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饿人和铁墙(1 / 1)

执明 1个小仙女 4266 字 3个月前

受后世装甲车的影响,李九州始终觉得做一个铁墙最好不过,石头做的城墙、黄土做的城墙都不是什么少见的东西。

可铁做的城墙,却是不多见。看着日益积攒的铁矿,李九州动了念头。

依照惯例,火工还是劈头盖脸地数落他,铁做城墙,是白日梦。

不过在李九州的一再要求和固执下,最终他和火工达成了一个简陋的方案:铁网城墙。

把铁拉成长铁丝,然后铁丝扭结起来,黄土浇灌,直接把铁丝做的笼子,浇灌胶泥在里面,然后过火烧,这样的城墙又坚韧又不是特别难造。黄土和煤灰撮合在一起过火烤可以做砖。

作为砖厂老板的儿子,既然不能回去为自家砖厂做工,就当在大明朝拓展自家业务了,李九州自嘲地想。

多得富裕的铁矿一下有了销路,为了共用高炉的热力,共济会又起两个边炉,一个专门是把铁矿化成钢水,另外一个专门用来烧砖。

一根根的铁条像后世的扯面,不需要修整形状,这些铁桩子会先插进泥土作为地基。

设想中,该是要建一座周长两里的圆形大城。

共济会人手实在紧缺,为了尽快赶工期,开出有牧民能出苦力,只出铁矿,干十天活儿也能给锅碗瓢盆。这一下,草原上的穷汉蜂拥至此。

共济会日夜不停地烧砖炼钢,这大墙合龙地非常快。李九州主持烧砖的工作,看着一块块的黑砖形成,李九州心中少有慰藉,人不能压得太紧,活在刀口上,更得努力骗骗自己。

为了白得一口锅,草原上的穷汉爆发出无穷的热情,他们身强体壮,使不完的力气。

但是做工嘛,就比较粗糙了,李九州担心一层砖墙强度不够,忽儿想起赫连勃勃的旧事来。这个不如改名叫野心勃勃的家伙,也是在附近建造了一座统万城。

他倒是奢侈,黄土里面浇灌了糯米粥,如果锥子能刺入城墙一寸就杀工匠,如果不能,就杀士兵。要是监工的杀才逻辑能力差,怕是还要连带这俩的难兄难弟一起做进城墙。

这座统万城一直到后世还立在毛乌素沙漠上。

李九州的想法倒是没有这么奢侈,或者说没有这么丧心病狂,更不消说稀饭能有多大的强度?

得耗费多少粮食?直接铸铁进去!

他的想法,就算是一个字:厚!现在迫于人手压力,先把大城起了再说。砖的配方,他李九州脑子里的有的是!煤和黄土,是很奇妙的组合!

城墙做得快,共济会通过讨论决定加强方案,再加厚一层城墙。

整个城墙分作两层建造,每一层厚三米,中间留出一点孔隙和隔层,最后把铁灌注进去。铁水把前后的铁笼一连接,这六米厚的城墙,就是这片土地最坚固的堡垒。

外面的城墙做高,里面做的低一点,自然留出俯卧的射击坡度,然后做出几个突出去的角堡,那里做平。

用来以后放大炮,作为角堡也能照顾到更多的地方,毕竟这城墙的第二层壳子是仓促定下的产物...最后还是不可避免地越修越方了。倒是成了一个内椭外方的怪样子。。。

枪和炮的定义在共济会只有大和巨大的区别,托没有弹簧的福,共济会的枪都是大屁股,就好像抱着一门小炮,自然口径要大一点。

火柱的创造力是可怕的,他现在已经能做出转轮式的枪械结构,只不过枪的结构就更大了,里面装的只能是霰弹。

一只好好的羊,一枪下去,四分五裂、血流如注,李九州很认同他,撺掇火柱把威力不妨再做得大一点,干脆再照着这个东西,把炮也给做了。

城防和城墙就这么有序地进行着,白天易货不停,晚上通宵达旦地炼钢,好在这城防用的钢铁倒是不需要枪炮钢那么大的强度,侧开口子的边炉产量上倒是远远大过了三座高炉。

共济会通过投票决定,这座城的名字,就叫同济城。

同济城的城墙起得很快,所有人来了都能吃得饱,又有牛马作为运输力量,几乎是一天一个样,高大的城墙给了共济会强烈的自信。

就算是用自己的炮轰击,铁网和土墙的配合,柔韧性足够,城墙也并不会有太大的损失,除过烂开一层大疤的墙皮以外,都没什么大事,本来也不太好看,就不在乎这点儿问题了。

就连帮工的牧人,也私底下悄悄穿着这帮汉奸能耐挺大。嘴上耐家耐家地不停。

草原上有一座巨大的铁匠铺最近开业了,这事儿叫神木堡的千户杜冰(杜撰人物)非常焦心,得知这个铁匠铺还是个汉人开的时候。千户大人杜冰立马就点了十来个斥候前来试探一下。

神木堡常年驻兵一千五百人以上,与它互为奥援的永兴堡约七百、高家堡九百的兵力一共加起来好似也不多。

这些军堡中,凡是能出城作战的部队,必然配马。神木堡作为桥头堡,常年维持马匹一千二百以上。大明的部队实行的是以屯养兵的制度,凡是账面上的兵,都是能打仗的精兵,虽然平时三分之二的兵也在种地...

不过不能否认,战争这门科学发展到了明清,越发地精细化,可不是之前张嘴就喊百万大军的时候了。

榆林镇作为边地大镇,从成化六年(1470年)设卫之后,一路成长,最终因为战略需要,本来延安、绥德、庆阳构成的延绥镇,于天顺二年(1458年)绥德迁入榆林之后,延绥镇就算迁入了榆林堡。没错儿,那时候榆林还是个堡。

到了现在,信王殿下荣登大宝之后,榆林镇已经发展到东中西三道,辖下三十五营堡的边关大镇。如果说辽东是最早、最大、战略地位最高的边镇,那么榆林镇却是最传奇的一个。

因为它太悲情,明史中记载:“榆林为天下雄镇,兵最精、将才最多,然其地最瘠,饷又最乏。”这种情况下一直捍卫大明直至李自成。

见过后世榆林的城墙的“遗体”,李九州始终觉得老先人有点东西,倒不是自豪地打摆子,主要是有些害怕,主要是老先人们的确有,男女老少抄家伙上的光荣事迹。

南边儿是榆林镇,北边儿是鞑靼“直隶”,一个周长两里的城池,就很让李九州操心。共济会虽然有枪,可还得干活儿呢。

尤其到了城墙合龙这个阶段,托牧民下苦的福,这帮人彻底地把城修成了内椭外方的样子,合龙的地方很关键,可不能再出岔子。

只能共济会自己来修。

李九州自己也就是有一把子憨力气,有自知之明的他,早就加入了修城墙的队伍。算是发挥余热,还时不时给其他人教导一些锻炼肌肉的办法,吃饱了憨干苦力没有用,抱着土砖蹲蹲腿可是极好的。

现在,全城的安防都落在了李自成的手上。都是一个山沟子里出来的人,村民们能信任他,他现在也不舍得大家的安全有任何问题。

李自成说实话是个义气汉子,从得了这个差事开始,他就住在城头的一个塔楼上。在城墙将要合龙的时候,同济城外来了十几个人。是一群消瘦、灰头土脸的斥候,是老汉的后辈同行。

城楼高,远处地平线冒出几个人来,自然很是扎眼。

新一代的斥候们驱马走近,瞄着未合龙的地方,瞄见城里的人不停的干活儿,干累了,就坐下大口啃吃羊肉,等肉落肚,实在是吃不下了,歇息一会儿起来再干。

这场面就跟斥候哪里见过的?斥候队伍里的老大是一个独眼龙,他狠狠骂了一句:“直娘贼!这帮狗日的倒是过得铺张!”

骂完之后,独眼龙的后脑就感到不对劲,好似什么要命的东西奔着他的后脑要来!

新一代斥候和老一代斥候见面的场景也比较凄惨,老一代斥候吃得面色红润,新人们倒是凄惨。他们命不好,正好等到老汉出去巡游,被兜了底。

李九州正式与他们见面的时候,哥儿几个还嘴里喷着脏话,难听地哟,李九州好似感觉到不对,这几个人有点儿骂人的功夫啊!

据说这个独眼龙还是个狠人,被神威无敌霹雳霰弹枪指着,还准备调转马头抽刀子。

要不是王把头不想杀后背,只对着独眼龙的马肚子开了一枪,这个混蛋还就真的要把刀子抽出来了。

同济城又来了批新血,有了这几个新人,城里的活儿进度更快。李九州也开始念洪武大帝的好儿了,屯兵制出来的兵,干活儿有效率!

周长两里的城池很大,要不是有偷巧的办法,这城池哪里能建造的这么快。

因为来了新人的缘故,李九州觉得还得在两个合龙处得好好下工。

说起来独眼龙也是凄惨,本来是斥候头子,虽然说算不上是个官,可也是堂堂小旗,这会儿已经沦落得要干苦力了。

干苦力其实没什么,可总是在他们几个斥候干苦力的时候,就会有两个半大小子满手的羊肉串,吃得油光满面到处走,还嫌弃他们不会灌铁。

那肉块子大啊!跟着俩后生的步伐都一颤一颤地,味道就不用了多提了,特有的膻味儿直直就往人脑门儿里钻!

这个味道是大柱专门做出来的。他害怕不膻,都勾不起这几个斥候的馋虫!

独眼龙太饿,苦力活儿太苦,肉太香!叫骂道:“你们这帮没有祖宗的!要杀要剐随便,这么欺负人算什么本事!有能耐和爷爷过上两招!”

李自成早就在等这句话,这几个活杀才让李自成很是喜欢,要不是李九州专门交代让这几个人受受罪,李自成早就把这几个人笼络上了。

毕竟他李自成就是明末最大的杀才,自然而然的,他就很喜欢跟自己一路货色的家伙。

于是招呼独眼龙和自己比划两下,多日不动手,要担心自己的功夫生疏了。

独眼龙见来的李自成身子魁梧,腰间一把短刀,肩上扛着那种可怖的火铳。

他不由得想起自己血流如注的战马,厉声道:“有种咱们拼拳头!”

约莫两三个香头的时间,李自成揉捏着自己的拳头看着倒在地上的独眼龙,眼里有些小小的欣赏。

一个投军之后很快能当上把总的人,拳脚功夫真的不是独眼龙能媲美的。睡在地上的独眼龙已经认命。只能小声呜呜惨叫的他,双眼有些迷离。

大柱吃羊肉吃得满嘴油还不忘给李自成叫好,而且狗腿地给李自成递上两根。山村里明面上的杀才就大柱二栓俩人了,同为杀才,最是崇拜李自成这种人!

李自成也不含糊,劈手夺过肉串却是送在独眼龙面前:“吃!吃饱了继续干!干完了你就回去,告诉你们的兄弟,来了有肉吃!”

独眼龙也看着诱人的羊肉,却是狠狠唾了李自成一口:“没有祖宗的狗东西,给鞑子当狗混得口肉吃,老子不稀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