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三国:相父,跟着我混如何(82)(1 / 1)

诸葛亮话音落下之后,后面马车中的众人陆续走了下来。

众人虽衣着整齐,但手却被麻绳绑了起来。

见此之玉一脸愧疚的看着众人,满脸歉意的道:“诸位叔叔受苦了。”

听到之玉的话,众人哈哈一笑,“鹤鸣侄女哪里的话。”

“我们一路走来,被江将军照顾得很好,什么苦都没有受。”

闻言之玉眼中的歉意没减分毫,她轻叹一声,对四周的侍卫吩咐道:“快给我叔叔们解绑。”

“麻绳这么粗,可别伤到我的叔叔们了。”

听至于这么说,众人心中慰藉极了,鹤鸣侄女,还是一如既往的贴心…………

众人手上的麻绳被解开之后,之玉抬手,之玉含笑看向众人,“诸位叔叔,鹤鸣已在宫中设宴,外面寒冷,咱们先进城吧。 ”

闻言众人自然没有不答应的道理,见之玉如此亲和,众人心中悬着的心瞬间落了下来。

他们原以为鹤鸣做了皇帝,对他们这些跟着她父亲的老臣会有隔阂,如今看来,是他们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鹤鸣……,还是一如既往的乖巧亲和。

想到这里,众人不由在心中发出一声感叹。

鹤鸣………,不愧是主公的女儿,其仁德和肚量,比之主公也丝毫不差。

文景二年,益州刺史刘备主动投降,华夏再次一统。

收到刘备投降的消息,许县上下一片喜悦。

多年战乱,让人们格外珍惜此次的统一,同时之玉在天下的威望也更上一层楼。

便是她以女子之身称帝被不少人诟病 ,但她使华夏再次统一的功绩,足以抵消她女子之身称帝带来都负面影响

同时,因为统一后大汉广开科举,所以天下读书人,特别是寒门子弟对之玉推崇至极。

若无文景皇帝,他们这些寒门子弟,在察举为官的制度下,怕是永无出头之日………

许县,荀彧从荆州前来后,之玉召集朝臣商议迁都之事。

许县地方太小,不适合做国家的都城。

向来团结的朝中大臣在迁都之事上起了严重的分歧。

有人认为该迁都长安,毕竟那里是高祖定国之初便定下的国都,也有人认为该定都洛阳,当初光武帝,便是在那里登基的。

朝中大臣众说纷纭,之玉并没有一下子下决断,而是让众人统一意见之后,再来向她汇报。

迁都这种事情,迁哪都一样,与其让她去说服那群人,何不如让他们自己去解决。

御书房。

之玉刚把奏折批阅完,一脸无奈的荀彧便来了。

看道荀彧的表情,之玉无奈的摇摇头:“丞相,我义父他……,又拒绝了吗?”

荀彧轻点了点头,“陛下,臣无能,实在无法说服孔明先生。”

之玉摆了摆手,长长的叹息了一声:“不关丞相的事,看来义父他……… ,心中还是放不下我父亲。”

荀彧低眸叹了口气:“陛下,孔明先生已拒绝了三次,我们还要继续吗?”

之玉颔首,“义父大才,若不聘之为丞相,实乃我大汉的损失。”

“待咱们迁都之后,我亲自去请义父,如今大汉才统一 ,正是百废俱兴之时,义父………,又怎忍心我一人操持这国务。”

闻言荀彧点了点头,赞同的道:“陛下言之有理,孔明先生是陛下的义父,他怎忍心看陛下劳苦。”

之玉低眸无奈的笑了笑,须臾,她看向荀彧,语气平常的道:“魏国公死前,让我带句话给你,先生要听吗?”

闻言荀彧微微愣了愣,“陛下,他让你带了什么话?”

之玉低眸,“他说,先生你有大才,让我好好重用你。”

说完之玉有些唏嘘的叹了口气,“他还说………,他后悔让你送我去荆州了。”

听到之玉的话,荀彧心中五味杂陈,眼中的忧伤一闪而过,“他……竟是如此说的吗?”

之玉颔首,“这是他的原话。”

荀彧愣愣的点了点头,“陛下,我想去祭拜他一番,还望陛下应允。”

之玉含笑点了点头,“死者为大,你想去便去吧,如今你贵为我大汉的丞相,还有什么地方是不能去的?”

听到之玉的话,荀彧满腹心事的点了点头,“多谢陛下。 ”

荀彧离开后,之玉去见了孙尚香。

此时的孙尚香正在练武,宽阔的院内,一杆红缨枪在她手中,被她耍的虎虎生威。

看着一招一式收放自如的孙尚香,之玉在旁边拍了拍手,“孙姑娘的武艺,比之当年进步了不少。”

听到之玉的声音,孙尚香停下手中动作,她抬眸,目光闪闪的看着之玉:“陛下日理万机,怎有空到我这小院来了?”

之玉淡淡一笑,“你来许县这么久了,我若再不来给你请安,那些酸儒怕是又要骂我了。”

闻言孙尚香爽朗一笑:“怎么,如今你做了皇帝,开始在意那些酸儒的话了?”

之玉摇头,“怕倒是不怕,但他们说多了,我耳朵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