得董卓麾下其他将领们不忿。那些家伙眼红起来找事儿,简直太正常了。

想完这些,何瑾不由唉声叹气起来。

可这挨千刀的叹着叹着,忽然就忍不住笑了起来:“哎呀......看来我还真不适合玩儿多愁善感这一风格。如此有趣的美事落在自己头上,不好好折腾一番,难道真想来汉末当个厨子啊?”

“不就是练兵嘛,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而且,自己也早就寻摸好了一个帮手。”说到这里,他就大声向门外呼喊:“吴司马,吴司马快过来,江湖救急!”

吴匡当然火速就出现在房中,但看着何瑾没有遭袭,不由郁闷道:“主公,无事让人传唤一下就行,你这样喊,属下还以为府里遭了狼呢......”

就这么一句话,何瑾立时感觉没爱了。

不过想到自己的谋划,他的眼角就弯了起来,笑眯眯地道:“吴司马啊,你说我老这么喊你,是不是感觉有些名不副实?”

吴匡以前在便宜老爹麾下,就担任佐军司马一职。

此时听闻何瑾这样说,他还是没反应过来,道:“既然主公觉得有些名不副实,便换个称呼好了。”

又一次,何瑾觉得自己身旁没个机灵会捧哏的跟班儿,人生实在少很多乐趣。

毕竟,假如有个那样跟班儿的话,跟班儿就可以嘲讽吴匡了:“哎呀,吴司马怎如此不懂事儿呢?主公的意思,是要你重新担任司马一职,你这不就名副其实了?”

然后吴匡自然感激涕零,抱着自己的大腿言誓死效忠之类的——如此主贤从忠,多么美好的一幕剧情。

可没那样的跟班儿,何瑾就只能自己开口,效果自然减弱了不少:“唉.....行吧,我也不废话了。董卓辟我为别部司马,而我手下正缺一个假司马,你愿不愿意屈就?”

可吴匡不知何瑾的心里戏,听闻这个消息一时还不敢置信,瞪着眼睛道:“主,主公不是在说笑吧?”

何瑾就嘴一撇,心中暗自道:看,效果是不咋滴吧?

可是,他只能耐下心来,解释道:“有啥说笑的?......董卓当初就想招揽你,你却主动投了我,现在我跟董卓说一声,不相当于他延揽到了你?”

“同时,我三日后就要去西园赴任了,身边没个亲信的人我能放心?还不是得找个放心的、又有能力的心腹来帮衬?恰好你又带过兵,经验丰富,长短大小正合适,我不举荐你举荐谁?”

最后,何瑾还不忘再抛个甜枣,道:“但这样比起你之前,还是降了半格,委曲了......不过没关系,等我混到了都尉、校尉一职后,第一时间就会提拔你。”

“主公!......属下原只想托身何府为一僮奴,以报大将军旧恩。不曾想主公如此看重属下,属下日后必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这个时候,吴匡雄壮的汉子一下就有些哽咽,长拜在何瑾脚下,恭敬忠诚无比。

何瑾这才感觉剧情正常起来,起身扶起吴匡后,拍拍人家后背道:“嗯嗯......不客气,说让你当家将,就不会让当僮奴的。”

可嘴上说着这些,心中还是有些遗憾:‘咦?......怎么还是感觉有些不完美。难道是刚才解释太多了,感情全给浪费掉了?’

没办法,他只能怏怏吩咐吴匡先去收拢忠心可靠的旧部,组成个三百人左右的亲卫。反正自己都是一部的长官了,安插几百个私兵,根本不算个事儿。

看着吴匡激动领命下去的背影,他最后还是忍不住抱怨:“唉......啥时候老天能送个机灵会来事儿的跟班儿啊,这日子实在太无趣了。”

话音刚落,门卒就过来了:“二公子,府外有两位公子,前来拜访。”

“两位公子?......”何瑾登时眼珠子一亮,心里就琢磨开了:“既然是大家的公子,肯定饱读经书有水平,带出去也更有面子!”

“老天爷,你这回实在太给力,想要跟班儿就给送来了俩!......哦呵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