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工人新村(1 / 1)

贷款!

对于十六世纪的人们来说,无疑是极为新鲜的名词,不过对于施奕文来说,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尽管非常平常,但在徐思诚的提醒下,他还是明白,工人们不一定乐意借钱买房子。

毕竟,借钱是需要付利息的。

“这个事情,等回头我们慢慢的再议,先把房子盖起来再说,咱们的这几家工厂,将近两千多工人,还能没有人愿意和家人住在一起?”

施奕文随口笑道,房子卖给谁?

当然是卖给人的,既然有人,肯定就不愁卖房子。

只用了一天的时间,施奕文就选定了新村的位置——距离铁工厂不到两里的一片农地,在那里买下了几百亩地之后,便大张旗鼓的在京城的难民中招起了工匠,按照“以工代赈”的做法,只要是难民,无论是否具备技能,都可以招揽。

不需要保人作保,不需要他人介绍,所有的一切都是公开的,不过只是几天的时间,在工厂附近就多出了几千上草棚,那是难民和他们家人生活的地方,他们就吃住在工地上。

当然在一开始的时候,他们是一边培训,一边整治着土地。与此同时,其中的一些泥瓦匠、木匠也被招集在一起,进行培训,毕竟这里要建的房子不同于过去他们常建的房子。

考虑到成本的关系,新村的宅院与这个时代的房屋有所不同,而是与后世农村常见的三间主屋瓦房,两间偏房类似的小院,不仅如此,施奕文还特意从空间的图书馆里,找来了一些建筑资料,根据那些资料绘制了图纸。

“你看,这种三角桁架不同于我们用的穿斗式屋架,它制作起来对木匠技术的要求更低,而且更成更底,穿斗式屋架不仅需要数根大木作为支柱,而且还对工匠的技术要求很高,这并不符合咱们的需要…”

拿着图纸,施奕文对李兴初等人解释道,尽管早在兴建厂房的时候,就已经引入承重墙与豪威式桁架,但因为赵国业等人正忙着建厂房,这边的兴建住宅,只能临时在难民中招集工匠,向他们解释“三角桁架”的优点和好处。

中国古建不仅柱子多,而且更重要的是浪费材料。为了多提供一些横向支撑做斗拱做柱子,浪费的木料和工时无数。相比于传统的抬梁式结构和穿斗式结构,近代引进自西方的桁架结构,可谓是省时省力,而且可以用于大跨度的厂房建造。对于木结构而言,只有桁架结构能够大大提高结构跨度,据测算,不采用桁架结构,受限于木材本身的材料特性,最大只能做到15米。而大跨度木质三角桁架的跨度可以达到50米,而这种大跨度的房间,本就是发展工业建设厂房的必段。

也正因如此,从创办铁工厂的那天起砖柱木屋架大车间,就一直是这边的特色,现在只不过是把它引入到民宅上而已。

有时候,即便是解释,也不一定能解释得通,除了图纸之外,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带着这些人到现场去看一眼,对于李兴初那样盖了半辈子房子的工匠来说,当他们来到那些砖柱木梁大房间的瞬间,抬头看着几根木头用铁盘钉搭扣在一起的模样,在心底一对比就意识到它的优点。

“东家,这梁可真省料啊!”

可不就是省料,非但省料,而且还省时。

“可不是,我估计这样盖三间房子,还没有过去盖一间用料用得多。”

“嗯,确实能省不少木料,这样吧,就按照这样的图纸,先盖一千栋院子出来。”

“一千栋!”

周围的人一听,无不是惊讶道。

“盖这么多房子,给谁住啊?”

当然是给工人们住,按照在另一个时空里养成的习惯,即便要建小区,那自然要画出小区规划图,向人们直观的展示小区的整体规划,于是乎在工厂附近又多出了几个报栏,报栏上画有新村的整体规划。

规划图是现成的——从杂志上抄下来的,甚至就连建筑图纸,也是现成的。这些划时代的房屋,虽然只是被画在了纸上,但仍然引起了工人们的兴趣。

一时间,在茶余饭后,各家厂子里的工人们,无不是在那谈论着房子,谈论着买或者不买的问题,当然,那些没有多少余钱的小工,往往只望房兴叹了。不过这一切并不没有妨碍,新村日益热闹起来。

不到半个月的功夫,那里不但聚集了一两万从南边逃荒过来的难民,当初的小市集,甚至隐隐的变成了一座市镇,只是这沿河建在河滩上的市镇,着实也太简陋了一些。

虽然简陋,但是这里仍然吸引了很多流民,至少在这里他们可以很容易找到一份工,那怕就是在河边挖沙子,微薄的收入也可以让他们保证家人不至于饿死,这总好过在城中乞讨。

“致远,也就是你,能不记名利的做这么多事情。”

置身于河堤上,看着无主的河滩荒地上,一间挨着一间的草棚,草棚间升起的炊烟和孩童们的欢笑,所有的一切都在提醒着张静修,这些流民现在生计已经有了着落。

“怎么是不记名利了,你没瞧见嘛,我这也是能挣着银子的,这一千处房子,一处挣个几两银子,那也是几千两的利润。”

利润不高,但总归还是有利润的。

施奕文的回答,让张静修笑了笑,他又岂不知道,这点银子于施奕文而言是不入眼的。

静静的看着流淌的河水,张静修长叹道。

“哎,这次旱灾,不知又有多少百姓流离失所了…”

“旱灾?”

施奕文不解的看着张静修问道。

“子宣为什么这么说?”

“致远,你看这河水。”

指着卢沟河,张静修说道,

“京城周围也是足有一个月没有下雨了,就是卢沟河的水位都已经下去一尺有余,卢沟河尚是如此,更何况北直隶的其它小河,只恐怕这时,不知多少小河干涸,现在正是粮食用水的时候,河流干涸、无水灌溉,大旱自然无法避免,这百姓的日子啊怕是难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