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认为,我给你生命,养你长大成人,就已经尽到他们的责任了。
这个过程中,他们不认为自己那些做法有什么毛病,父母觉得,他们是先吃苦的一辈,因此不想让孩子走自己的犯过错的老路,教育教育孩子怎么了?
他们做父母的说几句,都是为你好啊,难道还做错了不成?
原身成年工作后更是厌恶这些为你好的话术,每次父母但凡开口为你好,她神色冷漠,满脸不耐烦。
父母就会觉得你这孩子不尊敬他们,没有良心,他们说的都是为你着想。
原身感激他们的付出的一切,可又非常的不耐烦,心中不自觉的对父母冷漠。
愧疚又愤恨,父母一面天使一面恶魔,原身内心也一面是光明,一面黑暗。
明明她自己已经很懂事学乖,很体谅父母了,可好像他们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多,好像见不得她闲下来,总是在抱怨她,不劳动,不做事,闲人吃白饭。
原身不明白,还要怎么样做才能让父母更满意?
一个人做了无数件好事,没人觉得有什么不对,本该就是应该要这样做。
可一个人就做了那么一件坏事,以前那些付出就会立马被推翻,习惯性眼瞎了看不到她以前的功劳,立即就会受到千夫所指。
原身就是这样,除了不会做菜,家务勤做,比起什么都不做的两个弟弟,已经够麻利勤快了。
但父母就是觉得她做少了,原身内心不忿,那干脆我就不做了。
结果呢,父母又跟亲戚们说家里的这个女儿懒惰又不体贴他们,真是上辈子讨债来的。
原身气的不行,当场就反驳,亲戚们自然是站在父母那一头,信任他们而不会觉得一个孩子说的话是真的,反过头来劝说她,要体谅父母,父母很不容易,你要懂事听话。
阮桥殷心里就很不舒服了,还要怎么懂事听话,还要怎么体谅他们?
阮父阮母是农民工,一个进厂,一个跟着建筑队伍四处跑工。
早出晚归,尤其是阮父,大夏天的要顶着大太阳劳作。
体会了啊,她极力不给他们添麻烦,学习自理,作业及时完成,做好了女儿/学生该做的。
回家做家务,洗菜煮饭洗碗,样样都做好了,还要怎么体谅父母?
阮桥殷蚌住了,叹了口气。
她体谅父母,为什么没父母不曾体谅她呢?
高二时期,她还是那个乖乖女,渴望父母多多的关注,希望父母能稍微关心关心她。
但这些心愿都是妄念,阮父阮母都是不善言辞,或者是说,不跟他们这些,父母眼里的小孩子不懂事,不干小孩子屁事,或者说是认为小孩子不必知道这些事,搪塞他们,打消他们的好奇心。
父母有时候又很神奇,好像不用教孩子,他们就会自己懂得某些事情。
比如,她一直到上高中,都不知道他们家里的亲戚关系,有哪些,有什么人,该出口叫什么。
父母真的是很神奇的物种,每年阮家一家去走亲戚,阮桥殷都不知道应该称呼那些亲戚什么,经常出错,闹笑话,后来,她直接就不张嘴了。
因为没有得到父母的提示,她懵懵懂懂不知道到底应该叫什么。
这个时候阮父就会下意识的贬低她:“都这么大了,都不会叫人吗?嘴巴是被胶水黏住了吗?像什么样…”
可这话听在耳朵里格外的叫人不舒服,是她并不想叫吗?
是她根本不知道叫什么,怎么开口?
有些亲戚就是过年才走一遭,就叫那么一回,又完全搞不清这个关系,父母让叫什么就叫什么,能记住才怪。
然后这些都变成了她的缺点,嘴巴不灵活,不会说话。
贬低打击,让她觉得分外难堪,心中像是被冬日的凉水浸泡,从头凉到脚。
郁郁而终一回,原身什么都不想在意了,父母的恩情她会报答,只不过只有金钱的报答了。
大人们总是那么说,父母多不容易,所以你该节约钱,要花费到该用的地方,不该花的,不要浪费。
就连她喝了几次可乐饮料,都特地拿出来训诫,说她不应该买可乐的,冰水什么的家里都有,下班回来喝冰水就行,没有必要买,浪费了。
阮母说:“你以后成家了,就知道养家的困难了...”
阮桥殷想起这句话就皱眉头,她用自己挣的钱买东西怎么了?
如果以后结婚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那她为什么要结婚呢?
阮父大姐的女儿就反问:“你弟弟要是结婚了,那你怎么办?”
听她那潜意思,似乎是弟弟结婚了,她就该滚出去了?
阮桥殷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问的。
这个时候表姐表示:“也不是那么回事,弟弟结婚,姐姐就离家出去,肯定会被说闲话的...”
原身那时候还没有结婚的想法,只是想着自己努力赚钱,哪怕是买个十平米的房子,自己有个容身之处也好。
只可惜,她这个想法没实施,就嫁人了,不出所料的,过的憋屈又闷气,跟一个一天打不出半个屁的闷葫芦生活在一个屋檐下,是个人都受不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