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着胡同,往北走,走出胡同,眼前一亮,原来这是一片自然村。
七七乐了,82年的城市果然都是大同小异,经济还不发达,只有街道主干线有楼房,进了胡同,都是一些北方典型的四合院民居了。
“大娘,这边有谁家的房子出租吗?”
七七看到院前一个路口,坐着几个老大娘,有的怀里抱着孙子,有的在剥花生。闲聊天。
“我们这边房子都不出租,你要做生意,南边临街的,应该能租到。”
一个花白头发的大娘笑眯眯地说。
“老姐姐,我们就是从南边来的,在那边租了个店铺,家里人多住不下,想在这里租一片院子住。”
方大娘走上前,顺手帮着剥了一把花生。
“你们熟,谁家有房没人住的。”
“没人住的房子倒是有,你们家都是什么人?”
穿花棉袄的一个大娘说。
“我们母女三个,还有两个小孩子。儿子在外面当医生,不常回来。”
“哦,原来是医生家属啊。我儿子也是医生。”
花棉袄一听是同类人,热情起来。
“张婶,你家老院子不是没人住吗?”
抱孙子的大娘叫张婶。
“我家老院子倒是空着,只是房子不太好。”
“房子好不好没什么,只要能住人就行。都是农村人,也不讲究。”
一听有戏,方大娘赶紧拉着张婶,
“张婶,你先带我们看看房子吧。”
“那好吧,你们看了再说吧。”
“来,我抱着孩子。”
七七伸手就要抱张婶的孙子。
“不用了,这孩子不跟人。”
张婶笑笑,但七七这一伸手,张婶心里很温暖。觉得这母女两人看着都面善。
心里就有了好感。
“这边来,你们看,就是这片院子。”
张婶在前,七七她们跟在后面,又往回走一段路,站在了一片院子前。
破旧的木门,瓦片残缺的门楼子,泥墙头,一株枝繁叶茂的杏树,高大的树冠伸出院墙。
一看这院子,七七心里便有些欢喜。
这院的位置好啊,是刚才她们走来的时候就看到的。从她们店铺一出来,紧挨着店铺西边就是胡同,胡同往北一直走到头,到这个丁字路口,再往东一拐,第一个院,就是这片院子。距离近。
“进来看看。”
张婶打开门,七七和方大娘跟着走进去。
院子十分阔大,正面五间堂屋,两边都是小配房。房子都有些破旧了。由于久不住人,今年雨水又旺,院子里荒草长得盛。
“原来这院是我公公婆婆住的。我婆婆生了四个闺女两个儿。原先人口旺,都住这院里,热闹着呢。前些年,我公公婆婆都死了,我们家大哥大嫂在外地工作,几个小姑子一出嫁,这老家就剩下我们一家了。新盖了房子都搬出去了。这院也就没人住了。”
张婶介绍说。
“可不是吗?这屋只要没人住,就荒废地快。”
方大娘接话说,
“住着人,修修补补的,也就不觉得什么。”
“可不是吗?都让你说对了。”