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香身故,其下面的一众小弟,皆被李温给收下,充了自己的船队,只有十八个刘香死忠,对于李温很不满意,坐在一起商量起事来。
这些人多少是对李温起来怀疑,但是却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办法。
一众人正在热火朝天的商量着,突然从酒楼的楼下冲进来一群人,带着红袖箍,手里握着短刀。
冲上楼来,就将十八个死忠给围在一起。然后迈步走出来个汉子,高声喊道:“聚众闹事,违反法则,全部带走!”
喊完之后,由不得十几人,拎着短刀的汉子纷纷上前,架起就走。
冲上来的不是别人,正是三山所的督察,李温也是趁此机会消除异己,把与自己一条心的人留下,而那些有想法的人却是统统消灭。
自打李温彻底的控制住绍兴一府八县,将所有土地收回,然后进行再分配,使得用强力手段消灭地主,一些想要反抗的地主也纷纷被拿下,不是被公审掉就是吓得带着金银细软逃离绍兴。
所以就使得绍兴的名声外传,佃户的天堂,地主的老牢房。
除却地主,商人在绍兴的日子过得也很好,尤其是三山所,众商云集,热闹非凡,由此,其他地方活不下去的百姓就往绍兴炮跑,商人也来绍兴做生意,使得绍兴在李温控制下人越来越多。
人多本来是好事,但是随着人越来越多,也就会产生更多的问题,其中就是这些人没有固定居所,好多就是寻得个地方搭个棚子,或者寻个墙角就休息。
这就在三山所形成了一个近万人的贫民窟。
这着实是让李温没有想到,经济发展的极度不平衡,导致富人更加的富,而穷人,尤其是其他地方活不下去跑来的穷人,更加贫困。
目前还没有出现问题,但是这将是一个隐患,一旦某一天出现问题就不是小问题。
所以李温决定着手处置。
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进行大规模的用工,使得贫民有钱挣,可以持续并且有希望过上更好的生活。
为此李温启动了绍兴至余姚的轨道工程。这可是一个大工程,绍兴距离余姚至少好几百里,没有个三年五年,工程绝对做不下来。
同时漓渚关铁矿扩大工程也同步进行,变成了江南最大的炼铁基地。源源不断的钢铁运到余姚和绍兴。
绍兴至余姚轨道工程一开启,顿时就热闹起来,数万雇工拿着工具走上挣钱的道路。
为此工程李温特地发行了工程债券。
债券对绍兴的所有人来说都是个新事物,所有人根本不明白是什么。
李温在同商大会上宣布这件事的时候,不说老百姓,这帮商人也有些摸不着头脑,李温还仔细的解释了好几遍。
为了更加容易让人接受,李温决定第一期债券期限为一年,收益率为百分之十。
这也就是意味这花一百两银子买工程债券,一年之后连本带利可获得一百一十两银子。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这个收益率很高,但其实在明末,这个收益率根本不高。
在江南工商业发达,民间借贷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收益率甚至会达到四到五成。
明末没有官方的借贷渠道,所以李温算是首次一官方名义借贷,第一期准备筹集一千万两白银。
更重要的是,李温在为未来的纸币铺路。发行纸币最重要的就是信用,明朝发行过宝钞,以朝廷信用做抵押,最后变成滥发,根本每人用也没人人,就连朝廷自己都不认。
所以明朝人已经有了前车之鉴,对于纸币这东西,有着天然的抵抗,若是李温不培养自己的信用,那么他发了纸币也白发!
所以这第一步就是造了银币,使得大家知道龙币,有的人也会三山币,就因为是从三山所出来的。
李温这第二步就是用轨道工程为引子,发行工程债券,相比较直接发纸币,债券因为有收益,在一定程度上更让人容易接受。
在同商大会上,李温详细解释过工程债券的意思后,在座的商会成员交头接耳,虽然明白了工程债券是什么东西,可是不知道李温的用意是什么。
所有人都在猜测李温难道是没钱了?不过再一想不会,如今三山所生意红火,李温两头收税,那银子怕是根本就赚不完的赚!
见所有人还都有疑惑,李温不得不再次开口解释。
“诸位怕是在疑惑,为何我会发行此债券,无他,大家知道我有银子,可是要马上拿出这么多银子还是有些费劲,但是发行了债券就不一样,我可以短时间得到大量银子,而不会误了工程时间!”
李温随便扯出来的理由,所有人听了之后,琢磨琢磨感觉是这么一回事,工程开工需要大量银子,确实需要马上凑出来,而发这债券果然是好方法。
思考过后,同商商会同意的此项决议,也就代表着同商商会认可了这个债券,未来债券的偿还将由同商商会兜底。
同商商会参与的都是大商户,一千万两银子,对于这些大商户来说真不多,并且他们也知道,靠着收税,完全可以还的上!
所以没有什么反对的理由。
有了同商商会的认证,也就代表着这债券可以说是万无一失了,因此一经推出,好多百姓纷纷购买。
大商户购买的不多,因为在他们看来收益率太低,买了不合适。
但是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这可是够高的收益了,两天世界债券就被抢购一空。
很多人根本没来得及购买,就已经没了,不禁十分懊悔。
为了让购买者放心,工程债券可以退回,只不过没到期退回,没有收益。
这一点就被有心人看上,没买到债券,他们就守在同商钱庄外面,见有人要退债券,他们就赶紧买过了。
对于债券如此火爆李温很是欣慰,说明接下来发行纸币也是可行的,对此他已经发出犒赏,研发新型墨水和纸张,为纸币发行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