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防火防盗放县令!(1 / 1)

楚氏赘婿 百里玺 2604 字 2023-09-10

114 防火防盗防县令!

李虞听楚天秀要全县诸吏、三老、亭长、里正和几百名青壮百姓,一起出县城,敲锣打鼓,迎接他这位新县令大老爷的时候,一时惊懵了。

这作风,何止是大纨绔作风!

这已经升格为昏官作风了。

再听夫君,问起大楚县令的政绩考核,都考哪些方面。

李虞终于回过神来,翻了一个俏美的白眼。

夫君这个县令什么状况都还没弄清楚,连大楚县令政绩考核要干什么都还没弄明白,也敢夸口说丹阳县,成为天下县城之首。

她哭笑不得,“夫君,我又不曾治理郡县,也不清楚这些啊!回头问问县里的小吏吧,他们常年干活,应该清楚。”

若是说军务、马政,清剿地方贼寇、藩国,甚至是打匈奴,她都能滔滔不绝。

可如何治理地方,她却是从未研究过这方面的古籍。

纵有天纵之资,她也不知该治理郡县如何做起。

“姑爷,我记得朝廷发的文书里,好像有一本小册子,写了一些县令要考核的政绩。”

祖儿忽然想到了什么,连忙翻找包裹,却是在行囊里找出一份朝廷的文书出来。

大楚朝廷也挺新潮的,已经开始改用昏侯纸,来发文书了。

楚天秀接过来,和她们几个一起看。

只见,上面写道:“大楚县令政绩考核:一、户口增额。二、农田粮食增额。三、税赋增额。四、入学蒙童。五、贼寇清剿。六、官司命案。七。其余特列。一年一小考,四年一大考。”

当年比上一年的增加额度,就是县令的政绩。

增额越多,政绩自然是越高。

尤其是前三项,几乎决定了县令政绩高下。

这第六项,官司和命案,当然越少越好。对升迁的影响最低。

丹阳县目前的户口是三千户,人口一万五千人,约户均五人。

丹阳郡主李虞的封地是丹阳县,食邑一个县。增加的新户口,向朝廷请求封赐的话,也会算入食邑人口。

狄儿看了,十分惊奇:“这户口,不就是县里的百姓们自己生小孩么?为何拿来,当做县令的政绩?!”

楚天秀想了想,笑道:“这户口,事关国力。耕荒田、修水利、种粮谷,靠的都是人口。自然是新增的人越多,政绩越高。

如果发生兵灾、饥荒、病疫带来大量死亡,造成一县的户口锐减,朝廷怕是要惩罚县令了。百姓生下来是容易,能否养活,就要靠县令的良政。

本县令,要让百姓们多生啊!”

古代的农业帝国,户口、农耕和税负,这是头等大事。

当然也是对县令考核的重点。

看完这个政绩考核表,楚天秀心里已经大致有底了。

户口、粮食和税收。

前两项,见效最慢。

税收,归根结底一句话,无非就是搞钱嘛!

这个他最拿手了。

这支豪华马车,在驿道上疾驰。

离开金陵城四五十里之后,这驿道开始泥泞,渐渐不太好走。马车的速度只好减缓了下来。

到了下午时分。

他们一行,已经抵达了丹阳县城外。

...

李敢年得了命令,不敢怠慢,纵马疾奔,以最快速度,在正午时分抵达了丹阳县城。

他气喘吁吁顾不上休息,严词,向县衙的众吏、衙役,下达了小昏侯这位青天大老爷的命令——出城迎接县令老爷的驾到。

疏忽怠慢者,当场革职。

这个命令来的非常突然,让丹阳县城上下措手不及。

不过,好在。

县衙小吏们知道小昏侯县太爷马上要上任了,都在县衙等着呢。

连上一任的县太爷,这几日都专门在县衙守着,准备和小昏侯进行交接。

“快!”

“新的县令大老爷马上要来了,县衙、各乡所有里正以上,赶紧出城十里,去迎接大驾!”

丹阳县衙的县尉、典吏等小吏、众衙役们乱成一团,心中忐忑恐慌,匆匆各组织一些县城里的百姓,前往迎接县令大老爷。

县里谁都知道,金陵大纨绔小昏侯,非同一般的厉害。

被小昏侯给盯上,连金陵城里的大人物,不死也要脱一层皮。更何况是一个小小的丹阳县城。

他们自然是不敢丝毫怠慢。

很快,衙役,便跑去乡下,通知各乡去迎接县令老爷。

县城周围的各乡老们,更是在各个村庄里,敲锣打鼓,高声呼喊。

“乡绅们、乡亲们,听好了!”

“小昏侯马上要来咱们丹阳县当县令大老爷了,各家各户的钱粮,都要藏好了!”

“小昏侯奢淫无度,爱美色,贪财如命,最擅长敛财。”

“这是我们丹阳县,有史以来最黑暗的日子!这种暗无天日的日子,恐怕会持续四年之久。熬过这四年,便是春天到来!”

“我们就一句口号:防火防盗防县令!”

“大灾临头,各家各户都要警惕起来,团结起来,放哨的放哨,守夜的守夜,日夜警惕县令老爷,对我们丹阳县,刮地三尺,搜刮民脂民膏!

家里有美女的,都藏好了,别出来抛头露面!若是被小昏侯给发现,只能忍辱负重,为我们丹阳献身了。”

有粗丫头慌张,扬声道:“我这貌美如花,可是乡里数一数二的大美女。这...这可怎么是好?县老爷会不会抓我去当县夫人?”

“滚,撒泡尿照照自己!小昏侯的夫人可是丹阳郡主,咱们丹阳县三千户的主人。

你这个只会干粗活的胚子,连当洗脚丫鬟都不配。我说的是乡绅小姐,大户人家的小姐,关你屁事。”

乡老瞥了她一眼,骂道,“所有亭长和里正,立刻跟随老夫去迎接县令。”

终于,在一片乱哄哄的混乱之中。

即将卸任的老县令,带着县尉、典吏、衙役们,以及城里数百名百姓们,举着恭迎的匾牌。

还有从各乡赶来的三老、亭长、里正。

他们来到城外十里,敲锣打鼓,热闹非凡,一片“喜气洋洋”,迎接小昏侯,这位从金陵城来的新任丹阳县令,大驾光临。

“快看,咱们县令青天大老爷的马车队伍正在朝我们驶来,全都打起精神来,唉声叹气干什么?!”

“衙役们,一个个都挺胸、抬头!向县令老爷,展示你们锐利的眼神,雄壮的胸膛,粗壮胳膊。”

“笑,都给我笑起来!你家死人了吗,笑的比苦还难看。就算是死,也要给我笑起来。”

县尉、典吏、乡老们,都是气急败坏。

“李县丞大人!小侯爷...县太爷,是我平生见过的最讲究场面和气派的新县令,居然勒令众官、百姓出城十里迎接。他就不怕御史台,各位御史,参他一本?”

只有老县令悠悠哉哉,一副神情轻松。

他马上就卸任了,丹阳县就算洪水滔天,烈火炎炎,也跟他无关。

只可怜,一县三千户一万五千口百姓,要在小昏侯的淫威下,瑟瑟发抖了。

御史台的御史们,知道此事,怕是会将小昏侯,往死里骂!

“哼,御史台的御史,抨击我家姑爷?

我只知道,御史大夫孔大人,对我家姑爷赞赏有加,特上书请求让我家姑爷参加殿试,这才得以出任县令。”

李敢年冷笑道。

老县令听的有些懵,御史台不是专门监察百官,鸡蛋里挑骨头的吗,孔大人为何还会欣赏小昏侯?!

却见,一支“轰隆隆”破尘而来的豪华马车队伍,十多辆马车座驾,在一支精锐骑兵侍卫的护送下,奔驰来到丹阳县城十里外。

威严的马车队伍,在迎接的县衙、百姓队伍前面,徐徐停下。

老县令、县衙众吏、乡老和百姓们,看着丹阳县令这新官上任的奢豪气派,都震惊住了。

哪里是什么县令上任,分明就是王侯出巡啊!

众小吏们一个个瑟瑟,不敢开口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