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回军阵中的蒋正抬头向落凤关看去。
就是这种武器,昨晚在大帐前险些要了自己的性命。
蒋正一抬手,正在冲向落凤关的陈国士兵瞬间出现了断档。
已经冲上去的继续冲,可是后面补充跟上的士兵却停了下来。
通过昨天对火药坛的研究,他们确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这种武器是一次性的。
于是,蒋正做出了一个可以说是残酷的决定。
那就是用陈国士兵的性命,来消耗掉吴军这种可怕的武器。
为了避免过多的牺牲,蒋正要保证时刻有士兵攻打落凤关,却又不让士兵太过密集。
攻城战从实质上来说,就是攻城一方的士兵,用命换守城方物资的战斗。
只不过以前的战斗消耗的是弓箭,现如今他们要消耗的是吴军的巨箭和火药。
陈国士兵在一次又一次的爆炸中,成片成片的阵亡,落凤关上火药坛不停的在神兵小队的成员手中投掷而下。
陈宁望向蒋正所在的方向,面沉如水。
他们的黑火药本来就不多,如此消耗下去,还能消耗多久?
陈宁一抬手,下令道,“停止投掷!”
黑火药停止投掷,可是下一刻,蒋正一摆手,陈国士兵又开始涌向落凤关。
只要黑火药一停,蒋正马上就下令全力进攻。
陈宁心猛地一沉。
果然不可能事事都按照他的计划进行。
他还是低估了蒋正,或者说低估了这个时代将领的心里承受能力。
他在用自己的心态分析对手。
显然,事实证明他错了。
陈宁的计划中,今日利用守城巨箭在短时间内给陈军造成重大伤亡,逼迫陈军撤军。
而后再用火药坛克敌。
这样守城的初期,他们的伤亡应该很小。
而最后才是白热化的攻城白刃战。
陈宁下意识的认为,当战争进行到这种程度,陈军伤亡如此严重的时候,他们的统帅就会下令退下去修整。
可是他这种想法从最初就错了。
这不是陈宁的错,因为他本质上来说就不是这个时代的人,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内心中潜意识渴望的就是停止战争。
这是一个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理所应当的想法,因为死亡在他们看来,是让人心痛、惋惜、畏惧的事情。
他用这种心态判断蒋正的行动,自然会出现错误。
还好,他现在意识到了自己的想法出现了问题。
陈宁开口道,“他们想要一举攻破落凤关。”
杨文政听到陈宁的话,神色一怔,而后说道,“那是当然,在攻城战中,拖得时间越长,其实对攻城方越不利。”
陈宁突破了自己思维局限后,也很快想明白了其中的关键。
既然这样。
既然你们坚持不退。
那就来吧,看你们肯付出多少人命,来填平着落凤关前的土地。
陈宁下令道,“投!只要陈军进攻,火药坛便不要停,避免投掷重复,往人多的地方扔!”
传令兵奔跑传令,落凤关的土地已经被鲜血浸成了红色的血泥。
只是没有人能够看得见。
因为土地上已经堆满了尸体。
从上午开始,到日照当空,到夕阳偏西。
惨烈的攻城战持续了一整天的时间。
陈军伤亡惨重,极其惨重。
他们还没有来得及统计伤亡的具体数字,但是蒋正心中大约有数。
至少有一万多的陈国士兵阵亡。
而一直到现在,他们还没有踏上落凤关的城头。
可是,落凤关上的所有守兵,即使取得了如此战绩,却没有一个人表现出雀跃的神色,每个人都面色凝重。
因为打到现在,所有人都看出了陈国人破关的决心。
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物资没有了!
并不是所有的物资,而是最重要的物资。
在陈军不计代价的攻击下,黑火药的消耗太严重了。
现在只剩下了很少的量,估计也就是神兵小队全体投掷两次的量。
就连巨型连弩都再次投入使用,又报废了一架,而巨箭也已经射完了。
陈国士兵的死亡速度开始下降。
所有人都看出了这一点,看出了吴军攻势开始疲软的事实。
蒋正兴奋起来,“他们就要撑不住了!攻,继续攻,不要停!”
陈国的大军依然源源不断。
蒋正握紧拳头,“我说过,就算是用尸体填,也要把落凤关填平!”
第一天。
这才是攻城的第一天。
落凤关上陈宁所仰仗的最重要的两种武器,已经消耗殆尽。
“传令,所有士兵上软箭,远处抛射,神兵小队把火药坛仍光。”陈宁看向如潮水般涌来,想要吞灭落凤关的陈军,抽出手中的黑刀,心中也开始战意澎湃。
在这种氛围下,没有人能够保持平常心。
或是被吓得双腿颤栗,或是被感染,战意沸腾。
还好,陈宁不是前者。
嗖,嗖,嗖!
落凤关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密集的箭雨。
三千士兵齐射,一波接一波。
在正常的攻城战中最常用的手段,从落凤关守军手中用出来,反而是从陈军攻城以来的第一次。
而这种平日里攻城最让士兵们头疼的箭雨,此时陈国兵将看到,反而如同是胜利了一般喜悦。
“他们的武器没有了,冲啊!”
“他们放箭了,快冲,快冲!”
陈国士兵们高声呼喊着向落凤关冲去,和黑火药,巨箭比起来,他们感觉此时的箭雨是那么的温柔。
根本没有半点杀伤力!
没错,这箭雨确实没有什么杀伤力。
因为陈宁口中的软箭,是他们对那些箭头都锈酥了废旧羽箭的称呼。
如今三千士兵齐齐抛射的,正是这种箭。
神兵小队将最后的火药坛扔出,落凤关近处的地面,再次变的空荡荡。
可是下一刻,就被后面冲上来的陈军填满。
陈军攻城的第一天,他们的黑火药便打空了。
“没有了,那东西没有了!!”
“蒋帅,他们那种武器好像没有了,上云梯吧!”蒋正身边有人道。
蒋正心情也非常激动,他努力克制着自己,“等等,再等等。”
形势比陈宁想象的严峻的多。
从这一刻开始,胜利的天平开始向着陈军缓缓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